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優化整合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的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建立我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優化整合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一、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 (一)總體目標。從今年起用2年時間,采取撤并、聯合辦學、劃轉、轉型等形式,逐步將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數量由現在的567所調減到300所左右(其中技工院校140所左右),形成總量適當、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辦學質量和水平較高、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需要的現代中等職業教育體系。
??? (二)基本原則。
??? 1政府主導。依法落實全省各級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和學校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強化政府對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工作的統籌和主導作用。
??? 2市場導向。按照市場需求,通過扶優汰劣,完善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規模、數量、資源配置和結構布局的動態調整和協調發展機制。
??? 3優化布局。合理規劃區域內中等職業學校布點和專業布局,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 4項目引領。推進政府公共財政投入與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相結合,發揮財政項目投入的導向作用,引導中等職業學校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 二、主要任務
??? (一)統籌規劃職業教育學校及專業布局。各地要統籌考慮人口、生源、產業因素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做好職業教育學校布局規劃,重點整合中等職業教育資源,著手規劃整合高等職業教育資源。鼓勵中等職業學校入駐產業(工業)園區辦學,推進教產一體化發展。以市(區)為主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布局,健全專業隨產業發展的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合理設置專業。建立中、高職有機銜接、融合貫通、結構合理、覆蓋全面、特色突出的專業結構體系,實現重點專業對現代農業、制造業、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全覆蓋。省級以上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技師學院(或高級技工學校)要集中力量建設3-5個優勢重點專業,同時依托重點專業推進相關專業發展,實現一校一類專業特色。逐步將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學校序列。
??? (二)整合公辦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各縣(市、區)要將縣域內所屬各類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到縣級職業教育中心。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統籌安排,各計其功”的原則,鼓勵有關部門將培訓項目逐步集中到縣級職業教育中心,發揮職教中心職業培訓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 各市(區)要將市(區)屬(含市級部門屬)中等職業學校整合到市(區)職業技術學院或技師學院。市屬職業技術學院在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同時,辦好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并按有關政策規定,打通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進入相應專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繼續學習深造的通道。每個市(區)一般保留1所技師學院或高級技工學校。鼓勵企業辦好現有技工院校,引導規模小的企辦技工學校通過組建技工教育集團實現聯合發展,支持企辦技工學校大力開展職工教育和技能培訓。
??? 省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資源整合及管理工作由省教育廳負責,省屬技工院校的資源整合及管理工作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其中,由省財政廳撥款的省級部門所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逐步劃轉省教育廳統一管理;2015年起整合使用財政資金,撥款渠道統一歸并到負責教育經費的專門機構管理。鼓勵優質學校整合薄弱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逐步退出學歷教育,主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 (三)規范民辦中等職業學校辦學。各市(區)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規范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制度,對民辦中等職業學校開展達標驗收,對不達標的停止其學歷教育招生資格,責令限期整改,1年后仍不達標的予以注銷;對達標的民辦職業學校,實行自主確定招生范圍和年度招生計劃的制度。
??? 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榆林等民辦中等職業學校較多的設區市,要制訂民辦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并按管理權限報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核準后實施。各地要加強對資源整合工作的過程監管,嚴厲打擊、依法查處民間非法集資、融資行為。
??? (四)嚴格中等職業學校設置管理和資產管理。資源整合工作完成前,全省不再審批設立新的中等職業學校。堅決清理“一校兩牌”,2015年秋季學期起,每所學校只能保留1個名稱,由1個部門統一管理,原有渠道招收的學生可沿用原校名至畢業。教育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符合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公示,未經公示的學校不得招收新生。妥善處理資源整合過程中人員安排和教學工作,確保在校學生順利畢業。在資源整合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的國有資產要按照《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規定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改變其教育用途。新組建、合并的學校要及時辦理產權移交手續。各級發展改革、財政、國資、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 (五)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中等職業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與實訓相融合。積極探索校企聯合招生、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加強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改革教學模式,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加強以“雙師型”為主的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支持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在職業學校兼職任教。強化中、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銜接,建立區域內中、高等職業教育聯合培養、資源共享機制,搭建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
??? 三、實施步驟
??? 第一階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啟動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工作,各市(區)政府(管委會)制訂本行政區域內市、縣屬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報省教育廳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商審定;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分別牽頭商有關部門、單位研究制訂省級部門所屬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并明確工作任務及具體要求,報省政府審定。
??? 第二階段(2015年4月—2016年4月)。各市(區)政府(管委會)和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分別根據整合方案,積極有序地組織推進資源整合工作。
??? 第三階段(2016年5月—2016年7月)。省政府對資源整合工作進行檢查驗收,確保整合任務全面完成。
??? 四、保障措施
??? (一)強化項目導向。建立以獎代補機制,整合統籌中、省職業教育項目資金和經費。各地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企業舉辦的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的技工院校。
??? (二)加強組織領導。由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分別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部門共同抓好組織實施工作。各市(區)、縣(市、區)政府作為本行政區域責任主體,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有序推進。省、市教育督導機構把資源整合工作納入教育督導重點內容,對各地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對整合不力、工作推進緩慢的市(區)、行業(部門)進行通報問責。
??? (三)擴大輿論宣傳。大力宣傳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報道各地資源整合工作的經驗做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穩定工作,確保資源整合工作順利進行。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4年12月7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