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關于陜西省行政區劃調整規劃(2011—2020)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省民政廳制定的《陜西省行政區劃調整規劃(2011—2020)編制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陜西省行政區劃調整規劃(2011—2020)》
編 制 工 作 方 案
省民政廳
??? 行政區劃調整事關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到全省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和各項重點建設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編制《陜西省行政區劃調整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對于促進行政區劃調整的科學性、預見性與整體性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家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 編制《規劃》的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加快建設西部強省的重大部署,通過科學合理的行政區劃調整,建立和不斷完善適應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綜合配套改革、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要求的行政區劃體系,使行政區劃和區域經濟互動發展,加快我省城市化的進程,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行政成本,進一步促進我省區域協調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推動我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 編制行政區劃調整規劃,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 (一)行政區域與經濟區域相適應。行政區劃調整必須把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放在第一位,要有利于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促進城鄉優勢互補,推動縣域城鎮化和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加快區域經濟中心形成和城市化的進程,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 (二)合理開發與保護資源相統一。行政區劃調整要體現有利于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條件的合理布局,要有利于國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有利于各地區之間的分工與協作,有利于國家對所屬行政區域實施行政管理的要求。
??? (三)積極調整和保持穩定相結合。行政區劃的調整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不能過于超前或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要把近期建設和長遠發展統籌考慮,合理確定發展階段和各階段發展目標,確定調整步驟。
??? (四)統籌規劃與整體發展相協調。行政區劃調整規劃應與城鎮體系發展規劃、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及其他資源開發規劃、各項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環境保護及生態建設規劃相協調;各個局部的行政區劃調整要與全縣(市、區)、全市、全省的整體規劃相協調。
??? 二、編制《規劃》的基本要求
??? 以探索行政區劃設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創新為出發點,著力體現行政區劃與經濟社會總體規劃相結合,建立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的行政區劃體系。按照全省“十二五” 規劃所確定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依據《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陜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等重點建設發展規劃,以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行政管理體制、省直管縣體制、經濟發達鎮體制、鄉鎮區劃調整等為重點內容,確定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綜合配套改革、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要求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 在統一規劃、全面部署的基礎上,分別根據關中、陜北、陜南的實際情況,以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形成集約發展態勢為目標開展行政區劃調整。關中地區以關天經濟區開發為契機,重點做好“一軸一環三走廊”城鎮群的調整(“一軸”即沿隴海鐵路陜西段的城鎮綿延帶,“一環”是以西安都市圈為核心的關中環線城鎮帶,“三走廊”為彬長旬城鎮帶、咸陽—銅川城鎮帶、渭南—韓城城鎮帶),提升關中城鎮群的綜合競爭能力;陜北地區圍繞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建設,著力推進長城沿線和210國道“人”字形城鎮帶調整,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關聯度;陜南地區立足三個城市發展片區和漢丹江兩個生態功能拓展帶,依托優勢資源,促進園區建設,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
??? 三、《規劃》的內容、體例和期限
??? (一)《規劃》的內容。
? ?? 《規劃》主要內容包括近五年來全省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經驗與主要問題;區域經濟和城鎮發展的現狀、趨勢;行政區劃調整的基本原則;行政區劃調整的總體思路和構想;政區的規模、層次研究分析;其他特殊問題的解決辦法等。
??? 《規劃》共分八個部分:
??? 第一部分(總則):規劃依據(行政區劃基本情況、人口基本情況、社會資源基本情況、基礎設施基本情況、社會經濟發展基本情況)、規劃目的、規劃內容、規劃重點、規劃期限、規劃范圍。
??? 第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近年行政區劃調整概況、存在的主要問題。
??? 第三部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行政區劃調整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 第四部分(總體設想):近期、中期行政區劃調整的總體思路和設想。
??? 第五部分(調整方案):按照近期、中期總體設想分別擬訂市、縣、鄉級行政區劃調整方案,闡明調整依據、調整原則,進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內容主要包括設立地級市、縣改市(區)、鄉鎮撤并、撤鎮(鄉)設街辦等行政區劃調整的具體方案。
??? 第六部分(省直管縣體制):建立省直管縣體制的目的意義、省直管縣可行性分析、設立省直管縣方案。
??? 第七部分(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和省直管縣體制):經濟開發區基本情況、經濟開發區體制存在的問題、理順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的設想。
??? 第八部分(附件):調研、分析、論證產生的論文、統計表、圖等。
??? (二)《規劃》的體例。
??? 1《規劃》文本:字數在10000字左右,內容全面,數據準確,論證充分(包括必要性、可行性、可能產生問題的解決意見等),有較強的操作性。
??? 2《規劃》文本說明書:主要內容是對《規劃》文本進行比較清晰的說明。
??? 3圖件:主要包括全省行政區劃現狀圖、全省行政區劃調整總體規劃示意圖、全省分類行政區劃調整規劃示意圖等3類。
??? 《規劃》文本及說明書、圖件均由省民政廳負責制作。
??? (三)《規劃》的期限。
??? 根據全省實際尤其是重點建設規劃期限如《十二五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陜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等,按照全省行政區劃調整的客觀需要和條件成熟程度提出不同時期的調整重點。
??? 1近期:2011年—2015年。
??? 2中期:2016年—2020年。
??? 四、編制《規劃》的方法步驟
??? 1編制工作在省編制《規劃》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進行。各縣(市、區)也可以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由政府領導負責,統一部署,相關部門積極參與,配合提供各部門相關數據及發展規劃,協調好各個方面工作,落實好相關工作經費。
??? 2收集上報相關資料。以設區市為單位,按要求收集行政區域內的城鎮體系、交通、旅游、礦產、人口等現狀與規劃以及市縣政區圖等資料,并上報省民政廳1份(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 3各設區市要在收集查閱資料和開展必要的調研基礎上,對行政區域內的撤縣設市、撤市(縣)改區、撤鄉建鎮、撤鎮(鄉)設街道、市區區劃調整、街道辦事處規模調整、逐步理順各類開發區和農林場行政管理體制等問題,以市政府名義提出初步意見并報省民政廳。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負責設立地級市相關資料收集和提出初步意見。
??? 4由省民政廳編制《規劃》,組織論證評審。對各設區市提供的相關資料和市政府關于區劃調整規劃的初步意見,由省《規劃》編制工作辦公室進行匯總、分析,并會同承擔《規劃》編制工作的單位共同編制全省的《規劃》文本、說明書及其圖件初稿;形成初稿后分別提交專家學者和領導小組會議進行論證、評審。
??? 5《規劃》經省政府同意后實施,并報民政部。
??? 五、工作要求
???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行政區劃與國家的地方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行政體制、司法體制密切相關,是一個較大的系統工程,制定好我省《規劃》對推進全省經濟與社會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站在全局的高度,密切配合,搞好協作,確保任務按時完成。
??? 2注意保密,維護穩定。行政區劃調整規劃政策性強,牽涉面廣,在工作中對敏感性大的問題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各市形成的《規劃》初步意見及全省的《規劃》文本、說明書及其圖件均應作為機密文件予以管理。
??? 3科學安排,保證進度。各市涉及《規劃》的主要資料收集工作要在2011年7月底前完成并報省民政廳,區劃調整規劃初步意見要于11月底前報省民政廳。全省的《規劃》(初稿)文本和說明書(含相關圖件)的編輯以及專家論證、領導小組會議評審工作在2012年2月底前完成。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