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制訂的《陜西省貫徹〈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二○○九年七月十七日


陜西省貫徹《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
省教育廳 省發展改革委 省民政廳 省財政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衛生廳 省編辦 省殘聯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09〕41號,以下簡稱《意見》),結合我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強化特殊教育的政府職能

  1.充分認識發展特殊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發展特殊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笆濉逼陂g,我省按照“分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普及為先、改善條件、提高質量”的發展思路,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基本形成了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體系和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的特殊教育發展格局。但從總體上,我省特殊教育發展水平和速度還遠遠滯后于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各級政府要站在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認真落實黨和國家“關心特殊教育”的戰略決策,把特殊教育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推動我省特殊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

  2.夯實發展特殊教育的職能與責任。進一步明確和落實教育、發展改革、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稅務、殘聯等部門和社會團體發展特殊教育的職能和責任,在保障殘疾孩子入學、孤殘兒童撫育、新生兒疾病篩查與治療、學校建設、經費投入、教師編制配備、工資待遇、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特殊教育學校企業稅收減免、殘疾人口統計等方面通力合作,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加強對特殊教育事業的監管,對特殊教育民辦機構,要按照標準,對其辦學資質、辦學條件和教師資格及時進行認證,將其教師培訓納入各級教育部門的特殊教育師資培訓計劃。針對民辦特殊教育學校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提供必要的支持。

  3.做好特殊教育學校的布局規劃。認真開展區域內特殊教育生源情況摸底調查,根據殘障兒童的數量和分布特點,按照“視障兒童教育省統籌,聽障兒童教育市統籌,智障兒童教育縣統籌”的原則,提出區域內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規劃方案并認真實施。在新建和改擴建學校建設項目規劃中,重點發展智障兒童教育,盡快滿足廣大智障兒童的教育需求。

  4.營造積極發展特殊教育的外部環境。加大特殊教育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殊教育教師和殘疾人教育工作者的輿論氛圍。進一步落實國家關于捐贈及免稅的政策,積極鼓勵個人、企業和民間組織支持特殊教育,廣泛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捐資助學。

  二、全面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不斷完善特殊教育體系。
  
  5.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關中各縣(市、區)及陜北、陜南的城區,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要逐步達到當地普通兒童少年水平;其他縣(市、區)的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要逐年提高。著重解決智力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的問題;加強對重度肢體殘疾、重度智力殘疾、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等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兒童福利機構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6.加快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特殊教育學校舉辦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省自強中專學校要繼續發揮殘疾人類型多、規模大、專業特色明顯等優勢,利用災后搬遷重建機遇,以創建全國一流特殊教育學校為目標,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拓寬專業設置,擴大招生規模,提高教育水平;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學生。

  7.加快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落實我省招收殘疾考生政策,省內普通高校應依據有關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具備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要積極辦好或開辦特殊教育專業,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擴大招生規模,拓寬專業設置,提高辦學層次。各地要為殘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自學考試、遠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滿足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創造條件,加快建立省特殊教育學院。

  8.因地制宜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有條件的地區要基本滿足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各級教育、民政、衛生和殘聯等部門要相互協作,采取多種形式,在有條件地區積極舉辦0—3歲殘疾兒童早期干預、早期教育和康復訓練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學前特殊教育機構。

  9.大力開展面向成年殘疾人的職業教育培訓。以就業為導向,開展多種形式的殘疾人技能培訓,提高殘疾人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10.掃除殘疾青壯年文盲。將掃除殘疾青壯年文盲納入當地掃盲工作整體規劃,同步推進。殘疾人教育機構、各有關部門和民間組織、殘疾人所在單位要積極開展掃除殘疾青壯年文盲工作,使殘疾青壯年文盲率顯著下降。
  
  三、加強特殊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

  11.加強特殊教育的針對性。注重學生的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培養殘疾學生樂觀面對人生、全面融入社會的意識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加強殘疾學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在課程改革中,要充分考慮殘疾學生特點,注重提高其生活自理、與人交往、融入社會、勞動和就業等能力的培養。

  12.全面推進隨班就讀工作。建立和完善縣級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把推進隨班就讀工作作為特殊教育的重點工作來抓。所有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不斷擴大隨班就讀規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特殊教育學校定期委派教師到普通學校巡回指導隨班就讀工作的制度,落實經費和監督保障機制。

  13.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技能。特殊教育學校要在開足開好勞動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同時,開設符合學生特點、適合當地需要的職業課程。根據市場和社會需求,加強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骨干專業課程建設。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促進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鼓勵和扶持各類特殊教育學校(院)、職業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各種形式的殘疾人職業培訓。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大殘疾人職業培訓經費投入,在生產實習基地建設、職業技能鑒定、就業安置等方面制訂優惠政策和具體扶持保護措施。

  14.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進程。推廣應用國家特殊教育資源庫和信息資源管理系統,促進優質特殊教育資源共享。加快特殊教育學校信息化軟硬件建設,加強教師培訓,普及學生微機室、教師電子備課設備和校園網絡,推進多媒體進教室項目。特殊教育學校要根據殘疾學生的特點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提高殘疾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15.深入開展特殊教育研究。建設一支理論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的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隊伍,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質量和水平。省、市級教研室要配備專職特殊教育教研人員,組織并指導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

  16.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加強特殊教育師范院校專業建設,在有條件的綜合性高校開設特殊教育選修課程;把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納入師范生免費教育計劃,鼓勵優秀高校畢業生到特殊教育學校、兒童福利機構任教。把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計劃,建立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基地,今后五年每年培訓100名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同時開展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副校長培訓工作。

  17.配足特殊教育教師編制。省市有關部門要根據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少、班額小、寄宿生多、管理難度大、教師需求量大的特點,盡快組織專項調研,確定我省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并保障落實。

  18.落實特殊教育教師待遇。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有關特殊教育教師享有特殊崗位補助津貼的規定,確保特殊教育教師享受每月不低于工資15%的特殊教育崗位補助津貼,有條件的市縣應適當提高標準。將承擔隨班就讀教學與管理人員的工作列入績效考核內容。在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和校長的比例。
  
  五、完善經費保障機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19.全面實施殘疾學生免費義務教育。繼續對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實行免雜費、免書費、補助伙食費的“兩免一補”政策,逐步提高困難家庭學生生活補助費標準并免除住宿費。將民辦特殊教育機構中的兒童納入免費義務教育體系之中。

  20.加大公用經費投入。確定特殊教育學校新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統籌安排,足額落實。加大對特殊教育學校冬季取暖、設施更新維修、校園改造等項目的資金投入力度。

  21.做好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殘疾學生資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圃谛I屑彝ソ洕щy的殘疾學生、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生中殘疾學生、特殊教育學校職業高中班(部)就讀的殘疾學生全部享受國家助學金。按照福彩公益金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使用宗旨,探索利用福彩公益金和就業保障金資助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長效機制。

  22.加大特殊教育事業專項投入。組織實施好國家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落實新建和改擴建學校的配套資金及教師設置和設施設備的配置經費,為特殊教育學校購置教育康復設施設備提供專項費用。省級財政不斷加大特殊教育投入,著重解決特殊教育學校設施設備配備問題;市、縣級政府設立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費并逐年提高標準。各級殘聯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包括社會成年殘疾人在內的各種職業教育與培訓。


?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