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預算/決算 > 預決算報告

關于陜西省2023年財政決算(草案)和2024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2024年7月23日在陜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陜西省財政廳廳長??常艷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現將我省2023年財政決算(草案)和2024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全省和省級財政決算情況

2023年,全省各級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十四屆三次、四次全會各項部署,嚴格執行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關于2023年財政預算草案的決議和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三次、四次會議關于2023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全面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推動全省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扎實推進財政改革發展,全省和省級財政決算情況總體較好。

(一)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1.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37.6億元,增長3.8%,完成年初預算的100.8%,較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收入預期目標3410.93億元超收26.67億元,主要是經濟回升向好帶動、各市(區)加大資源資產盤活力度。

2023年初,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6641.86億元,加上預算執行中中央追加補助、新增一般債務收入等,全省支出預算調整為7760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75.08億元,增長6.1%,完成調整預算的92.5%。

2.收支平衡情況。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37.6億元,加上中央補助收入3382.89億元、一般債務收入800.71億元、上年結余471.75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72.28億元、從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資金等518.43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9083.66億元。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75.08億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43.37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47.67億元、一般債務還本支出592.54億元、調出資金等140.07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8498.73億元。

收支相抵,結余584.93億元,為當年未執行完畢需要在下年繼續安排的項目資金,全部結轉下年使用。

(二)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1.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8.89億元,增長24%,完成年初預算的120.4%,較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收入預期目標962.43億元超收196.46億元,主要是省以下財政體制調整,省級分成收入增加(其中需通過財力返還市縣179.2億元)。

2023年初,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1079.84億元,加上預算執行中中央追加補助、減去補助市縣支出等,省級支出預算調整為1131.73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28.49億元,增長4.5%,完成調整預算的90.9%。

2.收支平衡情況。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8.89億元,加上中央補助收入3382.89億元、市縣上解收入99.6億元、一般債務收入800.71億元、上年結余107.29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15.46億元、調入資金等44.98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5709.82億元。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28.49億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43.37億元、補助市縣支出3611.86億元、轉貸市縣一般債務支出662.4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6.6億元、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61.31億元,調出資金等2.55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5606.58億元。

收支相抵,結余103.24億元,為當年未執行完畢需要在下年繼續安排的項目資金,全部結轉下年使用。

3.預備費使用情況。

2023年,省級年初預算安排預備費20億元,執行中未安排支出,全部轉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4.“三公”經費情況。

2023年,省級“三公”經費支出1.42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1603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08億元(公務用車購置費2491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8305萬元),公務接待費1765萬。

5.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有關情況。

2023年,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上年余額311.99億元,減去年初預算安排動用的115.46?億元,加上年底補充的96.6億元,年末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余額293.13億元。

6.轉移支付安排使用情況。

2023年,中央下達我省轉移支付資金3382.89億元,其中返還性收入160.15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2958.1億元、專項轉移支付264.63億元。剔除在省級列支的資金,再加上省級財力安排的對下轉移支付,省財政共計下達市縣轉移支付資金3611.86億元,其中返還性支出78.53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3146.28億元、專項轉移支付387.05億元,有效彌補了市縣收支缺口,確保了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三)全省及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785.54億元,下降9.3%,完成年初預算的65.4%,主要是高等級公路車輛通行費管理體制調整,不再繳入政府性基金。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余、專項債務收入等,收入總計3670.58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621.78億元,下降10.4%,完成調整預算的91.1%,加上調出資金、專項債務還本支出等,支出總計3415.93億元。收支相抵,結余254.65億元,結轉下年使用。

2023年,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0.9億元,下降77.5%,完成年初預算的105.6%。加上中央補助、市縣上解、上年結余、專項債務收入等,收入總計1430.14億元。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82.67億元,下降48.4%,完成調整預算的94.5%,加上補助市縣支出、轉貸市縣專項債務支出、調出資金、專項債務還本支出等,支出總計1419.57億元。收支相抵,結余10.57億元,結轉下年使用。

