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陜西省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4年10月27日


陜西省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實施方案

??? “十二五”中的前3年,全省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工作,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10.27%,完成節能目標進度62.19%;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取得較好成效,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順利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減排累計完成目標任務116.78%、77.31%、189.04%。雖然節能減排取得一定成效,但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氮氧化物減排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4〕23號)精神,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結合我省實際,特制訂本行動實施方案。
??? 工作目標:2014—2015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22億噸以內,萬元GDP能耗每年分別下降3.3%、3.2%;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下降3.7%;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015年排放量較2013年下降2.5%、3%、1%、9.5%。
??? 一、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 (一)積極化解產能過剩矛盾。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4〕9號),嚴格執行國家投資管理規定和產業政策,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按照“等量或減量置換”的原則,禁止核準和備案新增產能項目。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在提前2年完成國家“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基礎上,再淘汰一批鋼鐵、水泥、電石、印染等行業落后產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 (二)大力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落實國家和我省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重點支持高效節能環保型工業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的生產,培育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和示范企業,促進高效鍋爐窯爐、余熱余壓利用、新型節能建材、大氣污染防治、水處理、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等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創新開發與產業化應用。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落實財政獎勵、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重點用能單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加快推動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加強對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負責)
??? (三)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2014—2015年,全省能源消費增量控制在850萬噸以內(詳見附件)。實施差別化的能源消費區域政策,關中地區嚴格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政策,研究制定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辦法,降低煤炭消費比重,不再布局新的石化、煤化工項目;西安、咸陽市區周邊不再新建火電、熱電廠。嚴格燃煤質量監管,促進煤炭清潔利用,大力推廣使用清潔優質煤。在關中設區市限制銷售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1%的散煤,并逐步推廣到關中地區各縣城。強化工作措施,全力完成關中地區1000萬噸燃煤削減任務。(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省質監局負責)
??? (四)提高清潔能源比例。加快實施“氣化陜西”工程,增加天然氣供應,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有條件的地區支持建設分布式熱電冷聯產能源系統。鼓勵普通汽車實施“油改氣”,加快推進道路氣化工程。重點在煤礦采空區、荒灘鹽堿未利用地科學合理布局一批光伏電站項目,在關中、陜北等地區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持續推動陜北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漢江干流梯級開發。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0%,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至70%。加強監督檢查,做好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供應保障工作。有序推進煤制油、煤制氣項目建設,總結甲醇汽油試點經驗,加快推廣甲醇汽油。(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工商局負責)
??? (五)加強節能環保制度約束。嚴格實施項目能評和環評制度,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能效水平和排污強度必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將能源消費總量作為能評審查的重要參考條件,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對電力、鋼鐵、水泥、造紙等重點行業實行區域內主要污染物排放行業總量控制。對未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市區,暫停新建高耗能項目的能評審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對能源消費量超出控制目標的市區,有條件審批新上高耗能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 二、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 (六)加快實施節能低碳重點工程。充分利用國家和省上財政獎勵補助政策,加大對燃煤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節約和替代石油、城鎮集中供熱、道路照明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技改項目的支持,抓好工業能效提升工作。到2015年底,淘汰落后鍋爐8018.59蒸噸(詳見附件),力爭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行業余熱余壓余氣實現全部循環利用,形成穩定、可靠的節能能力。建設一批商業、建筑、道路、隧道應用半導體(LED)照明產品示范項目。扎實推進低碳試點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力爭提前完成降碳任務。(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負責)
??? (七)著力抓好減排工程。完成21個國家目標責任書工程減排項目建設任務,建成6531.5兆瓦火電脫硝設施(分市(區)脫硝減排工程任務詳見附件,具體工程項目表由省環境保護廳下達),推進脫硫除塵工程建設。加快燃煤機組脫硫提標和除塵改造,落實關中地區煙塵特別排放限值,鼓勵關中地區大中型電廠實施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達到燃氣機組排放標準。提高全省44條已實施脫硝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脫硝設施運行水平,鋼鐵行業燒結機脫硫旁路全部封堵。加快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淘汰,堅決完成2014年13.45萬輛的淘汰任務。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規?;笄蒺B殖場和養殖小區配套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底,關中、陜北地區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提標改造,完成省級35個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街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00個規?;笄蒺B殖污染治理項目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負責)
??? (八)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應用。依托大企業集團,實行產學研聯合科技攻關,加快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產業化進程。在節能方面,重點開發應用高效清潔燃料、工業余熱利用、高效電機研發、半導體照明、建筑節能、新能源利用等推廣潛力大、應用面廣的先進實用技術,培育扶持節能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在環保方面,重點開發應用流域污染控制技術、飲用水源地安全技術、污水處理廠除磷脫氮技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重點開發應用火電脫硫工藝的獨立設計、調試、運行技術,脫硫副產物再利用技術以及脫硝技術。實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 (九)加強節能減排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對已下達計劃的中省財政獎勵補助項目要加強跟蹤檢查,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督促項目盡快達產增效。對未實施、長期不能完工的項目收回獎勵補助資金;對存在騙取、套取、截留、挪用項目資金及違反招標投標法、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建成投運后未達到節能減排要求的項目和單位要重點查處糾正,并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省審計廳負責)
