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體育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意見
省體育局 省教育廳 省財政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運動員是特殊人才群體,為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切實解決我省運動員在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加快推進體育強省建設步伐,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23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打好運動員文化教育基礎
?。ㄒ唬┮罁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各級教育和體育部門要保證適齡運動員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國家有關義務教育的各項優惠政策,保證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要求。
?。ǘ┦?、市公辦體育運動學校(含體育院校附屬競技體校)是我省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主要陣地,各縣(區)少兒體校是我省選拔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基礎陣地,各級政府要加強公辦體育運動學校和少兒體校建設,將其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納入相應年齡段義務教育體系,將文化教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教育部門負責向公辦體育運動學校選派優秀文化課教師,其職稱評定、工資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設置文化課教育的少兒體校,由教育部門派選優秀文化課教師任教;沒有設置文化課教育的少兒體校,學生安排在就近的中小學就讀。
?。ㄈw育傳統項目學校是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補充,要繼續發揮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在推動學校體育、吸引學生參與鍛煉、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發現和輸送體育特長生方面的作用。體育部門要對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加強業務指導和專項訓練經費支持,努力做到同一個體育項目從小學、初中到高中的相互銜接。對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實施動態管理,由教育、體育部門共同制訂評價標準,共同考核,聯合審批命名。
加強體育特長生的招收和管理。放寬優秀體育特長生進入各級各類學校的入學、轉學條件,每年招收體育特長生在當年學校招生計劃中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對于特殊體育人才,經測試可采取免試或適當降低文化課考試成績錄取入學。可跨區招收體育特長生。
各級各類學校要制訂科學靈活的教學計劃,既要為學生運動員完成學業創造良好條件,又要保證學生運動員能夠堅持系統的體育訓練,做到文化學習和體育訓練兩不誤。
(四)體教結合是保證高水平運動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形式,各級體育和教育部門要建立溝通協作工作機制,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法規制度和督導評估制度建設,不斷探索完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建設管理體制和機制。
二、拓寬渠道,積極為運動員就學、就業創造條件
?。ㄎ澹╄b于競技訓練各年齡段學生淘汰率較高的實際,各級教育部門要保證在義務教育階段淘汰下來的運動員能夠就近進入中小學繼續讀書。
?。┌凑铡督逃繃殷w育總局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體校畢業生和優秀運動員,通過高校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招生和高等學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等單考或統考形式,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ㄆ撸ξ茨苓M入普通高校學習的體校學生和運動員,要鼓勵參加中等職業技術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使他們成為既具有一定體育技能,又具有其他勞動技能的實用技術人才。
?。ò耍┯扇肆Y源社會保障部門、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共同制訂退役優秀運動員安置的具體實施辦法。在每年的事業單位安置計劃中拿出一定指標,單獨用于退役優秀運動員安置。每年單獨組織一次退役優秀運動員培訓和考試,合格者頒發教師資格證書,并安排到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和中小學任教練員或體育教師,力爭每年安置率達到70%左右。
?。ň牛┦聵I單位、街道辦事處、政府購買的公益崗位、鄉鎮綜合文化站在配備專(兼)職體育工作人員時,要拿出專項名額面向退役運動員單獨招聘。
?。ㄊ╅_展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對退役運動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發證,推薦他們到體育培訓、體育中介、體育休閑等行業就業。
?。ㄊ唬┪茨芫蜆I的退役運動員,可通過貨幣方式安置。建立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經濟補償動態機制,使之與我省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保持同步增長。具體實施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體育部門共同制訂。
?。ㄊ└骷壒簿蜆I服務機構和各級體育、教育機構要積極為運動員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服務。符合條件的運動員,可按規定享受職業介紹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對持《再就業優惠證》的及就業困難運動員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三、完善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切實維護運動員切身利益
?。ㄊ┙Y合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繼續完善運動員績效工資改革的基礎上,由體育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共同制訂運動員的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和平時訓練、參加重大比賽獲獎的獎勵政策,充分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
?。ㄊ模┻\動員及其所在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按時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確保運動員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ㄊ澹┯扇肆Y源社會保障、財政、體育部門共同制訂運動員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實施辦法。要將運動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范圍,針對運動員的職業特點,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工傷保險管理和保障機制。凡參加工傷保險的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經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醫療、護理和康復等相關費用,并按規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等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尚未將運動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的市(區),應確保當地運動員于2010年底前參加當地工傷保險。
各地要將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前已確認因工致殘并按有關規定鑒定傷殘等級的運動員、教練員納入工傷保險統一管理,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有關待遇。
?。ㄊ┩晟七\動員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根據運動員傷病特點和運動訓練、競賽的特殊性,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為運動員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加大醫療保障力度。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實效
(十七)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強化相應工作機構和人員力量。各級體育、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各負其責,緊密配合開展工作,認真落實涉及運動員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各項政策。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