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緩解資源和環境約束矛盾,調整產業結構,有效應對后金融危機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我省循環經濟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ㄒ唬┛傮w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的方針,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發展區域循環經濟為突破口,在生產、流通、消費領域全面推進循環經濟,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促進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ǘ┌l展目標。到“十二五”末,全社會循環經濟發展達到新水平,區域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產業循環經濟發展得到新提升。在“減量化”方面,加大傳統產業提升改造力度,發展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高新技術化,生產要素利用高效化,有效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在“再利用”和“資源化”方面,依靠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延長產業鏈,建立健全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實現資源利用循環化,循環產業園區化,消費方式節約化,人居環境生態化,充分節約和利用能源資源。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區域重點

 ?。ㄈ╆P中地區。主要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建設“一高地四基地”的戰略要求,重點發展現代農業、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把關中地區打造成資源配置優化、環境優美、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現代工業聚集區。

 ?。ㄋ模╆儽钡貐^。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為目標,統籌考慮能源資源、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堅持“三個轉化”,延伸能源化工產業鏈,完善以新型能源化工產業為主的發展格局,重點發展資源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的生態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ㄎ澹╆兡系貐^。圍繞保護青山綠水,打造生物加工、生態旅游、新型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及裝備制造、現代物流兩大優勢產業,按照“項目耦合、循環發展”的要求,實現資源最大限度利用,打造一批生態型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環節

 ?。┵Y源開發環節。統籌規劃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加大煤炭、有色冶金、非金屬礦等重要礦產資源整合力度,提高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制訂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準,推廣先進適用的開采技術、工藝和設備,提高礦產資源回采率、選礦和冶煉回收率。加強資源開采過程中共伴生資源和尾礦、碎石的綜合利用,重點做好煤層氣、煤矸石、煤泥、礦井排放水及其他稀貴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

 ?。ㄆ撸┵Y源消耗環節。大力開展農業節水、工業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水資源利用量,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物耗和廢物排放量,提高單位資源的產出水平。在水泥、鋼鐵、有色金屬等高耗能行業,鼓勵利用余熱、余壓、余能生產電力和熱力。在電力、紡織、造紙等高耗水行業,鼓勵水資源梯級利用。在石化、化工等行業,鼓勵回收余氣、尾氣及殘液中的化工產品。

  (八)廢物產生環節。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控制,加強對廢物的循環利用,推進企業廢物“零排放”。在冶金、電力、煤炭、建材等固體廢棄物排放量較大的行業,鼓勵利用廢渣生產新型建材產品、鋪路和回填等。在造紙、食品等廢水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加強廢水深度處理,提高水循環利用率。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河道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推進秸稈、廢舊農膜、禽畜糞便的綜合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和環境面貌。

  (九)再生資源利用環節。健全回收網絡體系,引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向規?;l展,形成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以廢舊家電、電子產品、廢舊機電產品、廢舊輪胎、有色金屬等為重點,實施綠色再制造和回收利用工程。加快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系統,探索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合理分擔處理費用的責任制度。

  (十)社會消費環節。引導消費行為,倡導綠色消費,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勵使用再生產品、綠色產品、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推廣綠色包裝,制止過度包裝等浪費資源的行為。用法律手段推動公共機構節能,逐步實行政府機構綠色采購。

  (十一)管理環節。全面推行能源審計和對標活動,強化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綠色標志食品和有機標志食品管理。實施“三定一改”(定能耗限額、用水定額、污染物排放指標,開展綜合節能節水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改造),加快推進“四節一利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廢棄物循環利用),從全過程實現資源消耗“減量化”。推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清潔生產運行機制。

  四、加快工業循環經濟發展

  (十二)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節能環保、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等相關產業,用高新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提升支柱產業,加大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努力降低產品單耗。通過產業集群、園區等形式,引導生產要素向主導產業集中,推動能源化工業向環境容量大、資源條件好的地區轉移,促進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形成資源節約的生產力布局。

