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陜西省201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省國土資源廳制定的《陜西省201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5年5月17日


陜西省201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省國土資源廳

??? 為切實做好2015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1〕59號)等法規和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省地質災害現狀和年度降水趨勢預報,制訂本方案。
??? 一、全省地質災害現狀及2014年地質災害防治概況
??? 全省劃分出34個地質災害易發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2%。全省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2630處,直接威脅人口57.94萬人。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威脅100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69處,威脅500-1000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98處。
??? 受汛期持續強降水和突發性暴雨等因素影響,2014年全省發生地質災害172起,造成44人死亡、1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716.71萬元。2014年全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899次,參加演練人員8.1萬人次;全省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20多萬人次;成功預報了18起地質災害,避免了370人傷亡和1924萬元經濟損失。出臺了《陜西省地質災害高標準十有縣建設指南(試行)》,被國土資源部轉發全國學習借鑒;11個縣(區)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
??? 二、2015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 據2015年降水趨勢預測,全省大部偏少,僅陜南南部偏多;春季第一場透墑雨出現日期正常略偏早;初夏汛雨出現日期較常年同期偏晚;盛夏關中、陜南有20天左右的中度伏旱,出現日期較常年同期偏晚;秋季關中、陜南有弱秋淋,出現日期較常年同期偏晚。
  根據全省地質災害分布規律、歷史災情和氣候趨勢,對全省地質災害發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區域上陜南、陜北地區是重點(重點區段見附件1);時段上春末夏初、盛夏、晚秋是重點;全省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接近常年,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
??? 三、地質災害防治任務
??? 根據《陜西省“十二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陜政辦發〔2012〕10號),2015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任務是:
??? (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建設。
??? 1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開展地質災害重點縣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由省國土資源廳部署,調查成果及時提交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依據。2015年組織開展西安市灞橋區、臨潼區、長安區、周至縣、戶縣,渭南市臨渭區、華陰市、華縣、潼關縣,共9個地質災害重點縣(市、區)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
??? 2編制“十三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建設、交通、水利、氣象等部門,依據地質災害調查結果和上一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十三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 (二)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 1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建設。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建設“有制度、有機構、有經費、有監測、有預警、有評估、有避讓、有宣傳、有演練、有效果”的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全年完成15個高標準“十有縣”建設。
??? 2完善地質災害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對全省現有的1263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部納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各市、縣(區)政府要對這些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落實監測責任人,制定隱患點避險應急預案和演練方案,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方案到點、措施到位,對部分危重隱患點的防范要采取加密措施(見附件2)。
??? 3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水平。完善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建立健全預報會商機制;建設與省氣象、防汛相連接的監測預警系統,共享監測預警信息和完善聯動機制;推進市、縣(區)兩級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提高預報預警精細化水平。
??? (三)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
??? 1加強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各級教育、住建、交通、水利、扶貧、旅游等部門要加強本系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凡是處于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建設項目,必須開展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特別是陜南、陜北、秦嶺北麓及渭北旱塬地區移民搬遷安置點的規劃、建設,必須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凡地質災害評估認為擬建安置點選址不適宜的地區,要予以避讓,防止把避災安置點選在滑坡體上、崩塌底下、泥石流溝中。
??? 2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和工程治理。漢中、安康、商洛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搬遷工作。延安、榆林市結合《白于山區扶貧移民搬遷規劃(2011-2015年)》和《陜北黃河沿岸土石山區(洛河峽谷地帶)扶貧移民搬遷規劃(2011—2020年)》等規劃實施;西安等其他市、區結合新農村建設和移民搬遷等規劃實施。各市、縣(區)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用于本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
??? (四)地質災害應急反應體系建設。
??? 進一步完善“陜西省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指揮中心”的運行機制建設,理順職責分工,健全成員單位的應急響應及聯動機制。各市、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加強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和技術力量建設。
??? 四、地質災害防治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治責任。
??? 各市、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建立完善逐級負責制,確保防治責任和措施層層落到實處。各市、縣(區)政府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市、縣、鄉(鎮)政府分管領導及主管部門負責人任職等談話的重要內容,督促檢查防災責任落實情況。要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對在地質災害防范和處置中玩忽職守,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行政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 (二)加大財政投入,保障工作經費。
??? 積極籌措并合理使用資金,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各市、縣(區)政府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要督促各市、縣(區)政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的投入,并將各地財政投入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情況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
??? (三)強化防治基礎,提高工作水平。
??? 各市、縣(區)政府要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監測防范,汛前、汛中、汛后要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范;健全完善汛期地質災害防治24小時專人職守的值班制度;嚴格執行地質災害災情統計、應急調查、速報等規定,及時將本行政區域內的防治情況報告上一級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各地要結合“防災減災日”、“世界地球日”等,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
??? (四)加強內外聯動,增強應急能力。
??? 建立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省級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各相關部門加強本行業、本系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各級發展改革、財政、民政、住建、交通、水利、扶貧、地震、氣象等部門和單位在做好本系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上,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防治地質災害。發生省級突發地質災害等緊急情況時,省級各相關部門要按照《陜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分工與職責,積極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各相關工作。
  
?? 附件:
????1陜西省2015年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段.doc
??? 2陜西省2015年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一覽表.doc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