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繼續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為貫徹《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
實施意見》(陜發〔2010〕10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提升我省縣域教育的發展水平,加快建設教育強省步伐,省政府決定,繼續在全省開展創建教育強縣(市、區)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一、明確目標。把創建教育強縣(市、區)活動作為推動縣域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我省自2001年以來,已有16個縣(市、區)被授予“陜西省教育強縣(市、區)”稱號。這項工作的開展,在推動縣域教育協調發展,提高縣域教育整體水平方面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笆濉逼陂g,我省規劃建成10個教育強縣(市、區),到2015年教育強縣(市、區)總數達到28個,到2020年達到40個以上。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總結經驗,著力提高實施水平,推動我省創建教育強縣(市、區)工作進入新的階段。
??? 二、做好規劃。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做好創建規劃,推薦和培育創建對象,組織好創建的實施和初驗工作。要研究制定今后5—10年的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合理梯隊,層層落實責任,分步組織實施。要調動經濟社會綜合實力較強的縣(市、區)加入創建行列,形成競爭之勢。教育強縣(市、區)空白的設區市尤其要加快步伐。
??? 三、強化責任。教育強縣(市、區)的建設責任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切實做好具體工作。
??? 四、修訂標準。省教育廳要根據省政府制定的《陜西省教育強縣(市、區)基本條件》,結合實際,修訂評估驗收標準,指導和推進各地的創建工作。
??? 五、擴充內涵。把建設教育強鄉鎮(街辦)作為提升縣(市、區)教育整體實力的一項基礎工作,落實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的教育責任,推進鄉鎮(街辦)層面的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省級教育強鄉鎮(街辦)的驗收,執行省教育廳制定的《陜西省教育強鄉鎮評估標準》,由所在市人民政府組織驗收,省教育廳負責抽驗認定,發文命名。到2015年,全省省級教育強鄉鎮(街辦)總數爭取達到600個以上,到2020年達到800個以上。
??? 六、穩步推進。堅持嚴格標準、以評促建、確保質量、寧缺勿濫的原則,按照樹立樣板、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不斷加大創建工作力度,逐步擴大創建對象范圍。要注重創建過程,不急于求成,不走過場。未通過“雙高雙普”省級評估驗收的縣(市、區)不得申報省級教育強縣(市、區)。從“雙高雙普”達標之日起,創建教育強縣(市、區),接受省級驗收,時間原則上不少于2年。
??? 七、驗收程序
??? (一)創建縣(市、區)對照陜西省教育強縣(市、區)基本條件及評估標準,逐項自查,寫出自查報告,報所在市級人民政府。
??? (二)市級人民政府組織初驗,認為合格的,形成初驗報告,報省人民政府。
??? (三)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求,由省教育廳組織,對申報縣(市、區)進行前期評估和正式驗收。
??? (四)驗收合格,由省教育廳寫出驗收報告,報省政府審定。
??? (五)省政府審核批準、發文命名、表彰獎勵。
??? 八、加強管理。對已命名的省級教育強縣(市、區)實行動態管理,確保不斷提高教育發展水平,不斷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加強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省教育廳要依據新的教育強縣(市、區)評估標準,對已命名的教育強縣(市、區)滿3年后進行復查驗收。復查不合格的縣(市、區),責令限時整改,整改仍不到位的,報省人民政府審核后取消其教育強縣(市、區)稱號。
附件:陜西省教育強縣(市、區)基本條件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附件:
?????????????????????????? 陜西省教育強縣(市、區)基本條件
??? 一、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育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黨政主要領導能夠親自抓教育,黨政班子能夠定期研究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為教育辦實事。
??? 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教育體制、教育制度創新成效明顯,教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層次、水平較高。
??? 三、堅持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工作機構健全,教育普法和執法工作基本做到了規范化、制度化。
??? 四、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基本形成層次結構、比例結構、地域分布及專業結構比較合理的縣域教育體系,辦出一批有特色的示范學校。
??? 五、實現“雙高雙普”目標,并不斷鞏固提高。學前三年幼兒園入園率,小學、初中和高中段入學率、鞏固率,以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在全省縣(市、區)排行前列。
??? 六、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全省縣(市、區)領先。
??? 七、有一支數量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教師的學歷合格率和校長、教師的崗位培訓率高于同類縣(市、區)。尊師重教,教師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 八、依法確保教育投入。財政投入做到“三個增長”,生均公用經費在本地市領先;用足中央和省上政策,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已經形成。能夠管好教育資金,使用效益好。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