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高等教育統籌管理和分類指導的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意見》精神,推動全省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現就加強高等學校統籌管理和分類指導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全省高等教育事業的統籌管理。對全省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規模、質量、結構進行宏觀管理,促進管、辦、評分離,形成政事分開、責權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管理體制。根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求和我省高等教育發展實際,確定陜西高等學校布局、學科專業設置、學位授權點授予和繼續教育發展規劃,統籌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等繼續教育,構建層次分明、類型多樣、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高等教育體系。

  二、強化高等教育機構設置的準入管理。依據國家有關政策,明確各級各類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置標準和設置程序。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高等繼續教育機構和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置、變更等事宜統一歸口到省教育廳管理,并在審核同意后,及時到編辦、民政等部門辦理相關事宜。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外設置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網絡教育分支辦學機構和辦學點,須經省教育廳審核同意。行業、企業、事業單位及非事業社會團體舉辦本系統職工培訓以外的繼續教育,須報省教育廳審核同意。對不符合舉辦條件的各類高等教育機構依法進行清理,實行退出機制。

  三、實施各類高等學校的分類指導。根據我省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發展水平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明確不同類型學校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實施更加有針對性地支持引導。繼續支持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等學校建設,保持陜西若干所高等學校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實施“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對于進入國家“中西部高校振興計劃”和特色鮮明的10所省屬本科高等學校,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使之建成國內有廣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為全國和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引導和支持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強化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重視和加強高職院校建設,實施示范高職院校建設工程,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技能緊缺人才。

  四、發揮各類高等教育資源的綜合效益。根據我省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學科門類眾多、學校層次差異較大的實際,積極搭建基礎平臺,探索建立部屬高校和省屬重點高校、省屬普通本科高校與高等職業院校、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資源共享的良性機制。依法落實民辦高校學生、教師與公辦學校學生、教師同等的法律地位,促進民辦高等學校健康協調發展。

  五、落實高等學校法人管理職責。高等學校作為承擔高等教育的法人主體,具有面向社會自主從事民事活動的權利,并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律責任。規范民辦高校(獨立學院)理事會或董事會人員構成、運行方式和決策程序,逐步推行民辦高校監事制度,落實法人財產權,明確法人產權界限。依法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保障高等學校校(院)長履行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等職能。

  六、優化高等學校內部管理機制。堅持和完善公辦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議事規則與決策程序,依法落實黨委、校長職權。建立高等學校學術管理的正常運行機制,探索教授治學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教代會、學代會的作用,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深化高等學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進高等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從“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從“身份終身制”向“全員聘任制”的轉變。改革收入分配辦法,完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建立“一崗一薪、崗變薪變”的分配制度和客觀公平的激勵與考核機制。

  七、加強高等教育機構的質量監控。設立陜西省高等學校評估與監測中心。改進高等教育質量評估制度,建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高校師生、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學生家長和中介組織多方參與的高等教育質量分類評價機制,依據高校的不同類型、目標定位和辦學要求,科學評估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各項工作。建立各類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年度發布制度。

  八、探索建立高等學??冃芸顧C制。根據中央編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的有關文件要求,科學核定高等教育事業編制和各類高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據各類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結果,綜合考慮辦學效益和對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貢獻,在績效評價的基礎上,核定不同類型高等學校的教育事業經費撥款標準,建立高等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九、加強高等教育決策咨詢。成立由省政府分管教育的領導同志任主任,省級相關部門、高校、企事業單位領導和專家為成員的陜西省高等教育咨詢委員會。規范決策程序,廣泛聽取意見,加強高等教育重大決策的咨詢論證、社會聽證和預案研究,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重大決策和重大建設項目實施中的作用。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專業學會、基金會等各類社會組織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大力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十、形成高等教育統籌發展的合力。省級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編制、物價、審計、地稅、國稅等部門要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按照教育優先發展的要求提供高等教育經費保障,落實高等學校編制,在高等學校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建設、債務化解、物資采購、稅收減免等方面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到2012年使高等學校生均財政撥款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用5年時間,按照“政府和學校共擔、多種措施并舉”的原則,逐步化解公辦高?;窘ㄔO債務;完善落實教師退休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為廣大教師安心從教創造條件。公安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招生、不法分子對學校的干擾破壞和開展高等學校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等。物價部門加強對高等教育機構的收費監督和檢查管理。宣傳和廣電部門要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監督,嚴把宣傳質量關。各部門(單位)要通力協作,大力配合,努力推動我省高等教育科學發展。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