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全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4年2月14日


全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
(2013-2020年)

??? 為加快全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進一步提高良種供應能力,促進農業持續增產增效,根據《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 一、發展現狀和形勢
??? (一)發展現狀。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農作物種業快速發展,實現了由計劃供種向市場化供種的根本轉變,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糧食生產取得“十連豐”發揮了重要作用。農作物育種成果豐碩,良種供應能力穩步提高,相關制度不斷健全。但相比較,我省農作物種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整體水平在全國靠后,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是育種創新能力較低。育種力量分散,科研單位之間、科研單位與企業之間缺乏有效協作。育種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斷層較為嚴重。突破性品種少,近10年來審定的品種有一定種植規模的僅占15-20%,70%以上的玉米品種和90%以上的雜交水稻、馬鈴薯、蔬菜品種來自省外。二是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種子企業“多、小、弱”, 注冊資本和營業額達“雙千萬”的種子企業只有7家,僅占企業總數的2.2%,90%的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到500萬元之間。種子生產、加工、營銷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三是供種保障難度加大。種子生產供應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影響,比較效益持續下滑,“兩雜”制種面積減少,生產用種以調入為主,保障種子供應的任務越來越艱巨。四是保障措施不夠完善。管理手段落后,品種試驗、質量檢測、市場監管技術手段和設施滯后。種子儲備嚴重不足,儲備量不到年均用種量的1%。
??? (二)發展形勢。一是發展基礎較好。種質資源豐富,科技實力較強,種子生產基地相對穩定,小麥、玉米、雜交油菜自主品種研發優勢明顯,大宗農作物種子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二是扶持政策有力。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明確了農作物種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指明了種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三是資金投入加大。國家啟動了種子工程建設項目,省上設立了種業發展專項資金,社會資本也在積極進入種業領域。四是發展環境良好。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種業發展,種子企業和廣大科研育種工作者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為種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二、總體要求
???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轉變種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加強政策扶持,增加資金投入,提高研發能力,強化種業監管,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全面提升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
??? (二)基本原則。
??? 堅持自主創新。加強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合作,堅持多學科融合發展、自主研究與引進應用相結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提高農作物種業核心競爭力。
??? 堅持企業主體。充分發揮種子企業在商業化育種、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的主導作用,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壯大“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
??? 堅持統籌科技資源。支持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種質資源、科研人才向種子企業流動,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資本為紐帶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
堅持扶優扶強。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對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入,扶持壯大育種能力較強、市場占有率較高、經營規模較大的種子企業。
???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1-2次,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商品化供種率達到80%以上。扶持和培育8-10個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設標準化、規?;?、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70萬畝,建立健全職責明確、手段先進、監管有力的種子管理體系。
??? 三、重點任務
??? (一)加強種業科技創新。