(四)全省及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38.5億元,增長80.7%,完成調整預算的148.3%,主要是省本級執行中增加國資預算收入100億元。加上上年結余等,收入總計374.49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63.26億元,增長83.3%,完成調整預算的85.4%,加上調出資金,支出總計330.07億元。收支相抵,結余44.42億元,結轉下年使用。

2023年,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30.92億元,增長319.9%,完成調整預算的103.1%,加上上年結余等,收入總計140.47億元。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88.25億元,增長390.1%,完成調整預算的94.4%,加上補助市縣支出、調出資金等,支出總計135.06億元。收支相抵,結余5.41億元,結轉下年使用。

(五)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001.83億元,增長11.1%,完成年初預算的107.2%,加上上年結余2503.97億元,收入總計5505.8億元。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588.77億元,增長14.9%,完成年初預算的107.3%。收支相抵,年末滾存結余2917.03億元。

(六)全省和省級政府債務有關情況

2023年,全省發行新增政府債券1164.22億元,其中:一般債券269.22億元,全部轉貸市縣主要用于農業、水利、教育、交通、鄉村振興等公益性項目;專項債券895億元(省級使用145億元,轉貸市縣750億元),其中815億元用于項目建設,有力保障了機場、高鐵、西安地鐵、水利樞紐、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等重點項目資金需求,80億元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

2023年,全省發行再融資政府債券972.52億元,用于償還到期債券本金。其中:一般債券523.52億元(省級使用138.31億元,轉貸市縣385.21億元)、專項債券449億元(省級使用34.5億元,轉貸市縣414.5億元)。

2023年,全省向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借款7.98億元,主要用于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特色小鎮建設、學前教育項目及林業生態支出。

2023年,全省各級財政償還政府債務本金1115.1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547.32億元,專項債務567.81億元。

截至2023年底,全省政府債務余額10855.3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4871.51億元、專項債務5983.86億元),控制在中央下達限額之內(全省限額11366.45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157.94億元、專項債務限額6208.51億元)。省級政府債務余額2099.84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361.44億元、專項債務738.4億元),也控制在省級限額之內(省級限額2172.2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4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750.23億元)。

二、2023年全省積極財政政策落實情況

2023年,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保持適度支出強度,較好保障全省各項重大戰略任務支出需求,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一)加力提效施策,助力全省經濟持續好轉。不折不扣落實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中央政策,及時出臺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延續實施水利建設基金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地方稅收減免政策,全年新增退稅減稅降費492億元,有效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授予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402億元,占比83.4%,為中小企業增訂單、添動力、穩預期。發行新增專項債券815億元,有力保障機場三期、高鐵、東莊水利樞紐、秦創原等645個項目建設。爭取到中央綜合貨運樞紐、公立醫院改革、農業產業集群等16個重點項目在陜先行先試。優化引導基金投向,新設9只子基金,年度投資規模首次超過百億元。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獎補政策,新增業務突破千億元大關。

(二)強化資金統籌,保障重大戰略加快推進。制定支持科技創新發展36條財稅措施,全力保障秦創原和西安“雙中心”建設。深化“三項改革”試點,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走向市場。緊盯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采取專項補助、獎補激勵、貸款貼息等方式,推動制造業、現代農業、文化旅游重點產業鏈做強成勢。安排財政銜接資金126.35億元,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標準,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農機購置及種糧等補貼政策,守牢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統籌資金177億元,支持秦嶺、黃河生態保護。出臺提高散煤治理補助標準等政策,促進關中空氣質量階段性改善。研究制定接續政策,加大特色產業培育,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辦好民生實事,三秦百姓福祉持續增進。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出臺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全省教育支出達到1091億元,增長2.9%,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5.2%,足額保障生均經費,支持改善辦學條件和師資建設,推動基礎教育鞏固提高、職業教育提質培優、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適度提高困難殘疾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群體生活補助標準。全省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85.1億元,增長10.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6.5%。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支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農村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3萬戶居民。

