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持續向好?裝備制造表現亮眼
2024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工業穩增長措施,取得顯著效果,全省規上工業生產持續向好。從增加值增速看,2024年1-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全國排名第11名,較上月前進一位。從三大門類看,1-11月,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與1-10月持平;制造業增長5%,加快0.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長7.3%,回落0.1個百分點。
一、能源工業持續發力
11月份,規模以上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拉動規上工業當月增長4.5個百分點。1-11月,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9%,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8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1-11月份,四個能源行業均實現正增長,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1.9%,比1-10月回落0.3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0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6%,比1-10月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0.2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4.0%,比1-10月回落0.9個百分點,拉動0.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5%,與1-10月持平,拉動0.4個百分點。
二、非能工業增速加快
11月份,規模以上非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1-11月,非能工業增加值增長5.3%,比1-10月加快0.2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增長1.9個百分點,提升0.1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1-11月,36個非能行業中29個行業實現增長,7個行業同比下降,行業增長面為77.8%。從增加值占比居前十的重點行業看,九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汽車制造業增長1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6.5%,煙草制品業增長3.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3.3%,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6%,醫藥制造業增長6.5%;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0.3%,以上九個行業合計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8個百分點。從負增長行業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9.7%,降幅比1-10月收窄1.9個百分點,下拉0.2個百分點。
分領域看,1-11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比1-10月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表現亮眼,該行業累計增速比1-10月加快2.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1-10月加快2.1個百分點,行業結構逐步優化。
三、重點企業支撐有力
1-11月,重點監測的150個重點工業企業產值合計同比增長1.4%,比規上工業高5.0個百分點。從增長面看,150個重點企業中73個企業產值保持正增長,75個企業同比下降,2個企業與同期持平,增長面為48.7%。
從注冊類型看,1-11月,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1%,高于全省平均產值增速5.7個百分點。
四、新質生產力產品增長勢頭良好
1-11月,全省重點監測的66種工業產品中,32種重點產品產量保持正增長,34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從重點能源產品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2.1%,天然氣增長9.9%,原油加工量增長6.3%,發電量增長6.5%,焦炭產量下降0.3%,天然原油下降2%。重點非能產品中裝備、化工類產品增勢較好,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8.3%,發動機產量增長1.8倍,初級形態的塑料產量增長5.2%,化學藥品原藥增長51.9%,精甲醇產量增長8.8%。其他重點非能產品產量分化明顯,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長3.1%,水泥產量同比下降7.1%,粗鋼產量下降9%,卷煙產量增長1.2%,鋁材增長41.2%。
從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品看,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3%,集成電路圓片增長33.9%,太陽能電池增長51.5%,充電樁增長17.6%,3D打印設備增長41.5%,民用無人機增長72.6%。
五、分市工業協調發展
1-11月,全省11個市(區)中,10個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西安增長4.1%、銅川增長7%、寶雞增長7.4%、咸陽增長13%、渭南增長6.8%、延安增長9%、漢中增長7%、榆林增長8.6%、安康增長7.5%、商洛增長5.6%,從增速看,各地市的差居縮小,協調發展成果初顯;有3個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是咸陽市、延安市、榆林市;從拉動作用看,榆林市、延安市、咸陽市、西安市對全省增加值增速上拉明顯,1-11月分別拉動全省規上工業增長4個、1.1個、0.8個、和0.7個百分點。(文章來源:陜西省統計局)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