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地震局關于做好2013年防震減災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陜西省地震局關于做好2013年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3年5月7日
關于做好2013年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
陜西省地震局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地震局關于2013年地震趨勢和進一步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3〕13號)要求,結合我省震情形勢和工作實際,現就進一步做好2013年防震減災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做好2013年防震減災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全省防震減災工作的總體部署,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扎實做好2013年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 一、強化震情跟蹤監視工作
??? 強化震情跟蹤和趨勢研判。各級地震部門要強化責任,科學制訂并組織實施年度震情跟蹤工作方案,組織優勢力量,加強全省震情跟蹤監視工作,拓寬資料應用范圍,挖掘地震前兆信息,研判震情發展趨勢。要加強基礎研究,重視地震預測新思路、新方法在震情跟蹤研判中的應用,著力提高地震預測預報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增強地震預報減災實效。地震部門要確保地震監測臺網穩定可靠運轉和信息網絡暢通,提高觀測資料質量。地震、住房城鄉建設、公安、國土資源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
??? 二、強化抗震設防監管工作
??? 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監管,重點抓好學校、醫院、幼兒園、體育場館、地鐵站、商場、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公共設施和人員密集場所的監管,規范重大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管理和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健全和完善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備案管理制度。地震、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電力、水利、通信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新一代全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抗震設計規范和有關行業抗震設防標準及規范的宣貫實施工作。教育、衛生、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繼續開展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及城市老舊建筑的抗震鑒定和加固。
?? 推進農村建設抗震設防工作。各地要統籌城鄉發展,改進政府服務,在重點示范鎮建設、撤鄉并鎮、小村并大村、空殼村整治、移民搬遷、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和1000個新型農村示范社區建設中,落實抗震設防要求,各級地震部門要為農村民居建設提供選址服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政策指導和技術服務,推廣抗震性能好的結構形式及建造方法,引導農民建設抗震性強的房屋。地震、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將三層以上農村住宅、城中村房屋和鄉村公共設施納入抗震設防要求監管范圍,不斷改善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環境。
??? 三、增強地震應急救援能力
??? 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推進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通信、應急避難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應急指揮技術平臺和基礎數據庫建設,提高地震應急保障能力。省應急辦、省地震局等部門要加強對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值得注意地區、關鍵部門、危險行業的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檢查,做好年度地震危險區風險評估。地震年度危險區、值得注意地區和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制定應急戒備方案,明確責任,落實人員和物資、經費,做到有備無患。
??? 四、落實省部共建實施方案
??? 全面落實省部共建實施方案。省級有關部門要互相協作,按照省部共建合作方案,抓緊重點項目實施,爭取早建設、早使用、早見效。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細化責任,全面落實年度防震減災工作目標責任書任務,推進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強化督促檢查,確保防震減災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 五、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
??? 要繼續健全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把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大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體系和領導干部培訓教育計劃,拓展渠道,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要重點加強中小學生防震減災教育,充分發揮其帶動家庭、輻射社會的作用。要周密部署、統籌組織好科技之春宣傳月、防災減災日、省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周、“7·28”唐山地震紀念日、“5·12”汶川地震5周年紀念等重要時期的專題宣傳活動。各地要繼續大力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基地、科普示范學校建設,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示范社區、示范縣、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借助現代信息平臺,提升宣傳實效。
??? 六、提高地震科技水平
??? 科技部門要加大對地震科技和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各級地震及相關部門要積極拓展平臺,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協作與聯合,加大數字地震監測、地震預警、地震區劃、隔震減振、應急救援等防震減災實用技術的引進力度,吸收、消化再創新,提升防震減災科技實力。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傳感器研制、災害快速評估、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等重點任務,開展防震減災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提高科技對防震減災的貢獻率。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