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制定的《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省殘聯 省教育廳 省民政廳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衛生廳 省委宣傳部 省發展改革委 省科技廳 省司法廳
省財政廳 省編辦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省交通運輸廳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文化廳 省計生委 省廣電局
省政府法制辦 省體育局 省扶貧辦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
為貫徹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精神,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以下簡稱“兩個體系”)建設,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重要意義、指導原則和目標任務
?。ㄒ唬┲匾饬x。殘疾人是一個數量眾多、特性突出、特別困難的社會群體,是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重點人群。我省現有249萬殘疾人,涉及到750多萬家庭人口。近年來,我省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總體上看,殘疾人工作基礎還比較薄弱,社會保障政策措施有待完善,服務設施和專業人才隊伍匱乏,殘疾人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就業、社會參與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困難,總體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加強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發展殘疾人事業,有利于促進人權事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08〕7號)和《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陜發〔2009〕9號),把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進一步縮小殘疾人總體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讓廣大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ǘ┲笇г瓌t。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政策扶持、市場推動的原則;堅持重點保障和特別扶助、一般性制度安排和專項制度安排、普惠和特惠相結合的原則;堅持重點突破、典型引路,分類指導、全面推進、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的原則;堅持為殘疾人辦實事、做好事,立足基層、力求實效的原則。
(三)目標任務。到2015年,全省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基本完成,殘疾人自身素質明顯提高,生活狀況明顯改善,勞動就業更加充分,參與社會更加廣泛,基本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康復服務、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人人享有安全住房、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人人享有義務教育”的目標。到2020年,殘疾人“兩個體系”更加完備,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大幅提高,全面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使殘疾人普遍達到小康水平。
二、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
(一)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力度。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殘疾人應保盡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單獨立戶的,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對城市低保對象家庭中的盲人、嚴重低視力及智力殘疾、精神殘疾、一級肢體殘疾者,憑縣以上醫院的診斷證明和殘聯發放的《殘疾人證》,按家庭人均收入與當地低保標準差額發放救助金后,再給殘疾人每人每月增加30元以上或者按當地政府確定的標準全額發放救助金。對言語、聽力和肢體殘疾三級以上的殘疾人,城市低保對象每人每月增加10—30元救助金,農村低保家庭有上述殘疾者提高一個檔次的救助或者按最高檔次發放救助金。對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實行臨時救助。對符合條件的城鄉貧困殘疾人,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加強對殘疾人的婚育、生育指導,免費進行婚前檢查和孕前醫學篩查,開展對殘疾人出生缺陷發生的風險評估,引導殘疾人科學生育,切實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建立住房困難的低收入殘疾人家庭住房保障和救助制度。城市保障性住房、農民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和移民搬遷等,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家庭。對住房困難、符合條件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殘疾人家庭,優先安排,簡化程序,妥善解決。對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優先安排實物配租,做到應保盡保。因城鎮建設需要拆遷殘疾人房屋的,在臨時安置上要方便殘疾人生活,并適當提高臨時安置和搬遷補助費。將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優先納入住房補助范圍,整合資源加快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項目。
全面實施殘疾學生免費義務教育,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圃谛I袣埣踩思彝プ优?、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和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生中殘疾學生全部享受國家助學金。在特殊教育學校職業高中班(部)就讀的殘疾學生全部享受國家助學金。逐步實行殘疾人免費接受中等職業教育。
(二)落實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和待遇。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給予政府補貼。鼓勵城鎮殘疾職工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職工,對其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一定補助。鼓勵并組織個體就業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城鎮貧困殘疾人個體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本人上年度養老保險繳費基數10%的比例給予補貼,補貼資金從上年度結余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列支,由省、市、縣(區)按1∶3∶6的比例分級承擔。殘疾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試點進展納入,享受新農保養老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對重度殘疾人繳納最低標準保險費由省財政全額補貼,中度或輕度殘疾人繳納保險費可由市縣財政給予適當補貼,補貼標準由各設區市政府確定。對各類企業招用符合條件的殘疾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為殘疾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將符合規定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如白內障復明、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精神病患者住院醫療費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及大病救助范圍。將以治療性康復為目的的運動療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腦癱肢體綜合訓練、截癱肢體綜合訓練、作業療法、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言語訓練、吞咽功能障礙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城鎮醫保和新農合保險,適當擴大支付范圍、延長支付時限、逐步提高報銷比例。優先對0—6歲殘疾兒童實行免費搶救性治療和康復,穩步提高殘疾人的醫療保險待遇,逐步提高康復救助標準。逐步增加工傷保險職業康復項目。
