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深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深入探索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有效途徑,加快解決群眾看病就醫負擔較重的問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精神和全省醫改工作實際,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開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 一、總體要求
???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明確功能定位,切實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破解資源布局、管理體制、補償機制、價格機制、人事編制、醫療監管等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城市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診療新秩序,努力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價廉、方便的醫療服務。
??? (二)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突出公益性質,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激勵和約束的關系;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和區域醫療機構協同推進,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破解深層次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問題;堅持分類指導,使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公立醫院改革既遵循正確的改革方向,又具有自身特色;堅持探索創新,鼓勵各地發揚首創精神,大膽改革,開展多種形式的探索,為全省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 (三)基本目標。取消藥品加成政策,破除逐利機制,落實政府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立新的城市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推進區域醫療機構協同發展,強化公立醫院社會責任,構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協作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就醫格局,群眾就醫費用明顯減輕,滿意度明顯提升。
??? (四)實施步驟。2015年,選擇寶雞、延安、西安、安康等4個市啟動綜合試點(寶雞、延安為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西安地區的省直及在陜高等院校附屬醫院、中省所屬企業醫院,全部納入西安市統籌開展改革試點。2016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逐步推開。2017年全省全面推開,初步建立新的醫院管理制度、運行機制和診療秩序,城市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在全省公立醫院總門診人次的比重下降10%以上,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降到30%以下。
??? 二、改革管理體制
??? (五)建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組建由政府負責同志牽頭,政府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醫生代表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組成的城市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履行政府辦醫職能,負責公立醫院的發展規劃、章程制定、重大項目實施、財政投入、運行監管、績效考核和院長的選拔聘任、年薪標準制定、任期目標考核等。管理委員會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設立辦事機構,承擔委員會日常工作。
??? (六)落實公立醫院自主權。合理界定公立醫院自主運行管理權限,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推行院長聘任制、年薪制、任期目標制和考核問責制,逐步實現院長職業化。實行醫院院長法人負責制,醫院完全具有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內部運行、績效考核等自主權,嚴禁違規干預醫院內部行為。建立公立醫院內部決策和管理制約機制,落實院務公開,發揮職工代表大會職能,強化民主管理。
??? (七)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以突出公益性質為導向,由城市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按年度和院長任期定期組織實施考核,突出對功能定位、職責履行、費用控制、運行績效、財務管理、成本控制和社會滿意度的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并與醫院財政補助、醫保支付、工資總額以及院長聘用、薪酬、獎懲等掛鉤。
??? (八)加強精細化管理。堅持“精、準、細、嚴”的原則,健全醫院運行管理制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強化成本核算與控制,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推進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防止醫院高能耗運行。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控,規范臨床檢查、診斷、治療、用藥和植(介)入醫療器械等行為,推進預約診療、臨床路徑管理、優質護理。建立醫院內部分診制度,門診一站式服務,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統一質量控制標準,實行同等級醫療機構之間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杜絕重復檢查。
??? (九)完善監管機制。建立全行業、屬地化管理體制,強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醫療服務監管職能,實行全行業監管;不論舉辦主體、性質類別,實行由衛生計生部門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定期公開醫院財務狀況、績效考核、質量安全、藥品及醫療服務價格和醫療費用等信息。加強醫院審計監督和內部民主監督。建立醫院質量與安全第三方評價機制,強化社會監督。健全醫患糾紛調解機制,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 三、建立運行新機制
