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國辦發〔2016〕22號),優化財政涉農資金安排,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貧困縣集中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實施范圍
  全省5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區):周至縣、扶風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太白縣、永壽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銅川市印臺區、銅川市耀州區、宜君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合陽縣、延長縣、延川縣、宜川縣、定邊縣、榆林市橫山區、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佛坪縣、留壩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南鄭縣、城固縣、安康市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紫陽縣、嵐皋縣、白河縣、平利縣、寧陜縣、旬陽縣、鎮坪縣、商洛市商州區、鎮安縣、山陽縣、洛南縣、丹鳳縣、柞水縣、商南縣。
  二、資金范圍
  統籌整合使用的資金范圍是各級財政安排用于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資金。
  中央層面主要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水土保持補助資金、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資金、林業補助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中安排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補助資金、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資金、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設項目資金(支持農村公路部分)、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貧資金、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省級統籌部分)、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對農民的直接補貼除外)、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部分)、江河湖庫水系綜合整治資金、全國山洪災害防治經費、旅游發展基金,以及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三農”工作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開發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區、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生態建設方面的支出)。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方面資金,也要結合脫貧攻堅任務和貧困人口變化,完善資金安排使用機制,提高使用效益。
  省級層面主要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果業發展專項資金、畜牧發展專項資金、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資金、糧油高產創建資金、設施農業建設補助資金、茶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現代種業發展資金、農業科技示范與推廣資金、農村水產專項補助資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資金、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資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資金、職業農民培訓資金、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資金、“一村一品”發展資金、保護性耕作資金、秸稈綜合利用資金、林業產業發展資金、林下經濟發展資金、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林業科技推廣資金、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不包括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開發治理工程、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生態建設方面以及相應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省級配套支出)、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的支出、農村飲水工程資金、中小河流治理資金、江河湖泊治理與保護資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資金、水土保持資金、農村環保資金、重點區域綠化補助資金、“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資金、防沙治沙補助資金。
  各設區市要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本級財政安排的涉農資金中貧困縣(區)可統籌整合使用的資金范圍,進一步加大統籌整合力度。
  三、工作措施
  (一)增強貧困縣(區)財政保障能力。省財政要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提升貧困縣(區)財政保障能力。清理整合目標接近、投入方向類同、管理方式相近的專項轉移支付,推進部門內部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對具有地域管理優勢的項目,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相關轉移支付資金,便于貧困縣(區)統籌安排使用。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提前下達轉移支付預計數比例,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額相對固定的轉移支付提前下達預計數的比例要達到90%,其他專項轉移支付提前下達的預計數原則上不低于上年度執行數的70%,便于地方統籌編制預算。有條件的地方要進一步加快轉移支付預算下達進度,省財政安排的各項資金下達后,各市要在30日內下達到縣(區)。要加大對貧困縣(區)傾斜支持力度,按照扶貧投入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的要求,省、市兩級財政要在增加扶貧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向貧困縣(區)傾斜,原則上用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資金增幅不低于該項資金的平均增幅。
  (二)發揮貧困縣(區)統籌整合使用資金主體作用。貧困縣(區)要編制好本地脫貧攻堅規劃,加強與省市脫貧攻堅規劃、各部門專項規劃的銜接。要根據本地脫貧攻堅規劃,區分輕重緩急,確定重點扶貧項目和建設任務,統籌安排好相關涉農資金,按照脫貧效益最大化原則配置資源,將脫貧成效作為衡量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成果的主要標準。要加強脫貧攻堅項目儲備,加快相關涉農資金安排進度,項目成熟一個資金到位一個,年度計劃建設任務應在接到上級轉移支付后一年內完成,確保不出現資金滯留問題。
 ?。ㄈ﹦撔仑斦孓r資金使用機制。各市、縣(區)要積極探索開展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機制創新,借鑒易地扶貧搬遷籌資模式,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杠桿作用,撬動更多金融資本、社會幫扶資金參與脫貧攻堅。要充分尊重貧困群眾的意愿,積極推廣群眾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優先安排貧困人口參與積極性高、意愿強烈的扶貧項目,有條件的可吸收貧困村、貧困戶代表參與項目評選和建設管理。
  (四)建立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制度體系。省、市有關部門要及時修訂完善制度,取消限制資金統籌整合使用的相關規定。貧困縣(區)要制定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具體辦法,明確部門分工、操作程序、資金用途、監管措施。要結合脫貧攻堅規劃和各部門專項規劃,提出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具體方案,及時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備案。相關資金按上述辦法調整用途,各部門應予以認可。省級有關部門和各設區市不得限定資金在貧困縣(區)的具體用途,對干擾統籌整合使用資金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四、組織保障
 ?。ㄒ唬┙贤▍f調機制。各地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確定部門職責分工,研究納入統籌整合使用的具體資金范圍,明確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支持政策,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交流情況,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強化培訓,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各市、縣(區)項目管理部門要及時與上級業務對口部門銜接,上級業務對口部門要按照相關政策及時答復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ǘ┤嫱菩泄_公示制度。各有關部門應將涉農資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資金分配、工作進度等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貧困縣(區)要在當地政府門戶網站和主要媒體公開統籌整合使用的涉農資金來源、用途和項目建設等情況,實行扶貧項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ㄈ﹪栏癖O督評價。各設區市要把納入統籌整合使用范圍的財政涉農資金作為監管重點,切實加強監督管理。貧困縣(區)對財政涉農資金監督管理負首要責任,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村委會要積極參與涉農資金和項目管理監督。審計、財政等部門要加大審計和監督檢查力度,對貧困縣(區)監管職責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扶貧、財政、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對資金統籌整合使用的績效評價,并將其納入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評價、考核結果以本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名義通報。積極探索第三方獨立監督、貧困人口主動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監管機制。對試點工作成效好、資金使用效益高的地方,在分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時給予獎勵和傾斜。對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在整合資金范圍內已經開始實施的項目按照原來項目管理規定執行;計劃已經下達,還沒有實施的項目,按照本實施意見統籌整合使用。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9月30日

?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