(四)統籌發展安全,財政可持續性顯著增強。健全基層“三?!北U锨鍐巍㈩A算審核、執行監控、債務平滑、財力彌補和應急處置六項機制,全額彌補困難縣區“三?!必斄θ笨?,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精心制定一攬子化債方案,先后三次組織摸清全省債務底數,形成“1+5”一攬子化債方案。聚焦高風險地區,對癥施策,明確債務規模和債務率“雙降”任務目標。設立債務風險化解儲備金,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參與化債,探索出一條“政府+市場”協同化債的新路子。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爭取債務風險化解試點、投放儲備金等措施,重點地區債務風險平穩過渡,全省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建立評估體系,對全省融資平臺逐一研判、精準識別,“一企一策”制定方案,協調金融機構采取展期、重組、置換等方式,緩釋了融資平臺債務風險。

三、2023年全省深化財政管理和改革情況

(一)穩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綜合考慮省級收入占比、地區間財力差異等實際,制定出臺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收入劃分等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各市及時跟進,全部制定印發了市與縣區體制改革方案。全省基本建立起權責配置更為合理、收入劃分更加規范、財力分布相對均衡、基層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財政體制。

(二)提升預算管理能力水平。完善各類項目支出預算標準,推動預算編制更加科學合理。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建立了覆蓋項目申報、執行監控、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等全周期管理機制。預算指標核算管理改革實現全省全覆蓋。單位資金、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教育收費)納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行全省庫款提級監管,建立庫款、“三?!薄⒅边_資金的聯動處置機制,有效防范化解財政支付風險。

(三)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健全分行業分領域績效目標和標準體系,實現部門整體支出、專項資金、部門預算項目全覆蓋。組織對26項380億元資金開展財政重點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調整預算、優化政策、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加強市區財政管理績效考核,結果納入省對市區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推動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四)加強國資國企管理。按照全口徑、全覆蓋要求,完成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編制工作,并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修訂完善省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處置、出租出借等管理制度。優化國資布局,安排84.2億元,采取注入資本金和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

(五)積極履行財會監督主責。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加強宣傳解讀、動員部署,抓好各項舉措落實。開展財會監督專項行動、預算執行監督專項行動和重點民生資金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一批突出問題,督促整改到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資產評估機構執業質量和行政事業單位及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

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地方財政管理工作第六次獲得國務院激勵表彰,地方財政管理績效考核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位列全國第四,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績效評價連續三年榮獲A級等次。

2023年,全省財政預算執行總體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財政收入結構較為單一、新增財源有限,受煤炭價格變化影響較大,制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部分市縣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支出、政府債券還本付息、隱性債務化解任務疊加,財政運行風險加大;財政績效管理有待加強,資金使用效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努力加以解決。??

四、2024年1—6月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財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三個年”活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提質增效,財政收入可比口徑保持增長,財政支出穩定增長,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1—6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77.38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0.2%,下降4.3%,可比增長3.5%;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1.2億元,下降6.2%,完成年初預算的47%。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26.65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53.7%,增長2.8%;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7.03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52%,增長2.6%。

1—6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64.31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33.3%,下降17.2%;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75.27億元,下降19.1%。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6.48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5.7%,下降7.6%。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828.89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37.6%,下降43.6%;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8.89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9.5%,下降87.3%。

1—6月份,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92.29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6.7%,增長9.6%;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4.62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6.8%,增長26.6%。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2.29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33.4%,增長44.2%;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5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9.5%。

1—6月份,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720.49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5.6%,增長11.3%;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306.1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48.8%,增長15.7%。

截至6月底,全省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51.99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175.9億元,占全年額度的65.5%,支持無收益的公益性項目1182個;新增專項債券118.99億元,占全年額度的13.9%,支持項目72個;再融資債券357.1億元。

