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省農業廳《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切實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各市、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服務指導,在政策扶持、項目安排、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共同推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11月14日
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
省農業廳
新型職業農民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為認真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若干意見》(陜字〔2013〕1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核心,全面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塑造工程,按照在企業中培育、在產業鏈中成長、在服務體系中成熟的途徑,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培育一批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到2017年,全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萬人,其中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6萬人,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2萬人,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2萬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職業農民達到20萬人,其中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10萬人,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5萬人,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5萬人。
二、主要任務
?。ㄒ唬┘訌娐殬I教育培訓。根據不同類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特點及能力素質要求,按照生產經營型分產業、專業技能型按工種、社會服務型按崗位,科學制訂教育培訓計劃,實施農科職業教育,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要著眼幫助農民適應農業產業政策調整、農業科技進步、農產品市場變化和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建立經常性培訓制度,明確培訓的主要內容、方式方法、培訓機構、經費投入和保障措施。
?。ǘ┳ズ眉夹g指導服務。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生產經營的幫扶服務,建立專業技術人員與新型職業農民結對幫扶制度,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開展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指導。實行技術干部和大學生助理派駐農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制度,幫助制訂產業發展規劃,搞好技術指導服務,解決經營主體的實際問題。積極引導農業職業院校以服務生產、服務農民為導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教育相銜接的教育培訓。
(三)大力培養農業后繼者。要以保證農業后繼有人為目標,開展農業后繼者培養,把回鄉務農創業的大學生、青壯年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作為培養重點,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組織好教育培訓。支持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辦好農科專業,招錄農村青年,培養愛農、懂農、務農的農業后繼者。鼓勵農業院校特別是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回鄉務農創業。
?。ㄋ模┙⒔∪嘤栿w系。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加快構建和完善以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等專門教育培訓機構為主體,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加強培訓和實訓基地條件建設,不斷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專業化、標準化水平。圍繞增強教育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方法,改進考核評價辦法。
?。ㄎ澹┘訌娰Y格認定管理。實行省、市、縣三級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認定制度,制定認定管理辦法,按照不同產業、不同地域、不同生產力水平等因素,分行業科學確定認定條件和標準。對具有農科中專以上學歷、持有崗位技能證書、從事適度規模經營或服務3年以上,且收入水平高于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5倍以上的,經考核合格后由農業部門頒發高、中、初級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考核、發證、質量控制管理。嚴格新型職業農民等級考核評定制度,實行資格兩年復審制,對審核不符合條件的取消新型職業農民資格并收回證書。
三、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作為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內容,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夯實責任,確保工作落實。各市、縣、區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強力組織實施。農業部門要負責做好工作協調和組織推動工作,教育部門要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納入職業教育規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等其他有關部門要明確各自的職責任務,齊抓共管,整體推動。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關心、支持和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ǘ┏雠_優惠政策。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制定出臺扶持政策,支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農業產業。稅務部門要落實相關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國土資源部門要對直接用于或服務于農業生產的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對急需用地指標納入所在市(縣)計劃并給予傾斜。發展改革、物價、交通、水利、電力部門要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生產制定優惠的水、電價格政策,并優先保證水、電、路三通。農業部門要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鼓勵和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新型職業農民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ㄈ┘哟笸度肓Χ?。各級政府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雜費、食宿費給予補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后繼者培訓的費用由省財政負擔,其他涉農職業院校培訓的費用由省、市、縣三級財政按一定比例分擔。各市、縣、區政府要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產業的扶持力度,現代農業發展項目資金要向新型職業農民傾斜,對具有一定種養規模的按照以獎代補方式予以補貼。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信貸支持力度,發放小額貸款及創業扶持資金要向新型職業農民傾斜。引導保險機構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生產保險,擴大保險范圍,提高保險補貼力度。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