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陜西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21年,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各項工作,持續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衛生資源
(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021年末,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總數34971個,比上年減少4個。其中:醫院127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318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15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5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減少14個。
醫院中,公立醫院450個,民營醫院820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82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51個),二級醫院443個,一級醫院365個,未定級醫院380個(見表1)。
醫院按床位數分:100張以下床位醫院758個,100~199張床位醫院209個,200~499張床位醫院169個,500~799張床位醫院80個,800張及以上床位醫院54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41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54個),鄉鎮衛生院1531個,診所和醫務室7853個,村衛生室22394個。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9個,其中:省級1個、地(市)級10個、縣(區、縣級市)級108個。衛生監督機構118個,其中:省級1個、地(市)級11個、縣(區、縣級市)級91個,其他15個。婦幼保健機構118個,其中:地(市)級9個、縣(區、縣級市)級108個,其他1個。
(二)床位數。2021年末,全省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8.45萬張,其中:醫院23.36萬張(占82.0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09萬張(占14.38%),專業公共衛生機構0.97萬張(占3.39%)。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70.35%,民營醫院床位占29.65%。與上年比較,床位增加1.21萬張,其中:醫院床位增加1.43萬張(公立醫院增加0.77萬張,民營醫院增加0.66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0.1萬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床位減少0.28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20年6.89張增加到2021年7.2張。
(三)衛生人員總數。2021年末,全省衛生人員總數44.59萬人,比上年增加555人(增長0.12%)。
2021年末衛生人員總數中,衛生技術人員36.86萬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2.06萬人,注冊護士15.94萬人。與上年比較,衛生技術人員增加5117人(增長1.41%)(見表2)。
2021年末衛生人員機構分布:醫院28.68萬人(占64.3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50萬人(占28.04%),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08萬人(占6.91%)。
2021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05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4.03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為3.35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7.79人(見表3)。
二、醫療服務
(一)門診和住院量。2021年,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18704.95萬,比上年增加1021.91萬人次(增長5.78%)。2021年居民平均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4.73次。
2021年總診療量中,醫院10336.71萬人次(占55.2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697.15萬人次(占41.15%),其他醫療衛生機構671.09萬人次(占3.59%)。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增加1709.72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減少598.69人次。
2021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8534.38萬(占醫院總診療人次的82.56%),民營醫院診療人次1802.33萬(占醫院總診療人次的17.44%)(見表5)。
2021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療人次2821.04萬,比上年減少69.07萬人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療量占總診療人次的15.08%,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26個百分點。
2021年,全省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次728.42萬,比上年增加52.74萬人次(增長7.80%),居民年住院率為18.42%。
2021年入院中,醫院649.52萬人次(占89.17%),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3.58萬人次(占7.36%),其他機構25.31萬人次(占3.47%)。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增加59.97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入院減少0.75萬人次,其他醫療機構入院減少6.49萬人次。
2021年,公立醫院入院人次510.95萬(占醫院總入院人次的78.67%),民營醫院入院人次138.57萬(占醫院總入院人次的21.33%)(見表5)。
(二)醫院醫師工作負荷。2021年,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5.8人次、住院2.3床日,其中:公立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6.2人次、住院2.3床日(見表6)。
(三)病床使用。2021年,全省醫院病床使用率72.41%,其中:公立醫院78.61%。與上年比較,醫院病床使用率增加3.74個百分點(其中公立醫院增加3.44個百分點)。2021年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0日(其中:公立醫院8.9日),與上年比較,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減少0.1日(其中公立醫院減少0.2日)(見表7)。
(四)改善醫療服務。截至2021年底,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中,34.14%開展了預約診療,91.54%開展臨床路徑管理,56.49%開展遠程醫療服務,87.92%參與同級檢查結果互認,93.05%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五)血液保障。2021年,全年無償獻血人次數達到56.23萬人次,采血量達到97.31萬單位,較2020年分別增長9.1%和10%,千人口獻血率14.2。
三、基層衛生服務
(一)農村衛生。2021年底,全省共有縣級(含縣級市)醫院560所、縣級(含縣級市)婦幼保健機構76所、縣級(含縣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6所、縣級(含縣級市)衛生監督所75所,四類縣級(含縣級市)醫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人員121080人。
2021年底,全省1531個鄉鎮衛生院,床位35777張,衛生人員4760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3331人)。與上年比較,鄉鎮衛生院增加6個,床位增加34張,人員減少3110人。(見表8)
2021年底,全省22394個村衛生室。在村衛生室工作的人員301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553人、注冊護士528人、持鄉村醫生證的人員和衛生員18985人。與上年比較,村衛生室數減少582個,執業(助理)醫師增加3035人。(見表9)
