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09〕52號),加快我省防護林體系建設步伐,不斷改善全省人居環境和生態狀況,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我省防護林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我省防護林工程包括三北防護林工程和長江防護林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經過30多年的建設,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2.9%提高到25.8%,沙區累計林木保存面積1869萬畝,固定流沙700萬畝,與1999年相比,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31萬畝和189萬畝。長江防護林工程實施20年來,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41.5%提高到46.7%,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我省防護林工程的實施,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土地承載能力,促進了糧食穩產高產,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ǘ┓雷o林工程建設區生態形勢依然嚴峻。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是我省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全省沙化土地全部分布于此,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積的70%,年輸入黃河泥沙量占黃河流域泥沙輸入總量的50%,風沙、干旱等生態災害時有發生,不僅威脅全省生態安全,而且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長江防護林工程區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水源涵養地,擔負著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重任,區域內水土流失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年平均泥沙流失1.2億噸,水土流失治理任務也十分艱巨。

 ?。ㄈ┘涌焱七M防護林體系建設意義重大。防護林工程建設區,是我省生態治理最重要、最緊迫、最艱巨的地區。進一步加快防護林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是增強森林碳匯功能、提高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力的重要載體,是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提高認識,抓住機遇,扎實工作,加快推進防護林體系建設,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目標。

  二、進一步明確我省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奮斗目標

 ?。ㄋ模┲笇枷搿I钊雽W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圍繞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的重大任務,保護和增加林草植被,建立和鞏固生態安全體系,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狀況,加快建設“綠色陜西”、“生態陜西”。

 ?。ㄎ澹┗驹瓌t。堅持生態效益優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全面推進與重點治理相結合;堅持科技興林、因地制宜、因害設防,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財政投入與社會參與、政府主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堅持依法治林,加強現有森林資源保護,實行保護與建設相結合。

  (六)奮斗目標。力爭到2020年,三北防護林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5%,沙化土地擴展趨勢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建成一批區域性防護林體系。長江防護林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0%,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三、優化防護林體系建設的工程布局?

 ?。ㄆ撸┙M織編制分期規劃。根據全省防護林工程總體規劃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省林業廳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分期規劃。各地將分期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認真組織實施,定期檢查評估,確保按期完成規劃任務。

 ?。ò耍┛茖W安排工程建設。按照不同區域功能定位,分類治理,整體推進。在北部沙區,以治理沙化土地為重點,通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全面治理,適度開發利用沙區資源,建成喬灌草相結合的防風固沙防護林體系;在黃土高原溝壑區,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經濟林建設,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在黃土丘陵溝壑區,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和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建設特色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在關中平原區,以農田防護林建設為重點,營造與改造提高相結合,建設高效農田防護林體系;在秦巴山區,著眼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綠色產業發展,建設水源涵養型防護林體系;在人口聚居區,建設生態景觀型防護林體系。突出抓好重點區域治理,搞好毛烏素沙地的防沙治沙,加大黃河和長江流域重點縣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依法劃定封禁保護區,控制風沙和水土流失危害。

  四、科學營造和依法管護防護林體系

  (九)優化營造林結構。堅持因地制宜,科學配置林種樹種,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生態系統。實行喬灌草結合,在沙區以灌草為主;實行封育、飛播和人工造林結合,加大封山(沙)育林育草比重;實行多林種結合,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兼用林;實行多樹種結合,以鄉土樹種為主,大力營造混交林。加強森林經營,加大中幼林撫育力度,有計劃地開展農田防護林和低效林更新改造。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提高森林健康水平。

 ?。ㄊ┘哟罂萍纪茝V和服務力度。加強防護林營造技術研發和集成,積極開展困難立地條件下營造林技術創新,加大先進實用技術和治理模式的示范推廣力度,做到工程建設與林業技術推廣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驗收。全方位開展規劃設計、技術指導、科技培訓等服務,加強種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良種壯苗使用率,保證工程建設質量。

  (十一)加強保護和管理。堅持依法治林,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毀林開墾、非法占用林地等違法行為,鞏固工程建設成果。在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林藥間作和林草間作,營造特色林果基地、灌草飼料林基地、能源林基地,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產業,推進林業生產方式轉變,努力增加林農收入。

 ?。ㄊ╅_展工程效益監測評價。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防護林工程區森林資源和建設情況動態監測與效益評價系統。省林業廳定期組織力量對工程區森林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監測和評價,及時公布評價結果,作為考核各地工程建設情況和安排投資的依據。市、縣(區)林業部門負責開展本區域森林資源和工程建設效益監測評價工作,根據監測和評價結果,充實和完善建設內容,改進和強化管理措施。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ㄊ┩晟仆度霗C制。根據防護林工程建設需要,逐步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省、市、縣各級政府都要從新增財力中落實配套資金,優先保證重點治理項目建設。積極探索直接收購各種社會主體營造的非國有公益林。將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基礎設施納入各級政府基本建設規劃。各有關部門在安排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綠色通道建設和國土資源整治等項目時,統籌考慮防護林建設。鼓勵通過社會投資、捐贈贊助、森林認養和冠名、國際合作等渠道,增加工程建設投入。

 ?。ㄊ模﹦撔陆ㄔO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制訂政策、組織管理、協調服務、規劃設計、督導檢查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建立宏觀調控和市場配置相結合的建設機制。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依法登記核發林權證,保持林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造林、經營、管護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專業造林隊伍在標準化、規?;?、集約化、規范化建設方面的骨干作用,重點建設項目逐步推行專業化造林。采取入股、合作、承包等形式,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防護林建設。

 ?。ㄊ澹┙⒔鹑诜龀謾C制。加大政策性金融對沙產業開發、山區綜合開發、林業資源開發等經營活動的中長期信貸支持,探索開發適合林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林業信貸擔保物范圍,推進林業信貸擔保方式創新。對經濟林試點開展政策性保險,建立健全林業風險保障機制。金融機構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林農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的扶持力度,林權抵押貸款利率一般應低于信用貸款利率。小額林農貸款,借款人實際承擔利率原則上不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限貸款基準利率的13倍。

  (十六)落實生態補償機制。按照森林分類經營的原則,工程建設區營造的生態公益林,符合條件的分別納入各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嚴格治理責任,在工程建設區從事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活動的經濟主體,要拿出專項資金負責進行生態修復和建設。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ㄊ撸┘訌妼こ探ㄔO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把防護林體系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各負其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齊心協力搞好工程建設。省林業廳制訂完善工程建設標準、管理辦法和技術規程。有關市、縣林業部門要強化組織管理、監督指導、協調服務。不斷加強防護林工程隊伍建設,為防護林事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八)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工程建設。大力宣傳防護林工程在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充分發揮駐軍、武警部隊和民兵、工會、共青團、婦聯以及其他社會團體在防護林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防護林工程建設的強大合力。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