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行業公報

2018年陜西文化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發展成果顯著 存在短板明顯

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迎難而上、扎實工作,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持續加大文化產業扶持力度,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2018年,全省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成果顯著,在繁榮社會文化、拉動經濟增長和解決社會就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文化強省相比,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短板明顯,結構性問題突出,需要高度重視。

一、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營收規模迅速擴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對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此為指引,陜西省委省政府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效果明顯的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文化產業考核力度,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果。

(一)從市場主體看,規上文化企業增加300個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是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到1299個,比上年同期增加300個,同比增長30%。按三大產業板塊看,規模以上文化服務企業達到894個,同比增長33.6%;規模以上文化批發和零售企業達到224個,同比增長18.5%;規模以上文化制造企業達到181個,同比增長28.4%。從九大行業分類看,企業數量增速居前三甲的分別是文化傳播渠道行業、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和內容創作生產行業。其中,文化傳播渠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88個,同比增長44.7%;文化娛樂休閑服務類企業數量達到269個,同比增長36.5%;內容創作生產類企業達到257個,同比增長27.9%。

(二)從經濟指標看,營業收入接近1000億元

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達到962.7億元,接近1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3.2%,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1個百分點。按三大產業板塊看,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65.8億元,同比增長29.3%;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348.4億元,同比增長23.6%;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營業收入248.4億元,同比增長14.8%。從九大行業分類看,文化裝備制造行業、新聞信息服務行業和內容創作生產行業的增速較快。其中,文化裝備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35.6億元,同比增長127.9%;新聞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5.1億元,同比增長42.9%;內容創作生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47.3億元,同比增長39.0%。

二、經濟效益明顯好轉,社會效益不斷顯現

今年以來,在眾多扶持政策和利好因素的共同促進下,我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的經濟效益明顯好轉,營業利潤和應繳增值稅從年初大幅回落的不利局面轉為全年的較快增長。與此同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繁榮了社會文化,也在拉動經濟增長、解決社會就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從經濟效益看,營業利潤高速增長

受國際國內不利因素和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2018年初,全省規模以上文化產業營業利潤大幅回落,一季度同比增速為-52.0%。面對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及時出臺了一系列經濟穩增長的得力措施,上半年全省文化產業營業利潤由負轉正,三季度和全年均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全省文化產業實現營業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36.6%,應繳增值稅17.2億元,同比增長15.9%。按三大產業板塊看,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利潤31.9億元,同比增長71.0%,應繳增值稅7.3億元,同比增長47.9%;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營業利潤7.9億元,同比增長30.6%,應繳增值稅3.6億元,同比增長16.9%;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速為-9.6%,應繳增值稅6.3億元,同比增速為-7.9%。

(二)從社會效益看,解決就業超過12萬

2018年末,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從業人員超過12萬人,達到121396人。按三大產業板塊看,文化服務業從業人員82163人,同比增長6.3%,占全部從業人員的高達67.7%;文化制造業從業人員29129人,同比增長4.8%;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從業人員10104人,略有減少,同比增速為-1.2%。從九大行業分類看,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的行業分別是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內容創作生產行業和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行業,其中,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從業人員最多,達到29083人,同比增長2.6%;內容創作生產行業從業人員22181人,同比增長12.0%;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行業從業人員21246人,同比增速為-4.4%。

三、文化消費明顯升級,傳統文化需求乏力

(一)新興文化產品和服務供需兩旺

隨著我省經濟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逐步從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文化消費。近年來,我省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相繼涌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統計數據顯示,我省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需兩旺,文化消費層次升級明顯。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電影放映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35億元,同比增長20.5%;文藝創作與表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76.2%;動漫、游戲數字內容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78.6%;各類游樂園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23%;休閑觀光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115%。

(二)傳統文化產品和服務需求乏力

與新興文化產品和服務供需兩旺形成顯明對比的是,我省傳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乏力,部分行業趨于萎縮。2018年,全省電視、音響等家用視聽設備批發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同比增速為-33.8%;圖書批發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速為-5.5%;;珠寶首飾零售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速為-1.0%;文化用品零售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僅增長2.7%;圖書和報刊零售業實現營業收入50.6億元,同比僅增長8.4%。

四、結構問題非常突出,發展短板十分明顯

(一)從內部結構看,文化制造業是軟肋

近年來,我省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主要得益于文化服務業的快速崛起和持續繁榮,從內部結構看,文化制造業一直是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軟肋,究其原因,主要因為我省文化制造業以印刷、包裝、造紙和煙花爆竹生產為主,產業低端、層次低下,不僅利潤微薄、缺乏市場競爭力,而且受市場波動和環境保護的影響很大,經營情況極不穩定。2018年末,全省文化制造企業共181個,其中印刷、包裝、造紙企業101個,煙花爆竹生產企業8個,合計109個,占全部文化制造企業個數的比重超過60%。因此,長期以來我省文化制造業發展緩慢,占比低下,嚴重制約我省文化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從2018年的統計數據看,我省規模以上文化制造業的營業利潤和應繳增值稅雙雙負增長,其中,營業利潤增速為-9.6%,應繳增值稅增速為-7.9%;從增加值占比看,我省文化制造業的增加值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僅為18.4%,比全國平均水平40.6%低22.2個百分點。

(二)從對比分析看,大企業支撐引領作用不強是短板

雖然我省文化產業近年來的發展成績顯著,但與發達省份相比,總量和質量的差距明顯,即使與相鄰的四川省對比,也有很大差距。2018年,四川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500億元,是我省的3.6倍。產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大企業的支持引領作用不強。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省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文化企業有4個,共實現營業收入1263.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長虹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業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接近900億元,與我省全部規上文化企業的營業收入相當;2018年,四川省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文化企業有27家,共實現營業收入1877.5億元,我省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文化企業只有15家,共實現營業收入僅有245.3億元。由此可見,大型文化企業不足,支撐引領作用不強,是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短板。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