??? (十)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推進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合理收入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政府補助和加強成本核算共同分擔。綜合采取處方點評、藥品負面清單、合理檢驗檢查、醫保審核監管、打擊收受回扣等措施,徹底切斷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間的利益鏈。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 (十一)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減少流通環節,規范藥品、醫用耗材經營和企業自主定價行為,建立價格預警機制,加大打擊價格壟斷和欺詐等違法行為,防止價格異動。建立以市為單位、醫保經辦機構參與的藥品(耗材)價格談判機制,完善目錄,從入口處降低藥品(耗材)價格。鼓勵轄區內醫院聯合采購,采取量價掛鉤、帶量采購的方式,降低常用藥品(耗材)價格,并按成交價格銷售。高值醫用耗材必須通過省級集中采購平臺進行陽光采購,網上公開交易。同等質量標準下,鼓勵采購國產高值醫用耗材。
??? (十二)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按照增量控制、結構調整、保障補償、體現價值的原則,建立以使用數量、使用頻次、單位價格、醫保支付等指標為參數的調價模型,合理調整比價關系??傮w上要降低藥品、醫用耗材費用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合理提高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等服務項目價格,同步推進醫保支付等政策改革,確保不增加群眾負擔,保障醫院正常運行。政府投資購置的大型醫療設備,按扣除折舊后的成本制定檢查價格;對符合規劃及相關政策規定的貸款或集資購置的大型設備,由政府按扣除折舊后的價格回購。
??? (十三)落實政府投入責任。試點地區政府要落實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保障政府指定緊急救治、救災、援外、支農、支邊和城鄉醫院對口支援等公共服務經費。落實對中醫院、傳染病院、精神病院、職業病防治院、婦產醫院、兒童醫院以及康復醫院等??漆t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加強醫院成本管理,將合理的藥品貯藏、保管、損耗等費用列入醫院運行成本予以補償。改革財政補助方式,強化財政補助與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關系。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
??? 四、強化醫保支付和監控作用
??? (十四)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探索按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推行按病種付費與臨床路徑管理相結合的支付方式改革,分期分批增加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數量,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2017年底,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公立醫院出院病例數的30%,管理病種不少于100個,單病種結算比例達到50%以上。結合分級診療制度,拉開與二級醫院的報銷比例,引導病人有序流動。
??? (十五)強化醫保的監督作用。發揮各類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行為和費用的調控引導作用,將醫保監管延伸到醫務人員診療、檢查、檢驗、處方等服務行為,監控重點藥品,遏制藥品浪費,做到合理診療、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有效控制醫藥費用。利用商業健康保險公司的專業知識,發揮其第三方購買者的作用,緩解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和醫患矛盾問題。建立病人隨(回)訪制度,醫保部門對住院病人情況進行隨(回)訪,結果與院長年薪掛鉤。
??? (十六)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醫院之間的談判協商和風險分擔機制,設立定額保障資金,緩解醫院運轉壓力。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日間手術和醫療機構中藥制劑、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間的差距,2017年縮小到10個百分點以內。加強基本醫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職工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多種保障制度的銜接,提高保障績效,逐步實現城鄉統一政策、集中聯動辦公、統一協同監督、方便服務群眾。
??? 五、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 (十七)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區域衛生資源配置標準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核定公立醫院床位規模、人員數量。創新編制管理方式,探索城市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的有效途徑。在崗位設置、收入分配、管理使用等方面,打破編制限制,實行全員統籌,公平公正。推行崗位管理和全員聘用,科學確定崗位標準、人員職責,定崗不定人,形成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靈活用人機制。根據醫療衛生行業特點,制定專門的養老制度。緊缺、高層次優秀人才可按規定由醫院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招聘,結果公開。
??? (十八)合理確定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探索院長、副院長年薪制,醫院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年薪標準、發放方式、考核評定辦法,按考核結果兌現薪金,推動院長收入與醫院趨利行為脫鉤,逐步實現職業化。醫院結合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等特點,結合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制定醫院內部收入分配標準和方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著力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做到因崗定薪,同崗同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干、關鍵崗位以及支援基層和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兼顧效率和公平,調動醫院人員積極性。
??? (十九)強化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公立醫院自主開展內部考核與獎懲,重點突出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技術能力、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等指標,考核結果與崗位聘用、職稱晉升、個人薪酬掛鉤。嚴格控制高值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嚴禁將薪酬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鉤,扭轉醫務人員趨利行為。
??? 六、加快體制機制創新
