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 為加快建設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氣象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公共氣象服務、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加快推進我省氣象現代化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 一、總體要求
???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民群眾期盼,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氣象管理法制化進程,使氣象預測預報、公共服務、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達到西部領先、全國先進水平,為推進“富裕陜西、和諧陜西、美麗陜西”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到2020年,全省氣象觀測自動化率達到90%以上,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暴雨過程預報準確率達到70%,霧霾天氣24小時預報準確率達到80%以上,全省年均人工增雨作業影響面積達到90%以上,防雹有效率達到80%以上,對農業增產貢獻率達到20%以上。
??? 二、主要任務
??? (一)調整優化觀測站網建設布局。按照現代氣象業務發展要求,科學規劃和調整優化觀測站點布局,更新改造觀測站點設施設備,提高氣象觀測時空分辨率和觀測精度。加密布設重點防范區域、高山地帶和氣候條件復雜區域的區域氣象觀測站點,加快應急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增加布設災害易發區域局地警戒雷達。加快建設面向農業、林業、旅游等行業服務的專業氣象觀測網,大力推進高速公路、重要國省干線公路自動氣象監測站建設。依托氣象觀測站網,建立健全三級溫室氣體和風能監測網,完善全省大氣環境監測站網,增設酸雨觀測站點。
??? (二)加強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實施數值預報應用工程建設,引進高時空分辨率的中尺度數值模式系統,建立先進的數值模式預報預測應用系統,推進鄉鎮精細化預報系統建設,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和短期氣候預測能力。實施環境氣象服務工程,推進重污染天氣、污染氣象條件及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業務平臺建設,大幅度提高污染氣象條件等級、6類環境要素濃度和AQI指數預報預警準確性和精細化水平。
??? (三)加強氣象信息網絡建設。以氣象基礎業務通信系統和應急通信系統為基礎,全面改造全省氣象主干通信網絡。加快實施省級氣象數據中心工程,建設全省統一的氣象通信和信息存儲、分發系統,提高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應用能力。依托氣象信息網絡資源優勢,加強氣象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實現大氣、水文、環境、生態等方面的數據信息實時匯交、存儲、共享。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氣象信息共享平臺,積極提供和共享有關氣象信息,使信息提取和共享能力達到較高水平。
??? (四)健全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完善省、市、縣、鄉(鎮)、村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各地各部門氣象災害防御和應急聯動響應機制,提高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時效性,確保提前20分鐘以上發出預警信息,覆蓋率達到95%以上。深入推進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氣象協理員、村(社區)氣象信息員、重點單位氣象安全員的重要作用,加強業務培訓,配置必要的裝備,安排必要的經費補助。推進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防工程建設,強化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健全山洪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網絡。推進省、市兩級公路氣象監測預警中心建設,建立交通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業務平臺,健全公路交通氣象災害聯防聯動機制。
??? (五)加快推進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建設。完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施布局,加強省級人工影響天氣綜合基地指揮保障中心、陜北旱區人工增雨基地、關中糧食主產區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和風廓線雷達保障基地建設,推進全省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標準化建設,健全防雹增雨跨區域協同作業體系,構建綜合、立體、連續的氣象監測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網絡。進一步完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機制,及時組織對森林草原火災、污染物擴散、環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應急作業,努力減輕災害損失。
??? (六)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加強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氣候可行性論證,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為搞好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決策支撐系統工程,面向農業、水資源、能源等行業開展氣候變化影響研究和評估,提高全省氣候風險管理能力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抓好太陽能觀測示范站和太陽能應用及研究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風能、太陽能監測和業務服務體系,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有力支撐。
??? (七)推進氣象科技創新與成果應用。加快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整合氣象科研力量,加強氣象關鍵業務和核心技術研發與攻關,重點對渭北、秦巴山區等氣候敏感區域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精細化天氣預報、綜合氣象觀測、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候變化應對與影響評價等科技創新。積極推進氣象部門與相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科研合作,加強氣象及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完善科研成果考核評價機制。構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氣象科技成果的業務應用,提高氣象科技創新的貢獻率。加強氣象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健全人才評價、選拔使用和激勵保障機制,提高氣象工作者的整體素質。
??? (八)加強基層氣象臺站建設。按照功能適用、規模適度、建設集約的要求,實施基層氣象臺站基礎建設工程,全面改善業務及工作條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土地征用和項目報批上給予大力支持。加強縣級綜合氣象服務業務能力建設,強化鄉鎮(街辦)和村級(社區)氣象信息服務,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加強基層氣象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一批氣象信息員和氣象協理員隊伍。
??? 三、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氣象現代化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構建和完善齊抓共管的組織指導體系、協調聯系制度,細化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統籌推進全省氣象現代化建設。各級氣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做好規劃編制、組織實施等工作。各級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國土資源、農業、水利、林業、旅游等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共同支持氣象現代化建設。
???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建立健全穩定增長的氣象事業發展財政投入機制,加大對氣象工程和技術開發項目建設投入力度,為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要把公共氣象服務納入政府社會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加大面向公共氣象服務系統運行的經費支持,確保重要公共氣象服務基礎設施正常運行。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和單位自籌等多元化投資渠道,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 (三)完善法規和標準體系。抓緊制定規范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管理、氣象信息服務管理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完善防雷安全、環境氣象、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與裝備、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氣象災害預警與防御等領域的標準體系,推進氣象管理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法制化、標準化。進一步完善氣象行政執法體系,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氣象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為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氛圍。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3年12月19日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