2021年,全省縣級(含縣級市)醫院診療人次3402萬,比上年增加393萬人次;入院人次數247萬,比上年增加8.8萬人次;病床使用率68.78%,比上年增加2.52個百分點。
2021年,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1953萬,比上年減少161萬人次;入院人次49.48萬,比上年減少1.26萬人次。2021年,醫師日均擔負診療6.6人次、住院0.8床日,病床使用率28.77%,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1日。與上年相比,鄉鎮衛生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下降0.7人次,日均擔負住院床日減少0.1床日,病床使用率下降0.93個百分點,平均住院日下降0.5日。
2021年村衛生室診療人次3030萬,比上年減少591萬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1353人次。
(二)社區衛生。2021年底,全省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41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54個。與上年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1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增加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10527人,平均每個中心37人;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3619人,平均每站8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3263人,增長1.89%。
2021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人次596.32萬,入院人次4.03萬;平均每個中心年診療量2.08萬人次,年入院量140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9.6人次、住院0.3床日。2021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站診療人次271.48萬人,平均每個站年診療量5980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8.9人次(見表10)。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2020年的74元提高到2021年的79元。2021年,年內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健康管理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數340.02萬,接受健康管理的高血壓患者人數324.25萬,接受健康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87.9萬。
四、中醫藥服務
(一)中醫類機構、床位及人員數。2021年,全省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412個,比上年增加190個。其中:中醫類醫院189個,中醫類門診部、診所2222個,中醫類研究機構1個。與上年比較,中醫類醫院增加233個,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增加184個(見表11)。
2021年,全省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54萬張,其中:中醫類醫院3.84萬張(占84.68%)。與上年比較,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1584張,其中:中醫類醫院床位增加1185張。
2021年,提供中醫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同類機構的99.49%,社區衛生服務站占94.63%,鄉鎮衛生院占99.26%,村衛生室占78.78%(見表12)。
2021年,全省中醫藥衛生人員總數達2.3萬人,比上年增加504人(增長2.24%)。其中: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1.77萬人,中藥師(士)0.48萬人。(見表13)。
(二)中醫醫療服務。2021年,全省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2641.18萬,比上年增加299.32萬人次(增長12.78%)。其中:中醫類醫院1597.9萬人次(占60.5%),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423.20萬人次(占16.02%),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類臨床科室620.08億人次(占23.48%)。
2021年,全省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次116.71萬,比上年增加13.33萬人次(增長12.9%)。其中:中醫類醫院100.21萬人次(占85.87%),非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類臨床科室16.5萬人次(占14.13%)(見表14)。
五、病人醫藥費用
(一)醫院病人醫藥費用。2021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88.9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0.14%,按可比價格下降1.34%;次均住院費用9159.8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4.79%,按可比價格上漲3.24%。出院者平均每日出院費用1015.5元(見表15)。
2021年,醫院次均門診藥費(105.4元)占次均門診費用的36.48%,比上年(37.09%)下降0.61個百分點;醫院次均住院藥費(2564.1元)占次均住院費用的27.99%,比上年(28.67%)下降0.68個百分點。
2021年各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下降1.3%(當年價格,下同),次均住院費用下降0.07%(見表15)。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病人醫藥費用。2021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費用143.8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13.05%,按可比價格上漲11.38%;次均住院費用2064.9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下降0.97%,按可比價格下降2.43%。(見表16)
2021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藥費(111.6元)占次均門診費用的77.61%,比上年(78.62%)下降1.01個百分點;次均住院藥費(985.4元)占次均住院費用的47.72%,比上年(45.18%)增長2.54個百分點。
2021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82.6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11.17%,按可比價格上漲9.53%;次均住院費用1644.5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0.61%,按可比價格下降0.88%。日均住院費用230元。(見表16)
2021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藥費(60.2元)占次均門診費用的72.88%,比上年(75.24%)下降2.36個百分點;次均住院藥費(804.2元)占次均住院費用的48.9%,比上年(52.36%)下降3.46個百分點。
六、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1年,陜西省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9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4例,本土病例1591例;無癥狀感染者2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21例,本土病例1例。全年報告治愈出院病例23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15例,本土病例24例(其余2021年報告病例已于2022年2月5日全部治愈出院);無死亡病例。