?。ㄈ┻M一步提高殘疾人社會福利水平。加快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逐步提高低收入殘疾人生活救助水平。對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各級政府給予補貼,并對貧困重度殘疾人免費適配。實施無障礙進家庭,推進殘疾人家居環境無障礙建設和改造。實施“陽光家園”計劃,落實對重度殘疾人日間照料、護理、居家服務的政府補貼。將所有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供養范圍,改善供養條件,提高供養水平。實施養育、康復、教育、就業、住房相配套的孤殘兒童綜合性福利政策。改善精神病人福利機構基礎設施條件。落實殘疾人個人所得稅減免等政策。對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實行財產信托等保護措施。做好傷病殘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
三、加強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
(一)健全社會化康復服務網絡,逐步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完善以專業康復機構為骨干、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托的康復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特教機構、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殘疾人福利機構的作用,全面開展康復醫療、功能訓練、輔助器具適配、心理輔導、康復轉介、殘疾預防、知識普及和咨詢等康復服務。
建設省、市、縣三級專業康復機構,省、市專業康復機構要成為當地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示范窗口、技術資源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縣級專業康復機構要開展殘疾人康復服務和社區康復指導。大力開展社區康復,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要根據康復服務需求設立康復室,開展康復訓練、家庭病房、轉診隨訪、親屬培訓和健康教育等服務。三級綜合醫院普遍設立康復醫學科室,二級綜合醫院要創造條件設立康復醫學科室,開展康復治療與訓練、人員培訓、技術指導、臨床研究等工作。各級各類公辦康復機構對貧困殘疾人的康復訓練費由政府補貼。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免費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指導服務。按照專業康復機構建設標準和康復技術標準,推進康復機構規范化建設,提高康復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ǘ┩晟茪埣踩私逃阵w系,不斷提高殘疾人受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縣級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所有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要不斷擴大隨班就讀規模,并將隨班就讀教學與管理人員的工作列入績效考核內容。市、縣、區政府設立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費并逐年提高標準。采取社區教育、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對重度肢體殘疾、重度智力殘疾、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等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兒童福利機構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有條件的地區要舉辦專門招收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的康復教育學校。依托各類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福利機構和學前教育機構,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0—6歲殘疾兒童早期干預、早期教育和康復訓練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學前特殊教育機構。殘疾人教育機構、各有關部門和民間組織、殘疾人所在單位要積極開展掃除殘疾青壯年文盲工作,使殘疾青壯年文盲率顯著下降。
加快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鼓勵特殊教育學校舉辦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加快籌建省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鼓勵高等學校開辦特殊教育專業(班),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要招收殘疾學生。特殊教育學校要開設符合學生特點、適合當地需要的職業課程,具備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要辦好特殊教育專業,省內普通高校應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和職業學校聯合辦學,促進職業教育培訓實訓基地等資源共享。大力開展面向成年殘疾人的職業教育培訓,提高殘疾人的就業和創業能力。推廣應用國家特殊教育資源庫和信息資源管理系統,促進優質特殊教育資源共享。組織實施好國家安排的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到2020年,全省每個市和30萬人口以上、殘疾兒童較多的縣(市、區)按照國家標準新建或改擴建1所特殊教育學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殘聯要建立定期委派人員到普通學校巡回指導隨班就讀工作的制度,落實經費和監督保障機制。
?。ㄈ﹥灮瘹埣踩司蜆I服務網絡,促進殘疾人穩定就業。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統籌規劃殘疾人就業,為殘疾人就業創造條件,保障殘疾人的就業權利。依法推進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要帶頭安置殘疾人就業。建立殘聯年審、地稅代征、財政代扣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機制,擴大保障金使用范圍,提高殘疾人受益面。鼓勵和扶持興辦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工(農)療機構、輔助性工場等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認真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殘疾人集中就業。縣(市、區)政府要確定適合殘疾人生產的產品作為殘疾人的專產、專營產品,同等條件下政府優先采購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的產品和服務。積極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完善資金扶持、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殘疾人就業創業保護政策措施。對已申領《個人自主創業優惠證》的創業殘疾人在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補貼、場地安排、技術指導、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扶持。采取政府出資、政策扶持或者社會籌資等多種形式開發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殘疾人就業。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按10%左右的比例安排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就業。