 ?。ㄊ┌凑债a業屬性和功能定位,凡新建、引進的工業項目和企業必須入園選址發展,園區外原則上不再安排工業項目。重構園區生態化產業體系,全面統籌產業、基礎設施、資源、環境四大要素,推動生態化建設。
五、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十四)大力發展農業節水,大幅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和廢棄物資源化率,實現農產品的無害化、綠色化、有機化和農業生產高效化。積極推行立體農業型、清潔能源型、生態能源型、設施農業型、休閑觀光型等循環農業模式。大力推廣沼氣工程,將廢棄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飼料化。鼓勵發展節約型農業,積極推廣少用土地、化肥、農藥,少耗水、電、油的新技術和新品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產業鏈。積極開展鄉村清潔工程,實現家居生活清潔化,促進農村生產生活的良性循環。

  六、大力發展循環型第三產業

  (十五)圍繞節能、降耗、節水、減污和增效等,重點在餐飲、賓館、信息服務、物流、商貿和旅游等領域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平臺,依托大型企業的倉儲、運輸、分裝等設施,提高物流業的社會化、規?;托畔⒒?,實現物流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最小化。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垃圾回收利用系統及廢舊物資回收系統。選擇一批重點服務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構建循環型旅游發展的空間格局。

  七、推進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建設

  (十六)在現有循環經濟試點的基礎上,選擇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企業和園區,抓好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建設。示范企業方面,到2015年,在高消耗、高排放、易污染等行業,推廣節能、節水、節材、新型墻體材料和資源綜合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創建100個資源綜合利用示范企業;在能源消耗高的行業,創建100個節能型示范企業;在高耗水行業,推廣中水回用技術,努力實現廢水“零排放”,創建100個節水型企業。示范園區方面,要按照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集成、信息與基礎設施共享的要求,推動企業延伸產品鏈條,促進企業間的關聯共生,形成一批產業集中、資源利用效率高、廢物排放量少的循環型產業示范園區。

  同時,要積極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鼓勵開展農村生產、生活廢棄物綜合利用,推動農村改廚、改圈、改廁,改善生活環境。結合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區。要以完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系統和可再生物回收、分揀、處理物流系統為突破口,建設一批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等回收處理中心和廢舊輪胎、廢舊機電等再制造中心,實現廢舊物資分散收集、集中處理和再生利用。抓好餐飲、賓館、信息服務、物流、商貿和旅游等領域的示范試點。

  八、健全完善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機制

 ?。ㄊ撸┮婪ㄍ七M,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執法監督體系。配合省人大常委會抓好《陜西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的立法工作。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積極研究制訂節能、節水、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配套政策,把發展循環經濟納入法制化軌道。

 ?。ㄊ耍┛茖W規劃,完善指標評價和統計核算體系。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要結合《陜西省“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編制,加強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中長期戰略研究和專題研究。各地、各重點行業要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推進計劃。省統計局要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加強對循環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的研究,完善指標評價和統計核算體系,定期對能耗、水耗、“三廢”排放、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指標執行情況進行考核。

  (十九)突破瓶頸,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支撐體系??萍疾块T要把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產業鏈接等循環經濟共性和關鍵技術的研發,列入全省科技開發和產業化計劃,加大對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的投入。依托陜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整合全省科技資源,建立循環經濟技術孵化平臺,解決關鍵集成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ǘ┘哟笱h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在現有資金支持的基礎上,省財政和省級其他有關部門的各類專項資金要向發展循環經濟傾斜,并根據財政收入增長情況逐年增加。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項目和技術開發、產業化示范項目,要納入各級投資計劃,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重點支持一批符合條件的循環經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信托產品等多渠道籌措資金;金融機構要對循環經濟企業和項目優先給予信貸支持。

 ?。ǘ唬┘哟蟀l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稅務部門要積極落實國家促進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及環保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調動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工商、質監、環境保護、農業、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水利等部門也要根據各自職責,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加快建立和完善南水北調生態補償機制和政策,特別是加大對漢江上游地區水源保護的生態補償和支持力度。

 ?。ǘ┘訌姲l展循環經濟的組織領導和宣傳教育。全省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增強發展循環經濟的責任感、緊迫感,建立健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領導機制和工作協調機制,層層落實責任,強化監督檢查,認真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同時,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的作用,普及相關知識,宣傳先進典型,大力倡導節儉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合理消費,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營造發展循環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一○年八月五日

?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