??? 建立健全種業科研機制。以科研教學單位為主,組織開展種業基礎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等研究,推進公益性常規作物品種選育和應用技術研發。引導種子企業加強同科研教學單位聯合育種,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組織開展協同攻關,建立研究成果共享機制。
??? 推進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建設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庫,統一收集、管理農作物種質資源。以優勢作物為重點,組織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創新、評價、利用及分類管理研究,種質資源長期保存數量達到5萬份以上。組織開展農作物核心育種材料和重要功能基因的篩選、創制、改良,加強抗逆機理、生物安全檢測技術等基礎性研究。組織開展常規作物、無性繁殖作物品種選育及應用技術研發,加強農作物育種、品種測試、機械化制種、種子加工儲藏、質量快速檢驗等共性關鍵技術和標準的研究應用。
??? 逐步建立商業化育種新機制。以玉米、水稻、油菜、蔬菜等新品種選育為主,鼓勵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整合育種資源,加強產業化、商業化育種。創建規?;N技術體系,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新品種。引導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研發領域,鼓勵科研機構優秀人才進入種子企業。
??? (二)提高種業供種保障能力。
??? 加大基地建設力度。結合實施新一輪種子工程、新增25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等,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楊凌在種子研發、品種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設一批新品種示范基地,加快優良新品種推廣應用步伐。
??? 建設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以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為重點,依托種子企業,在種子生產優勢區和糧食主產區建設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配置功能齊全、技術先進、運行高效的成套生產線,提高種子加工能力。
??? 完善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建立省、市兩級種子儲備制度,增加儲備種類和數量。省級重點儲備玉米、水稻、油菜雜交種子及短生育期農作物種子,市級主要儲備大宗作物常規種子及短生育期農作物種子,保障災后恢復生產和市場調劑需要。
??? (三)培育壯大種子企業。
??? 鼓勵和支持種子企業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對企業兼并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等給予稅收優惠,引導金融機構對種子企業并購重組給予信貸支持。加大對規模大、實力強、成長性好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引進國內外先進育種技術、裝備和高端人才。引導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建設推廣服務網絡和信息管理系統,強化技術推廣服務功能。指導企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行業自律,提升管理水平。
??? (四)加大種子監管力度。
??? 嚴格品種試驗審定管理。健全品種測試體系,嚴格品種審定標準,加強品種特異性、抗病性和抗逆性鑒定。執行主要農作物DUS(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技術標準,完善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規范新品種保護測試。加強對審定品種的監管,建立健全品種退出機制。
??? 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建立公眾監督機制,加強品種審定區域試驗、種子生產經營、產品標識等監督管理,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嚴厲打擊無證或侵權生產、制種基地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維護種子生產秩序。加強種子市場檢查和企業監督抽查,建立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實施“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種子和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嚴格行政許可事項管理,加強事后監管和日常檢查。
??? 提高種子管理能力。健全種子管理人員考核管理制度,建立監督和問責制,規范從業行為。加強業務技術培訓,建立一支作風優良、素質過硬的種子管理隊伍。加強品種試驗和種子檢測等服務設施建設,配備農作物種子質量快速檢測、信息管理等設備。
??? 四、發展布局
??? 以小麥、玉米、馬鈴薯、水稻等糧食作物和果樹、油菜、瓜菜、棉花等經濟作物為重點,培育適宜不同生態區域和市場需求的農作物新品種,科學規劃建設主要糧食作物和重要經濟作物種子生產基地,提高種子生產能力。
??? 主要農作物種業發展布局作物種類品種培育基地建設小麥在關中灌區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新品種,在渭北旱塬培育抗旱、高產、優質新品種,在陜南培育早熟、高產、抗病新品種。培育推廣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新品種1個、300萬畝以上2-3個,實現1-2次品種更新換代。建設規?;?、標準化、機械化種子生產基地50萬畝。推進“三圃田”建設,加強加工能力建設,提升種子質量標準,提高種子商品化率。玉米篩選高產、優質、多抗、廣適雜交組合,選育綜合性狀優良的突破性新品種。培育高產、抗逆、適合機械化作業的突破性雜交品種1-2個,實現新品種一次更新換代。建設海南育種基地,推動新材料、新品種選育。加快建設陜北制種基地,建成以果穗烘干為主的大型種子加工中心。推廣高效制種、生產質量全程控制等技術。馬鈴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脫毒種薯組培苗快繁中心,建立和完善品種選育、種薯脫毒和質量檢測體系。