加強省、市、縣三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將其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統籌管理,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指導和委托下,綜合管理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為用人單位提供支持性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加強對盲人按摩機構的資格認定和行業管理,落實盲人按摩機構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規范盲人按摩技術職稱評定,做好盲人按摩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引導、支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開展統一服務對象、統一業務流程、統一機構標識、統一人員標準和統一服務準則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立殘疾人服務窗口和服務項目,免費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將殘疾人就業信息納入其中,實現資源共享。
?。ㄋ模┘訌娹r村殘疾人扶貧服務,促進殘疾人脫貧。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將扶持農村貧困殘疾人列入扶貧工作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要優先落實對貧困殘疾人的各項優惠政策和幫扶措施,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殘疾人扶貧工作機制,把幫助提高貧困殘疾人收入和自我發展能力,作為殘疾人扶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建立農村殘疾人識別瞄準機制,對識別和確認的貧困殘疾人口和家庭,按照不同類別的貧困特點、區域優勢、貧困戶主要需求等,采取資源整合、基地帶動、培訓服務、社會動員等方式,制定相應的到戶扶持措施,全方位開展扶貧服務。充分發揮縣鄉兩級殘疾人服務社的職能作用,依托政府有關部門、農村金融機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農村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家庭副業等多種形式的生產勞動,提供產前、產中、產后配套服務,幫助農村殘疾人獲得扶貧貼息貸款,保障農村殘疾人充分享受各項惠農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推動殘疾人扶貧開發政策與各項社會保障政策的有效銜接。
?。ㄎ澹嫿埣踩送叙B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居家安養、日間照料服務。2015年,基本建立起以省級托養服務機構為示范、各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托養服務機構為骨干、鄉鎮(街道)和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為主體、居家安養服務為基礎的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為智力、精神和其他各類重度殘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職業康復、輔助性就業和文化體育、心理疏導、娛樂等服務。
著力推進“陽光家園”計劃,有條件的鄉鎮(街道)、社區依托社區服務設施和其他各類福利機構大力開展日間照料等服務,以多種形式支持殘疾人居家安養。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多方籌集所需資金。根據中央財政每年下達的補助資金,省財政和各市、縣、區安排相應資金,并采取多種形式,動員社會愛心人士和單位捐贈資金或物資,共同做好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
?。┘涌焱七M無障礙建設,方便殘疾人生活。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無障礙建設標準,制定和完善我省無障礙建設的設計規范和地方標準。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建筑物,在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和工程驗收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執行無障礙規范,已經建成的,要逐步進行無障礙改造。小城鎮、農村地區要逐步推行無障礙建設和改造。大中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完善無障礙設施,公共停車區優先設置殘疾人專用停車泊位。嚴格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不符合無障礙強制性規范的建筑物和設施,不得參加各類評優評獎。
推進信息和交流無障礙建設,提高全社會無障礙意識。省、市級殘聯要全部建成殘疾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殘聯機關局域網,大力推動縣級殘聯建成殘疾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殘聯機關局域網,并與本級電子政務網對接,初步實現信息和交流無障礙。同時建立省、市、縣三級殘疾人口基礎信息管理系統和殘疾人社會保障與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實現與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管理信息平臺數據交換和資源共享。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的統計工作。認真開展殘疾人基本狀況動態監測和調查,確保監測數據質量。逐步完成省、市、縣三級殘聯網絡的互聯互通,實現殘聯系統和相關部門的資源共享和交流,全面實現信息和交流無障礙。
將信息交流無障礙納入信息化建設規劃,落實信息無障礙技術標準,加強研發滿足殘疾人個性化需求的互聯網手機、電腦終端設備及產品。各級政府政務信息公開要采取信息無障礙措施。車站、機場、地鐵、商場、酒店、旅游景點、金融等公共服務機構,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手語培訓,提供語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語等無障礙服務。圖書和聲像資源數字化建設要實現信息無障礙。
?。ㄆ撸┌l展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定期舉辦全省殘疾人運動會暨特奧會、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活躍基層殘疾人文化體育生活。各類殘疾人康復教育機構、殘疾人專門協會、鄉(鎮)和社區殘疾人組織要根據實際,積極開展經常性的殘疾人文化體育活動,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提高殘疾人文化素質和參與公共文化生活的能力。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全民健身等重點文化體育工程要有為殘疾人服務的內容。農家書屋建設要有殘疾人讀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建殘疾人文化藝術團體。發揮體育賽事、文藝演出對殘疾人康復健身的推動作用,鼓勵和支持殘疾人踴躍參加國內、國際比賽和演出,對取得優異成績的殘疾人運動員、演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并在就學、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予以優先照顧。加強省、市、縣三級殘疾人文化體育活動服務網絡建設。
