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陜西省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指南》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指導全省工業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激發企業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的潛能,促進企業實現與社會和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由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會同省煤炭工業協會、省機械工業聯合會、省冶金工業協會、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省輕工業協會、省紡織協會、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省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省電力行業協會、省汽車工業協會、省醫藥協會、省醫藥包裝協會,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從陜西工業經濟實際出發,共同研究制訂的《陜西省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指南》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加強引導,積極推動,不斷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企業與社會共同發展,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全面進步。
?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陜西省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指南
???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踐行,承擔社會責任。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企業來源于社會,植根于社會,經營發展與社會密切相關。企業是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主體,應當責無旁貸地履行社會責任。為此,特制訂本責任指南。
??? 一、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應該承擔對社會、企業利益相關方、資源、環境、安全以及支持公益事業等各方面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包括法律責任和道義責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當以法律責任為底線。
?。ㄒ唬┗驹瓌t。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實際相適應,立足省情,立足企業實際,突出重點,穩步推進,注重實效;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創建和諧企業相統一,將安全保障、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放在重要位置,實現企業與職工、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基本要求。一是堅持以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作為衡量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準;二是堅持社會責任的目標、措施、業績要實事求是,做到數據可靠、措施公開、業績透明;三是堅持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建立健全社會責任溝通和對話機制,及時了解和回應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利益相關者和社會的監督;四是堅持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內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開展與先進企業的對標活動,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持續改進。
??? 二、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的主要內容
建立社會責任體系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組織保證和制度保障。企業社會責任體系主要包括:
(一)管理體系。明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分管領導,負責對外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向利益相關方提供數據和資料,并接受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提出的需求和監督,協調內外關系。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體系,按責任要求劃分各管理部門職能、責任和職權。按責任進行規劃,確定責任目標與指標,并組織實施。
(二)制度體系。建立履行社會責任制度,確保規范運作。確定企業社會責任的報告依據、報告周期和發布時間,按制度定期編制社會責任報告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信息體系。建立企業各級社會責任指標體系、社會責任信息數據庫,保證社會責任指標、信息的及時、完整、準確與透明。
(四)監督體系。建立履行社會責任的監督體系,形成監督機制。主要是檢查評估企業社會責任的目標、措施的執行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邀請第三方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行評估,并與社會責任報告同時公布。
(五)組織實施。
制訂規劃。由企業主要領導會同企業分管領導,組織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各部門負責人,吸收部分利益相關方的代表參加,共同分析企業特點,研究制訂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社會責任目標與規劃。
組織實施。按照確定的目標與規劃,遵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各負其責,積極參與,共同組織實施,并編制社會責任報告。
社會發布。企業編制的社會責任報告要定期(一年期或兩年期)向社會發布,邀請企業利益相關方、社會相關組織及新聞媒體參加,接受監督,提高企業社會責任的透明度和知名度。
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宣言,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展示,是企業對社會的承諾,也是利益相關方評價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依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容就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主體。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ㄒ唬┕_陳述。
1.總經理(總裁)自述(或聲明)。闡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目的和理念、目標和社會責任報告要點;對政府、利益相關方及社會的承諾;保證對外發布的情況及數據的真實性,接受政府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2.發展戰略。陳述企業概況、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遠景,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應對市場風險與機遇采取的措施與效果。
3.公司治理。陳述治理結構、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管理體制包括企業資產出資人及利益相關方結構、重大事務的決策程序、風險管理、管理制度的建設。
4.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陳述企業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和社會責任運行機制。
?。ǘ┛茖W發展。
1.科學發展的理念、目標與規劃。宣示企業科學發展的理念、目標與規劃;企業體制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及相應措施;調整產業結構、拓展新領域、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措施與成效。
2.核心價值觀。陳述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社會責任價值觀、企業文化等內容。
3.企業信用建設。展示企業融資與信貸、合同履約、產品或服務質量信用及其遵守工商行政管理、產品質量、稅務等法律法規情況及商業伙伴、消費者滿意度,企業商業信用與社會信用記錄等。
4.主要業績指標。公布企業主要經濟、社會業績指標。經濟業績指標包括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納稅總額、全員勞動生產率、資產保值增值率、社會貢獻率、萬元產值能耗以及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和企業獲得專利數量及年增長率。社會業績指標包括吸納社會就業人數,為社會提供實物或免費專業服務,為公眾利益的基礎設施及資金投入,向政府、出資人、利益相關方支付的資金。