??? (二十)建立優質醫療資源向下流動機制。強化城市公立醫院社會責任,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為導向,積極推進醫療聯合體、醫療集團改革,提高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效率。落實對口支援幫扶措施,每所城市三級公立醫院必須與2所以上縣級公立醫院建立緊密型的長期幫扶關系,為基層醫療機構免費培養人才,實現對口支援的制度化。鼓勵支援醫院采取托管、聯合辦醫等形式,深化幫扶內容和關系,提升幫扶效果。加強與公共衛生機構協作,積極承擔緊急救治、救災、援外、支農、支邊等公共服務。
??? (二十一)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醫療聯合體加全科醫師的形式,建立城市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推動城市公立醫院門診向社區延伸,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城市公立醫院要設立全科醫學科室,在全科醫學體系內為轉診患者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服務。夯實分級診療責任,完善雙向轉診程序,暢通患者向下轉診渠道。2015年底,預約轉診數占門診就診量的比例達到20%以上。
??? 七、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 (二十二)優化城市公立醫院規劃布局。市級政府負責制定執行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按規劃調整機構布局、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原則上不再新建城市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嚴格控制市級以上城市公立醫院的病床規模,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超規模建設和超標準裝修。公立醫院所提供的特需服務規模不得超過自身總服務量的10%。
??? (二十三)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加大重點???、重點學科建設力度,提升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的診療能力和研究水平,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加強兒科、婦產科、老年病科、康復科、傳染病科、精神衛生科等臨床科室建設,擴大全科、兒科、精神科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訓規模。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計劃,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應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增強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職業綜合素質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醫德、能力、業績為重點內容的人才評價體系。積極開展院長職業化培訓,提升醫院管理能力。
??? (二十四)加快信息化建設。建立區域衛生計生信息平臺,推動建立綜合監管、科學決策、精細服務的新模式,依靠大數據支撐,強化對醫療衛生服務的績效考核和質量監管與評價。按照統一接口標準,積極推進醫院內部平臺和信息系統建設,做好與省、市、縣級平臺聯網對接,避免產生新的信息孤島。2017年底前,實現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與省級平臺對接。實施健康醫療信息惠民行動計劃,方便居民在線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共享檢驗檢查結果、醫保費用的即時結算。醫院不得自行發放新的診療卡,統一使用居民健康卡,促進全省實現一卡通。
??? (二十五)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公立醫院改革。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做好社會辦醫準入、監管工作,完善土地、工商、稅收等政策,大力支持社會力量優先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使社會辦醫規模達到總量的20%以上,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采取遷建、整合、轉型等多種途徑,將部分城市二級醫院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漆t院、老年護理和康復等機構。醫療資源富集的城市,可選擇部分公立綜合醫院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改制。嚴禁出售、變賣政府辦公立醫院,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 八、加強組織實施
??? (二十六)強化組織保障。切實加強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領導,各試點市主要領導負總責,由一名政府領導具體負責醫療、醫保、醫藥改革工作,保證“三醫聯動”的有力推進。要及時出臺改革方案,明確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把握好改革重點任務、優先順序,抓好組織實施,明確任務分工,責任到人。省醫改辦要加快建立省市縣三級公立醫院改革聯動機制,確保全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同步實施,協同推進。衛生計生、教育、國資委等部門要積極研究探索高等院校、國有企業所屬醫院管理體制改革。
??? (二十七)加強配合督導。省級各相關部門要在省醫改領導小組的統一指導下,緊密配合,主動作為,切實加強對地方試點的支持和指導,以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價格調整、醫保支付、人事管理、收入分配、投入補償機制為重點,加快制訂配套改革措施,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公立醫院進行分類指導,注重研究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完善政策措施,優化改革路徑。建立督導、考核、評估和問責機制,將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納入市級政府責任考核。省醫改辦負責制定改革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開展考核評估,建立試點工作推進情況定期通報制度,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推進。鼓勵支持非試點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進行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探索。
??? (二十八)注重宣傳引導。各地、各部門要積極宣傳改革的政策措施,大力開展政策培訓,提高參與改革部門的政策水平和執行力,調動廣大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爭取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密切跟蹤工作進展,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做好改革成果宣傳,加強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輿情監測與研判,合理引導社會輿論和群眾預期,為改革營造良好氛圍。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5年9月25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