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 注:本文件已于2014年2月28日廢止。廢止的依據、理由和時間,請查閱《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的決定》(陜政發〔2014〕12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省201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年五月八日
陜西省201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10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和省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及省紀委四次全會精神,以促進陽光施政、有效預防腐敗為目標,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為重點,緊緊抓住監督行政權力和服務人民群眾兩條主線,加強制度建設,狠抓工作落實,切實提高政務公開的社會效益,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突出工作重點,促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
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兩會”精神,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個核心,努力做好促增長調結構中的政務公開工作。加強宏觀調控、結構調整、“三農”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規范和節約用地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公開工作,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提供有力保證。
認真貫徹中央《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和我省《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的要求,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公開。切實把公開透明原則貫穿于工程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核準、實施、監管以及資金管理使用全過程。建立健全項目信息公開目錄,制訂相關標準和程序,完善考核評估和監督機制,著重解決好工程建設信息不透明、公開不規范等問題。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公開項目資金種類、數量和使用情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嚴防個人決定大額度資金使用和重大項目安排。
????
二、規范行政行為,深入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依照權力“取得有據、配置科學、運行公開、行使依法、監督到位”的要求,繼續做好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
加大推進決策公開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行政決策機制,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規則和程序,逐步推進決策過程公開。堅持專家咨詢和評估制度,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論證,使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拓寬群眾參與渠道,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采取聽證、公示、群眾旁聽等方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提高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度。落實和規范聽證制度,堅決防止聽證過程中的形式主義。
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程序化,加快依法清理審核行政權力步伐,編制職權目錄,繪制行政職權流程圖并及時向社會公布。依托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平臺,把行政權力運行過程設定為固定程序,逐步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促進行政權力運行過程動態公開。進一步推進電子監察系統,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關鍵環節權力運行的監控,增強權力運行透明度,防止行政不作為和權力濫用。
切實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嚴格設定自由裁量權行使程序,壓縮自由裁量空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要依據法律、法規、規章,按照有權必有責的要求,針對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執法行為,積極開展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清理,根據不同執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分類、分檔制訂本部門執行的裁量基準并編制目錄,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向社會公布并組織實施。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要比照上述規定制訂裁量基準,規范本部門、本系統的行政自由裁量權。
積極推進內部公開,在行政機關內部積極探索建立科學合理、便于操作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內部監督,防止少數人或個人濫用權力。緊緊圍繞機關干部職工關心的干部選拔任用、機關預決算、政府采購、基建工程、資產狀況等問題,建立干部職工參與機關建設和管理的有效途徑,加大動態公開力度,切實維護干部職工切身利益,提高機關工作透明度。
三、完善保障機制,全面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力度。堅持把主動公開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渠道,強化主動公開意識,健全政府網站體系,優化各種載體,擴大公開信息量。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建立社會熱點跟蹤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群眾滿意度。建立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制度,確保信息發布的時效性、準確性。各級政府工作報告要及時在政府門戶網站公開,鼓勵和引導群眾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評議和監督。積極穩妥推進財政預算公開,加強預算公開制度建設,重點公開政府公共支出、基本建設支出、行政經費支出預算和執行情況,以及“三農”、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的重大財政專項支出情況。
認真貫徹《關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0〕5號),加強對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指導,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受理、答復機制。對申請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或者政府部門多個內設機構的,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明確責任,確保答復意見統一。研究探索建立公共利益評估機制,對申請人申請事項進行科學合理評估。要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敏感問題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高回復質量。
進一步完善監督保障機制,把政府信息公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內容。研究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評估核心指標體系,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全面、真實。建立和完善責任追究制度,認真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堅決糾正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行為。
四、深化基層政務公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強化鄉鎮(街道)政務公開,大力推進鄉鎮政務公開與村務公開的有機結合,使兩者在形式和內容上能夠有效銜接,相輔相成,提高基層政務公開的質量。進一步豐富基層政務公開與公共服務內容,及時公布涉農惠農、就業創業扶持、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城鄉社會救助等相關政策和制度,以及崗位需求、技能培訓、社會服務等信息。加強對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征地補償、涉農補貼、扶貧救災資金、住房公積金、社保基金等管理使用情況的公開工作。加強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和涉農法律法規的公開工作,切實維護基層群眾的合法權益。
繼續推進公共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辦事公開,把群眾關注的住房、金融、食品、藥品、農資、環保、捐贈等熱點問題納入辦事公開范圍。通過建設互聯網信息服務、熱線溝通交流、行政服務中心公開辦事和便民網絡等平臺,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群眾評價體系,暢通雙向溝通渠道,提高服務水平。教育、衛生等部門要圍繞招生錄取、基建項目、醫藥購銷等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環節,認真推進辦事公開。推動辦事公開向農村、社區延伸,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進一步加強政務(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管理,逐步將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到政務(行政)服務中心,加強對部門進駐、項目進駐、部門授權、業務受理、事項審批、電子監控和服務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充分發揮政務(行政)服務中心的功能作用。
五、加強組織協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各項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政務公開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納入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與業務工作統籌考慮、統一部署、同步推進。要理順和健全政務公開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及時調整充實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并在人員、經費、物質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各級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切實擔負起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責,認真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抓好政務公開各項工作的落實。
加強業務指導。各級各部門要全面履行職責,加強對本地、本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的檢查督導,狠抓基層,夯實基礎。要把政務公開與政府自身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其綜合效應,推動政府管理創新。各職能部門要根據系統和行業特點,創新公開形式、完善公開制度、明確公開范圍、規范公開程序,努力擴大覆蓋面、增強時效性、提高影響力。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要加強對下級單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并把這項工作與當地政府政務公開工作規劃有機結合起來,協調推進。要進一步抓好示范點建設,加強工作探索與研究,加強學習培訓與經驗交流,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提高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加強檢查督導。各級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監察機關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的檢查督導,及時發現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制訂對策措施。要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推動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落實。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廣泛聽取人民群眾、行風監督員、特邀監察員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進工作。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違反政務公開工作相關規定、侵犯群眾民主權利、損害群眾合法利益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