5.展示審計報告、認證報告、權威性評估報告、政府與社會公認的獎勵。
?。ㄈ┍Wo環境。
1.清潔生產。企業推行和實施清潔生產情況及其成效。
2.降低污染排放。公布企業單位工業產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達到省內同行業的水平;按重量計的臭氧消耗物質的排放量;按照類型和重量計的CO2、SO2、氮氧化物和本企業特征污染物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氣體排放量;按質量和目的地計的廢水排放量;按重量計的化學需氧量、氮氧排放量,以及本企業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工業廢物、危險物的管理與處置。列出環保總開支和總投資,發生重大、特大污染事故以及違反環境法規受到重大經濟罰款及非經濟罰款的次數。
3.產品與服務對環境的影響。產品與服務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與減輕程度。按分類計,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情況,列出售出的產品及包裝材料可回收的百分比率、產品及生產過程含有國家禁用物資情況。
4.展示企業環評報告、環境標識產品認證和環境保護業績。
?。ㄋ模┕澕s資源。
1.資源利用。公布按重量或體積細分的原材料總用量;按主要能源來源劃分的直接能源和非直接能源消耗;采取節約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節省的原材料和能源用量;使用原水的總量。
2.再生資源。使用的原材料中可循環再生材料的比例、使用再生能源節約的能源量;循環水的利用率及總量。
3.替代資源。使用替代能源、原材料節約的能源和資源的成效。
?。ㄎ澹┌踩U?。
1.生產安全。公布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重大設備事故和一般設備事故次數。
2.產品安全。公布產品的國家抽查合格率和送檢合格率、發生產品安全事故的次數和結果。列出為改進之目的對產品和服務的健康與安全影響進行評估的生命周期階段及需要經過這種評估程序的重要產品與服務類別的百分比;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產品與服務在其生命周期影響健康與安全方面相關法規和自愿性守則的事件總數。
3.社會安全。消除企業可能對社會及社區產生的安全影響與安全隱患,積極支持社會安全建設。
?。?以人為本。
1.和諧勞動關系。企業按雇用類型、雇用合同和地區劃分的員工總數;按年齡、性別和地區劃分的員工流動總量及比例;企業增加或減少就業人員的數量。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數量以及所占企業全體員工的比例;員工薪酬總額及分類、男女員工基本薪酬分類統計、最低工資的分類統計、員工工資保障率;員工社會保險分類統計,包括保險種類、人數、覆蓋率、個人和企業支付金額;員工工作時間,包括日工作時間與周工作時間。企業建立健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情況;企業與工會集體協商的次數、協商協議覆蓋的員工比例;向員工通報企業重大變化的次數、時間;公布工會測評的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
2.關愛職工。為改善員工工作、休息環境和文化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與效果;企業領導慰問員工、向工會撥出經費安排困難職工補助的員工人次與金額;企業對女職工特殊利益的保障;安排員工體檢的人數與覆蓋率;員工福利分類統計,包括福利種類、人數、覆蓋率與金額。
3.勞動保護。企業與工會簽署的集體合同中涵蓋的有關勞動衛生和安全項目;員工福利待遇、特殊津貼的分項統計;按地區劃分的工傷率、職業病率、誤工率、缺勤率和因工死亡總人數。
4.教育與培訓。記錄對員工培訓的種類、內容、時間、人數以及所占員工比例;列出接受定期業績和職業發展考評的員工比例。
?。ㄆ撸┫嚓P利益。
1.產權人。維護公司產權持有者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所有產權人,尤其是中小股東;保證產權人能參與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參與企業收益分配決策,有權獲取企業重大經營活動信息。
2.債權人。承諾對債權人的權益,制訂相應的債權人利益保障措施。
3.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保障供應商(分包商)與客戶(經銷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公開企業對供應商的政策及承諾,對供應商、經銷商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協商并記錄供應商、經銷商對本企業的責任承諾與表現,對供應商、經銷商社會責任的監測。公布企業按評估要求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信息類型及比例;企業違反產品與服務信息及標志相關法規和自愿性守則的事件總數,客戶對產品滿意度調查或測評結果,企業售后服務體系、產品召回制度建立和實施情況。
4.支持協會。參加相關社會團體的情況,包括擔任相關職務、交納會費和參加其他活動等。
5.社區服務。參與社區服務活動的情況,為社區服務提供各種投入的總量。
?。ò耍┥鐣?。
按公共政策類型計的公共服務的總支出與總投資;按地區計算企業創造的就業凈數量和員工的平均流動量;記錄參與支持弱勢群體的活動和相應業績,濟困扶貧投資累計;記錄參與支持婦女兒童活動的數量;記錄參與防災救災,支援災區群體的活動和相應次數;記錄參與建設希望小學與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的活動和相應次數以及捐贈和社會其他公益活動。
四、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措施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是建設西部強省、構建和諧陜西的重要舉措。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社會各方面的促進作用,形成政府引導、行業推動、企業實施、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
(一)建立健全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機制。
企業要把履行社會責任納入到公司治理中,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中,落實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明確歸口管理部門,責任分解到具體機構并明確專人負責,制訂責任制度,實行規范運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責任指標體系、考核體系和評價機制,不斷提高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與水平。
?。ǘ┘訌娨龑?,營造企業自主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環境。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將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一是在全省大力倡導和弘揚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用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衡量和評價企業,形成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氛圍;二是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制訂并不斷完善地方性法規,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標準體系建設,建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機制和激勵機制,為企業自主履行社會責任創造良好環境。
?。ㄈ┌l揮行業協會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作用。
各工業行業協會要在倡導和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中,引導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加強社會責任的培訓與交流,提高和完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更多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要按行業特點,制訂本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細則和評價辦法,組織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并對本行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作出評價;加強調查研究,提出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和政策建議。
?。ㄋ模┘訌娸浾撔麄?,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和良好氛圍。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輿論引導,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等工業行業協會要與新聞媒體攜手,共同搭建企業社會責任服務平臺,以指南發布為起點,宣傳社會責任理念,建立和發展社會責任體系,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交流履行社會責任成果,建立長效推進機制。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