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因時因勢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對入境人員實施全鏈條閉環管理,對中高風險地區來人實施分類精準管控。加強疫情早期監測預警,始終將核酸檢測作為“早發現”的核心措施,變“被動控”為“主動防”、變“靜態等”為“動態找”,切實做到疫情防控關口前移。始終堅持點面結合、點面齊抓,按照“精準分類管控、人物環境同防”原則,成功保障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中亞五國”外長會見、楊凌農高會等大型會議活動。特別是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期間,堅持“遠端管控、封閉管理、團進團出”,對開閉幕式和賽事活動采取“一賽事一方案、一活動一方案、一場館一方案”,對涉賽參賽人員分類管控,確保“入陜前-入陜關-居住地-比賽場-離陜時”全流程閉環管理,累計健康管理涉賽觀賽人員67.75萬人,實現了“零發生、零感染”目標。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陜西省累計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7403.24萬劑次,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為3235.27萬人。完成372份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的標本全基因組測序,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38份,本地病例122份,環境陽性標本12份。建立了我省輸入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
(二)傳染病報告發病和死亡。2021年,陜西省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61437例,報告死亡263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流行性出血熱和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86.6%。報告死亡數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結核、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9.2%(見表17)。
2021年,陜西省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155.42/10萬,死亡率為0.67/10萬。
2021年,陜西省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84508例,無死亡。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9.9%。(見表18)。
2021年,陜西省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13.79/10萬。
(三)地方病防治。2021年底,全省克山病病區縣(市、區)數29個,現癥病人654人,無急性、亞急性克山病發病,29個病區縣全部達到國家消除標準;大骨節病病區縣(市、區)數62個,現癥病人57177人,連續14年未發現新發病例,62個病區縣持續達到國家消除標準;碘缺乏病縣(市、區)數107個,全部病區縣持續達到國家消除標準;飲水型氟中毒得到有效控制,病區縣(市、區)數61個,61個縣(區)達到控制(或防治措施達到控制)標準;飲水型砷中毒3個病區縣全部持續達到國家飲水型砷中毒病區消除標準;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病區縣(市、區)數8個,全部達到國家消除標準。
(四)慢性病綜合防治。落實慢性病綜合防治策略與措施,創新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截至2021年底,在全省建立了32個死因監測點、35個腫瘤登記點、44個心腦血管事件監測點、3個傷害監測點,發布《2019年陜西省腫瘤登記監測報告》;建設了16個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和44個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全省112個縣(區)啟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連續組織六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累計72個縣(區)參與健走活動;開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干預項目,累計篩查16.9萬人,干預高危對象2.5萬人;在2個縣(區)開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項目。
(五)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各級衛生健康部門會同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完善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服務網絡。截至2021年底,在全省10個地市和省直管縣建立了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服務網絡,在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指導下,基層醫務人員對18萬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管理并提供康復指導。
(六)重大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控制。2021年,在全省所有縣區開展城鄉飲用水水質監測,共設置監測點3938個,采集7876份水樣開展水質檢測;在西安、寶雞、咸陽和渭南4個汾渭平原城市設置5個監測點,開展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在西安、寶雞、咸陽和銅川4個城市設置公共場所監測點,對167家公共場所開展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在全省10個設區市的30個縣區設置600個行政村監測點,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監測;在寶雞、漢中轄區各設置3個監測點,開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衛生學評價;在西安、寶雞轄區各設置1個監測點,開展環境健康綜合監測項目工作。
2021年,在2176家醫療機構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在西安、渭南、安康、延安和咸陽開展食物消費量調查工作,完成1800余戶的抽樣與現場調查工作;在10市47區縣的501所學校開展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工作;在10市20區縣170所學校開展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干預工作,共監測50291人;在31個縣(市、區)的72所幼兒園和214所中小學校,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監測,共監測14.9萬余人。
(七)職業病防治。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20家,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20家,職業健康檢查機構198家,職業病診斷機構14家;中央轉移地方資金建設35家塵肺病康復站(點),覆蓋轄區內近0.74萬名塵肺病患者,患者對康復服務滿意度達95%。2021年全省共報告各類職業病新病例1424例,其中職業性塵肺病1354例,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7例,職業性傳染病26例,職業性化學中毒4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2例,職業性皮膚病1例。
七、婦幼衛生與健康老齡化
(一)婦幼保健。2021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8.66%,產后訪視率97.24%。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產前篩查率和產后訪視率均有提高(見表19)。2021年住院分娩率為99.94%,基本實現全部住院分娩。
2021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5.19%,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6.46%,比上年均有提高(見表19)。
(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據全省婦幼健康監測,2021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8‰,其中:城市3.26‰,農村3.92‰;嬰兒死亡率2.6‰,其中:城市2.01‰,農村2.72‰(見表20)。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孕產婦死亡率。據全省婦幼健康監測,2021年,全省孕產婦死亡率為8.36/10萬,其中:城市9.4/10萬,農村6.45/10萬(見表20)。全省孕產婦死亡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四)免費孕前優生檢查項目。全省所有縣(市、區)普遍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計劃懷孕夫婦免費提供優生健康教育、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臨床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風險評估、咨詢指導、早孕及妊娠結局追蹤隨訪等服務。2021年全省共為45.6萬名計劃懷孕夫婦提供了免費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達95.04%。篩查出的風險人群獲得針對性的咨詢指導和治療轉診等服務,落實了孕前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
