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5年1月14日

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委組織部 省編辦 省財政廳 省審計廳

???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省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實現“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規范化并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于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4〕65號)要求,經省政府同意,決定在前一階段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吃空餉”問題進行清理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對“吃空餉”問題進行集中治理?,F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一、明確政策界限,規范認定“吃空餉”情形
??? (一)本次集中治理工作的范圍為全省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工作人員和相關離退休人員。
??? (二)機關事業單位隱瞞事實、虛報人員編制或實有人數套取財政資金的,屬于單位“吃空餉”。
??? (三)有關人員不在崗而違紀違規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屬于個人“吃空餉”,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 1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并未實際到崗上班,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 2因曠工或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等原因,按照規定應當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但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 3已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或辦理離退休手續,仍按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 4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蹤,仍由他人繼續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 5.受黨紀政紀處分及行政、刑事處罰等,按規定應該停發或降低工資待遇,但仍未停發或按原標準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 6其他違紀違規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 二、認真組織核查,全面摸清底數
??? (一)2015年1月30日前,各地、省直各部門要在前期開展“吃空餉”治理工作的基礎上,根據界定的“吃空餉”情形,認真清理,實名造冊,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并上報自查自糾總結材料。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自查自糾總結材料應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各機關事業單位在自查自糾過程中,要在單位內部對編制內人員工資發放情況進行公示,接受干部職工監督。
??? 2015年2月2日前,各地、省直各部門要將逐級匯總核查后的“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情況報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并抄送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包括:集中治理工作開展情況、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數、“吃空餉”人數及清理處理情況、查處責任人員及建立長效機制情況等(詳見附表)。
??? (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發揮管理職能,對未按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工作的所屬事業單位,督促其限期整改;要認真審查所屬事業單位的自查自糾材料,核對單位基本情況、發現的“吃空餉”情況及處理結果等,對不實之處要及時糾正,防止弄虛作假。
??? (三)各級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審計等部門要對“吃空餉”問題治理情況聯合進行督查,并向社會公布舉報信箱、電話、電子郵箱等,受理群眾舉報,對收到的舉報線索,要認真查處,并向實名舉報人進行反饋。要根據掌握的機構編制、人員基本信息、工資發放信息等,逐級對報送的情況進行抽查,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單位要重點檢查。通過層層核查,做到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數據準、底數清和清理到位、責任追究到位。
??? 三、嚴肅紀律,嚴格清理查處
??? (一)對“吃空餉”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人員,要追繳“吃空餉”資金,上繳同級財政。對占編“吃空餉”單位,機構編制部門要核減相應編制,財政部門要核減相應預算和經費。對造成“吃空餉”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黨紀政紀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
??? (二)對“吃空餉”人員,要依據不同情形進行處理。對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未實際到崗工作,要進行清退;對應當終止人事關系的,要按照規定作出人事決定,辦理相關手續;對已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或已辦理離退休手續的,要核銷工資關系;對工資和津貼補貼處理未到位的,要按照政策及時處理。對利用職權讓親屬或他人在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的領導干部,要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 (三)對調出機關事業單位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人員,要按照規定予以糾正;對雖未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但按照規定應當終止人事關系的人員,以及已達到退休年齡未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要盡快辦理人事關系終止或退休手續。
??? 四、綜合治理,建立長效機制
??? (一)嚴肅紀律,加強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各地、各部門要全面了解掌握國家和我省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嚴格執行組織人事和財經政策,進一步維護其嚴肅性。嚴格人員考核管理,加大平時考核力度,防止因管理松懈造成新的人員在編不在崗;要嚴格人事管理流程,規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流動、退休、亡故、處分、辭職辭退、解除聘用合同等環節的管理,及時修改或核銷人員信息資料,并相應調整有關工資待遇。
??? (二)完善政策措施,堵住漏洞。各地、各部門要全面分析、查找機構編制、財政、人事等政策制度及其執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健全完善各項政策和管理制度。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大對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進、管、出”環節的綜合管理力度,嚴格執行公務員登記制度,建立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名統計制度;機構編制部門要積極推進機構編制信息公開,全面推行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制度;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審計部門在部門預算執行、地方財政收支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要把查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快實現機構編制、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相關數據與信息共享和對接。
??? (三)加強監督,讓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在陽光下運行。各地、各部門要及時上報、隨時更新工作人員個人信息和工資信息,并在內部定期公示,對反映的情況及時進行核實處理。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專項監督檢查,嚴格規范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要加強社會監督,進一步健全監督舉報制度,公布監督舉報電話、網站,隨時受理舉報并及時調查核實。要加強輿論監督,對新聞媒體反映的“吃空餉”問題,要及時核查,并將調查結果予以反饋。
??? 五、明確要求,周密實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會同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等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積極組織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各地也要建立相應機制,具體負責本地區“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要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強化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精心部署落實。省直各部門要按照本實施意見和《省級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管理辦法》(陜財辦預〔2014〕168號)要求,把集中治理工作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化整改和加強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重要措施,認真抓緊抓實抓好。對在“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中隱瞞不報、敷衍了事、弄虛作假、頂風違紀的單位和人員,要從嚴追究相應責任,并視情予以通報。
??? (二)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各部門要大力宣傳集中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主要舉措,揭示“吃空餉”的危害性,為治理工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要密切關注輿情,正確引導輿論。要認真宣傳中省有關政策法規,發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與、支持、配合、監督治理“吃空餉”工作。對情節特別嚴重的典型案例,要通過媒體進行曝光,并向社會公開治理效果。
??? (三)積極穩妥推進?!俺钥震A”問題情況復雜,集中治理工作政策性強、時間緊、任務重。各地、各部門在治理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和落實有關政策,注意做好政策解釋和相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集中治理的審核和情況匯總,按要求上報集中治理情況(含電子版)。
  
附件:
????1各市(區)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情況統計表.pdf
??? 2省直各部門“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情況統計表.pdf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