1—6月預算執行特點和財政主要工作:

(一)實現財政收支“雙過半”目標。今年以來,面對經濟稅源恢復緩慢、煤炭價格持續下行等多重不利因素,各級財政全力以赴組織收入,1—6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年初預算3540.48億元的50.2%,達到序時進度,可比口徑增長3.5%,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同時,深入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要求,保持必要財政支出強度,1—6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調整預算7120.21億元的53.7%,超序時進度3.7個百分點,有力保障了各項重點支出。

(二)扎實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截至6月底爭取到中央轉移支付資金2782億元。推動各類財政資金快下、快撥、快用,截至6月底,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下達89.7%。落實落細結構性減稅政策。全省授予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125.01億元,占采購總額的88.7%。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新增462億元,服務市場主體4.2萬戶。擴大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支持范圍,新設立“文旅貸”子項目,推進“工信貸”“秦科貸”等項目,引導發放貸款120億元。政府引導基金新增投資金額6.79億元,帶動社會投資30億元。

(三)著力促進全省高質量發展。下達13.83億元,推進西安“雙中心”建設,加快實施新一輪秦創原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整合45億元保障5條高鐵項目建設。加大產業資金投入力度,支持34條重點產業鏈加快發展,支持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推進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安排104.4億元,大幅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補助標準,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下達145.96億元,支持重大水利項目、骨干防洪治理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下達125.75億元,強化秦嶺保護,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四)加強基本民生保障。下達24.08億元,保障各類各項就業補貼及時足額兌付。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49億元,扶持創業0.69萬人,帶動就業2.48萬人。下達265.4億元,持續改善各教育階段辦學條件,推進“雙一流”、“雙高計劃”建設,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50萬名。下達80.35億元,支持完善醫療衛生保障機制。下達74.4億元,保障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安排18.85億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下達33.52億元,支持15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支持2622個老舊小區改造。?

(五)穩妥化解債務風險。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一攬子化債方案,明確債務風險化解計劃和具體措施,夯實全省債務風險化解基礎,守牢債務風險底線。嚴格管控高風險地區,督促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化解力度,盡快降低風險等級。從嚴整治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六)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三?!惫ぷ鞯囊庖姟?,夯實財政“三?!倍档坠ぷ鳈C制。加強“三?!鼻鍐伪U?,逐縣區審核“三保”預算。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常態化監控縣級“三?!鳖A算執行情況,確保不發生“三?!憋L險事件。1—6月份,全省縣區“三?!敝С?019.5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0.2%,與序時進度一致。

(七)持續提升財政治理效能。堅持“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對大中型維修改造、公車購置、因公出國(境)、大型論壇、會議展覽等實施預算限額管控,推動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修訂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14項。推進醫療、教育領域電子票據改革。強化財政專戶和銀行賬戶管理。拓展優化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堅持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將事前績效評估嵌入重大政策項目決策程序。組織省級部門完成2023年度績效自評,選取重點資金項目開展績效評價,實現評價項目類型全覆蓋。

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財政收入增長面臨較大不確定性,財政收支壓力進一步加大,完成全年預算需要繼續付出努力。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努力提高收入質量,穩定財政收入規模;加大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力度,合理加快資金撥付和支出進度,集中財力支持辦好大事要事;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協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持續做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民生保障,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網;用足用好各類政策資源,推動一攬子化債方案落地落實,確保按期完成各項政府債務化解任務;筑牢兜實“三?!钡拙€,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鹊匚?,促進基層財政平穩運行;持續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節省更多資金用于急需領域;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健全現代預算制度;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硬化預算控制約束,加大財政資金使用問績問效力度;扎實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全面提升審計整改實效,推動財政預算管理再上新臺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下半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財稅改革任務艱巨,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的監督指導下,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更加有力有效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固本培元中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陜西省2023年財政決算(草案)和2024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報表.pdf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