(五)推進老年健康服務和醫養結合。截至2021年底,全省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118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綜合性醫院30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01個,設有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全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系的達892對;兩證齊全(指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備案,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共有161家;聯合工業和信息化廳、民政廳開展2021年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確定1家示范企業。創建“陜西省老年友好型社區”11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36個。
八、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
(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根據各市報告,截至2021年底,全省設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107個,對21大類3536份樣品開展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進行監測;在2168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全省共報告食源性疾病病例42210例。
(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2021年,全省公共場所衛生被監督單位35042個,從業人員216959人。對公共場所進行監督檢查41718戶次,依法查處案件2225件。
(三)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2021年,全省生活飲用水衛生(供水)被監督單位1900個,直接從事供、管水人員12635人。對生活飲用水衛生(供水)監督檢查1893戶次。全省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被監督單位77個,從業人員1783人。對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進行監督檢查69戶次。 依法查處生活飲用水和涉及飲用水安全產品案件74件。
(四)消毒產品和餐具飲具集中消毒衛生監督。2021年,全省消毒產品被監督單位201個,從業人員3582人。消毒產品監督檢查409戶次,抽檢112件,合格率為100.00%。依法查處案件64件。2021年,全省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112個,從業人員914人。監督檢查164戶次,依法查處案件20件。
(五)學校衛生監督。2021年,全省被監督學校5510所,監督檢查6293戶次,查處案件219件。
(六)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監督。截至2021年底,對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放射衛生技術機構進行經常性監督539戶次,監督覆蓋率80.00%。依法查處案件45件。放射診療被監督單位2408戶,監督覆蓋率71.85%,進行經常性監督2304萬戶次,依法查處放射衛生案件292件。
(七)醫療衛生、血液安全和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2021年,依法對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作出衛生行政處罰1438件。行政處罰無證行醫230件。無采供血機構行政處罰案件。依法查處傳染病防治案件1483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1483件。
(八)婦幼健康監督。2021年,全省開展婦幼健康被監督單位319個,婦幼健康被監督單位監督檢查360戶次,依法查處案件15件。
(九)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和技術服務機構監督執法。2021年,全省監督檢查用人單位1680戶次,查處案件257件。2021年,全省監督檢查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7戶次,無查處案件。
九、人口家庭發展
2021年出生人口31.2萬人。二孩占比為42.98%,三孩及以上占比為4.84%,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7.7。2021年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受益39.86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受益2.5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兩項制度”共投入資金7.16億元,比上年增加0.47億元;中央財政投入資金3.72億元,比上年增加3500萬元。
注解:
(1)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其他機構。
(2)公立醫院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辦的醫院(含政府辦醫院)。
(3)民營醫院指公立醫院以外的其他醫院,包括聯營、股份合作、私營、臺港澳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
(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街道衛生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醫務室)。
(5)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包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萍膊》乐螜C構、婦幼保健機構、健康教育機構、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機構、衛生監督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
(6)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指衛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兵團等行政部門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
(7)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的醫院、門診部、診所及科研機構。
(8)衛生人員包括衛生技術人員、持鄉村醫生證的人員和衛生員、其他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勤技能人員。按在崗職工數統計,包括在編、合同制、返聘和臨聘半年以上人員。
(9)衛生技術人員包括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藥師(士)、技師(士)、衛生監督員(含公務員中取得衛生監督員證書的人數)、其他衛生技術人員。
(10)執業(助理)醫師指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且實際從事臨床工作的人員,不含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但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
(11)注冊護士指取得注冊護士證書且實際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不含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但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
(12)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全科醫生數、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數、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按常住人口計算。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