全省所有公立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要向殘疾人免費開放,為殘疾人就近就地參加文化體育活動提供便利??h級以上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2015年前要設立盲文和盲人有聲讀物室,并進一步完善功能設施,增加盲文圖書及有聲資料的品種和數量。有關部門要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殘疾人創作和殘疾人題材的圖書、音像制品出版、發行的扶持力度。2015年前,有條件的縣(市、區)以上電視臺開設手語節目,有條件的縣(市、區)以上廣播電臺開設殘疾人專題節目,并形成節目運行的長效機制。省內制作的影視作品和節目要加配字幕。
?。ò耍娀瘹埣踩朔煞阵w系,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建立以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提供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為主導,以有關部門、殘聯、社會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為補充的殘疾人法律救助體系。各設區市要加快建立殘疾人法律救助站,已建立的要有專人負責殘疾人法律救助的日常管理工作,并通過社會化工作方式積極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務。未建立工作站的設區市,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法律救助站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殘疾人信訪工作機制和信訪應急預案,暢通信訪渠道,妥善處理重大信訪案件,特別是要及時處理群體性事件,防止惡性事件發生。加強信訪事項督查督辦,防止群體性上訪和越級上訪,爭取將問題解決在基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以及我省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納入全省普法規劃,不斷增強全社會維護殘疾人權益的意識。
四、主要措施
?。ㄒ唬┘訌婎I導,落實責任。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真正把“兩個體系”建設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相關專項規劃,列入年度工作計劃。進一步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明確一名領導同志擔任“兩個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對“兩個體系”建設統一領導、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實施,簽訂“兩個體系”建設目標責任書并逐條對照落實。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將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列入職責范圍和目標管理。各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城鄉基層組織要發揮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將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列入社區建設規劃,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
?。ǘ┩晟普?,整合資源。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醫療康復、教育、就業、托養服務、基層組織建設、維權、宣傳文體、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等經費通過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社會捐助及個人與單位負擔等多渠道籌集,其中財政投入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增長逐年增加。加大彩票公益金對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由各級政府明確彩票公益金用于殘疾人事業的比例,或由殘聯每年度提出項目,商民政、體育、財政部門同意后實施。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2012年前建成省康復中心、省博愛醫院殘疾人矯形手術樓,2015年前建成省托養中心、省特殊教育學院、省殘疾人文體活動中心。完善市、縣兩級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托養、文化體育等服務設施,將其納入城鄉公益性建設項目,在立項、規劃和建設用地等方面優先安排、重點扶持。機構編制部門根據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需要和機構編制管理有關規定,為殘疾人事業提供機構體制保障。發展培育面向殘疾人服務的社會組織,并通過民辦公助、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公辦民營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服務業。人口計生部門把降低出生缺陷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組織實施優生促進項目,優先發展殘疾人免費婚前檢查和孕前篩查,針對殘疾人的個體差異開展相應的醫學檢查,所需費用由各級財政全部承擔。衛生部門要對殘疾人婚育檢查和治療給予技術支持,共同做好殘疾人的婚前檢查和孕前篩查工作。
加快殘疾人工作專門人才培養,鼓勵高等學校開設相關課程。認真貫徹《中共陜西省委關于認真做好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的意見》,加大對殘疾人工作者的培訓教育力度,落實為殘疾人服務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對殘疾人工作崗位實行手語翻譯特教津貼。通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等渠道,支持、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為殘疾人服務的輔助技術和產品。鼓勵扶持輔助器具等相關產業發展,為殘疾人提供質優、價廉的輔助器具供應。
?。ㄈ┩怀鲋攸c,加強宣傳。推進“兩個體系”建設,既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又要突出重點、培育亮點;既要抓好典范、總結經驗,又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優先發展殘疾人需求迫切、受益面廣、社會效益好的服務項目,關中地區率先發展,陜北地區跨越發展,陜南地區突破發展。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圖書、網絡等宣傳載體,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大力宣傳殘疾人事業和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先進典型和顯著成效,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社會環境。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動員社會各個方面和愛心人士,開展形式多樣的扶殘助殘活動。依托各類社會服務機構,建立志愿者助殘聯絡站,做好助殘志愿者登記注冊工作,建立穩定的助殘志愿者隊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對“兩個體系”建設發展好的要加強宣傳并樹立典型,及時總結經驗并廣泛推廣。
(四)發揮殘疾人組織作用。各級殘聯受政府委托,承辦和管理殘疾人服務項目。要落實目標責任,加強檢查考評,做好殘疾評估和鑒定工作,掌握全省各類殘疾人的基本狀況和殘疾人社會保障、服務的基礎數據;加快發證進度,使全省有領證需求的殘疾人及時申領到第二代殘疾人證。建立健全各級殘疾人專門協會組織,發揮殘疾人專門協會的代表、服務、維權職能,動員廣大殘疾人積極參與“兩個體系”建設。加強和規范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殘疾人組織,配備好殘疾人專職委員,落實好人員待遇,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鄉鎮(街道)殘聯、村(社區)殘協和殘疾人專職委員要深入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建立殘疾人需求與保障檔案,做好殘疾人需求分析和轉介服務,促進各項社會保障和服務措施的落實。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