??? 三、強化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 (十)開展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加強對萬家企業的節能低碳管理,加快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步伐,全面推行能效對標,推進能源管控中心建設,實行重點單位碳排放報告制度,組織開展碳排放核查及配額審定工作。深入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完善配套政策,確保完成年度電力電量節約指標。強化節能降碳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落實獎懲制度。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0%以上。(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 (十一)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全面落實《陜西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加強新建建筑節能工作,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行綠色建筑標準和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廣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瘧谩P陆?、改擴建大型公共建筑建立能耗監控系統,實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集中規劃建設的移民搬遷工程、重點示范鎮新區建筑工程要率先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到2015年,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西安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達到100%,其他市區達到20%以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負責)
??? (十二)實施綠色交通工程。建立全省交通運輸網絡信息化平臺,推進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組織開展甩掛運輸試點,抓好西安市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倡導綠色出行,支持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 (十三)抓緊綠色公共機構建設。全面落實《陜西省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扎實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將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積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動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實施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抓好第二批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工作。推進商業領域“百城千店”示范工程建設和綠色飯店創建活動。支持駐陜部隊實施重點用能設施設備節能改造。開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審計和公示工作,建設一批省級“節能型機關、學校和商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教育廳負責)
??? 四、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
??? (十四)完善價格政策。制定我省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落實懲罰性電價政策,繼續執行(落實)好高耗能企業用電階梯電價、差別電價政策,繼續推進居民階梯電價政策落實。研究推行發電權和節能量交易機制。落實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優惠配套政策,大力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落實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政策,提高脫硫脫硝除塵機組發電負荷,繼續完善生態補償和排污權交易制度。(省發展改革委、省物價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質監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負責)
??? (十五)加大財稅支持力度。繼續加大節能減排投入,支持節能減排領域重點工程、技術進步、重大示范和推廣應用工作。加快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集成現有財政激勵政策,加大對節能關鍵技術攻關的扶持力度,支持重點企業開展節能減排低碳行動。嚴格落實現有節能、節水、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負責)
??? (十六)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探索將特許經營權、收費權等納入貸款抵押擔保范圍。鼓勵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通過發行股票、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方式籌集資金。鼓勵民間投資和外資進入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積極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資的新形式,充分利用好國外優惠貸款或贈款,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節能減排降碳領域。(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金融辦負責)
??? (十七)強化建設要素支持。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持力度,優先做好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燃氣等基礎設施保障工作。簡化審批程序,加快項目實施。對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集中資源化處理中心等國家支持的項目用地,要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中給予重點保障。(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 五、強化監測監督和目標責任考核
??? (十八)加強監測預警調控。加強對節能減排降碳的統計工作,完善各項指標體系,確保相關數據及時、準確、一致。完善預警調控方案,按月做好節能減排形勢分析,發布節能晴雨表,加強對能耗增長過快縣(市、區)的監測預警和政策調控,有序釋放高耗能行業產能,防止能源消費過快增長。對納入國家目標責任書和年度減排實施方案的重點減排項目,定期公示公布有關情況,確保治污設施按期建成并穩定運行。大力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2014年底,完成電力、鋼鐵、石化行業55戶企業試點工作,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重點用能單位與省級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的數據對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有效傳輸率達到75%,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達到80%,監督性監測結果公布率達到95%。全省國控污染源實行“刷卡式”總量管理,實現濃度與總量雙監控。(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統計局負責)
??? (十九)強化執法監察。加大節能條例宣傳力度,研究制定節能監察辦法。推進節能監察機構能力建設,2014年底前節能監察儀器設備配備到位。加強全省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針對萬家企業開展單位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情況專項監察。嚴格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加大違法排污企業整治力度,持續開展專項執法,定期公布違法企業名單,發布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信息,并分級掛牌督辦整改。對嚴重違法用能、排污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依法查處。(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質監局負責)
??? (二十)強化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各市(縣、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節能減排降碳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把節能減排降碳工作完成情況作為市級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實施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能源消費總量、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標考核制度,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對影響全省目標完成、考核等級為未完成的市(區),必要時請省政府領導約談其主要負責人,相關負責人在考核結果公布后的一年內不得評選優秀和提拔重用。加強對年能源消費量3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神木縣、府谷縣等耗能大縣(市、區)的節能管理。銅川市要按時完成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的節能減排綜合示范目標任務。(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