一、二級種薯覆蓋率達到60%以上。在陜南、陜北優勢產區建設5萬畝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完善脫毒種薯儲藏設施,建立種薯生產登記、質量標識和追溯制度。水稻培育高產優質、適應范圍廣、抗逆性強、適于機械化制種和種植的雜交品種;選育品質優良、抗逆性強、穩產豐產的常規粳稻品種。實現1-2次品種更新換代,雜交種全部實現商品供種。在陜南建設雜交種子生產基地。油菜培育一批高產、高油、抗病且適合機械化作業的“雙低”新品種,推廣種植面積100萬畝以上的品種1-2個,適宜機械作業的品種1-2個。在陜南、渭北建設種子生產基地3萬畝,開展親本繁育技術研究,推廣應用種子包衣和丸?;夹g及種子專用播種、脫粒、加工機械。瓜菜選育一批優質、抗逆、高產、適合設施栽培的西瓜、甜瓜、番茄、白菜、黃瓜、線椒新品種。在關中和設施蔬菜集中區,建設一批規模適度、相對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果樹開展產區群眾性芽變選種,引進、篩選國內外新優品種及砧木。培育以蘋果、獼猴桃為主,以中早熟為重點的豐產、優質、多抗、適應性廣的新品種10-12個,其中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適宜我省乃至西北、西南推廣的優良品種2-3個。擴建省果樹良種苗木繁育中心和延安、渭南、咸陽、寶雞、漢中種苗擴繁基地,新建西安、銅川種苗擴繁基地,支持重點基地縣新建有規模、上水平的種苗采穗圃和繁育圃。棉花引進、篩選抗蟲、抗病新品種。在渭南建設標準化、規?;N子生產基地。
??? 五、重點項目
??? (一)種業基礎性、公益性項目。加強優勢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建立種質資源共享平臺,完善種質資源信息化和標準化評價體系。組織開展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單倍體育種、分子育種、細胞工程等育種方法和核心技術。組織開展常規作物品種選育和應用技術研發。加快以小麥為主的常規作物和以馬鈴薯為主的無性繁殖作物育種應用技術研發。
??? (二)農作物商業化育種項目。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與科研教學單位合作開展商業化育種,構建創新戰略聯盟或產學研聯合體,圍繞種業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探索建立商業化育種新機制,培育突破性新品種。
??? (三)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在制種優勢區建設規?;藴驶N子生產基地,加強土地整理改良,完善排灌溝渠、機耕路橋等生產設施,改善種子倉貯、檢驗及制種生產等基礎條件。依托重點種子加工企業,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建成玉米果穗烘干加工、小麥籽粒加工、水稻籽粒烘干加工及油菜籽粒加工等現代化加工生產線,建設高質量種子加工制造和技術示范基地。規劃建設海南育種基地,開展農作物新品種加代繁育和種子純度鑒定,縮短育種周期,保證種子質量。
??? (四)種子監管項目。根據農作物種植區劃、生產布局,新建和改擴建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46個。建設覆蓋省、市、縣三級農作物種子檢測實驗室,全面提升種子檢測能力。配備必要的監管設備,增強案件偵查、取證、處理能力,提高市場監管執法水平。依托陜西種業網,建設種業信息服務平臺,搞好信息收集、分析預測與發布。
??? (五)種業科技轉化項目。支持建設楊凌農作物品種權交易中心,建立種業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制定品種權交易管理辦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按照不同生態區域和作物布局,建設50個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場。統籌使用現代農作物種業資金,對種子生產、新品種宣傳、良種良法技術推廣使用等予以支持,加快新優品種推廣。
??? 六、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并落實各項目標任務。省農業廳負責綜合協調和行業指導,對規劃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統籌落實重大建設項目投資;省財政廳負責落實種業專項經費、有關補貼補助等;省地稅局負責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加大對種業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強對推進種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盡快制定本地區種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確保種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 (二)完善規章制度。修訂《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陜西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陜西省主要農作物引種管理辦法》、《陜西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管理辦法》等,建立健全種子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完善品種測試、審定、保護和退出機制。
??? (三)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開展種質資源收集、創新和育種理論、方法研究。落實種子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規定的免征企業所得稅。完善種子生產收儲政策,對種子儲備給予補貼,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種子收儲的信貸支持。建立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種子生產風險分散機制,開展農作物制種保險試點。加大對種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保障必要的工作經費,將制種和加工機械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