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單位穩步增長?行業結構逐步優化——新中國成立75周年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十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細致謀劃、持續推進,陜西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全省經濟社會活動繁榮活躍、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法人單位是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運營主體,單位數量和單位結構直接反映出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的發展成就。
一、法人單位數量持續增長
自2009年開始建立基本單位名錄庫年報制度以來,2009年至2022年,陜西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陜西法人單位數量穩步增長。2009年,陜西法人單位數量為20.5萬個,到2022年,陜西法人單位數量已增加到95.2萬個,增長了3.6倍,年均增長12.5%。與此同時,2022年陜西生產總值為32772.68億元,比2009年的生產總值8186.6億元,增長了3倍。由此可見,法人單位數量的持續增加對陜西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法人單位結構持續優化
2009年,陜西法人單位20.5萬個。其中企業法人11.5萬個,占法人單位數的55.9%;機關、事業法人單位4.3萬個,占法人單位數的21.1%;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1.2萬家,占法人單位數的5.7%。2022年,陜西共有法人單位95.2萬個,其中企業法人81萬個,比2009年增加69.5萬個,增長了6倍,占法人單位數的85.1%,占比提高了29.2個百分點;機關、事業法人單位3.2萬個,比2009年減少1.1萬個,占法人單位數的3.4%,占比降低了17.7個百分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2.5萬個,比2009年增加1.3萬個,增長了1.1倍,占法人單位數的2.6%。占比降低了3.1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在2009年至2022年的時間里,陜西企業法人單位的數量和占比都顯著提高。企業法人平均每年增長16.2%,高于法人單位總數年平均增長率3.7個百分點,這種變化趨勢充分體現出陜西市場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以及惠企利企、招商引資政策下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機關、事業法人單位數量和占比都大幅下降,說明全省深化機構改革工作取得實質成效,機關事業單位機構職能進一步整合優化,更加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和基金會等社會組織數量快速增長,充分體現了全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下,民間各類社會活動的日益頻繁。
三、行業結構更加適合經濟社會發展
2009年,從法人單位分布看,共有五個大類行業法人單位數占總法人單位比例超過5%,共占全部法人單位數的72.2%。其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5.3萬個,占比25.6%;批發和零售業3.6萬個,占比17.4%;制造業3萬個,占比14.8%;教育1.5萬個,占比7.3%;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1.4萬個,占比7%。
經過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相較于2009年,陜西2022年的法人單位行業分布變化明顯。2022年,共有七個大類行業法人單位數占總法人單位比例超過5%,共占全部法人單位數的77.4%。其中批發和零售業25萬個,占比26.3%;建筑業14.2萬個,占比14.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0.7萬個,占比11.2%;農、林、牧、漁業7.6萬個,占比7.9%;制造業6.4萬個,占比6.7%。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5萬個,占比5.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8萬個,占比5%。公共管理類單位占比大幅下降,市場經營主體類單位占比大幅提升,行業結構的變化,充分印證了陜西經濟社會的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2年,陜西法人單位分布在國民經濟19個行業門類、96個行業大類,468個行業中類中,幾乎覆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充分說明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發展,陜西的產業結構已經十分全面。
從行業中類看,法人單位數排名前十的行業中類分別是:礦產品、建材及化工產品批發,占比3.6%;其他土木工程建筑,占比3.5%;綜合零售,占比2.9%;建筑裝飾和裝修業,占比2.8%;機械設備、五金產品及電子產品批發,占比2.7%;住宅房屋建筑,占比2.6%;五金、家具及室內裝飾材料專門零售,占比2.4%;咨詢與調查,占比2.3%;其他未列明建筑業,占比2.2%;食品、飲料及煙草制品專門零售,占比1.8%。從行業分布可以看出,行業中類中占比較大的行業多數都屬于零售、批發及服務業,這充分體現了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成績,全省產業結構更加適合經濟社會發展。
四、法人單位地域分布差異明顯
從法人單位的地域分布來看,關中地區的法人單位占比最大,且隨著經濟發展,占比進一步提高。2009年,關中地區法人單位數占全省法人單位數65.9%。2022年,占比提高到70.6%,且企業法人單位數占全省企業法人單位數穩定在74%左右。2022年,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的法人數占到全省法人數的68.2%,企業法人數占到全省企業法人數的72.2%,法人單位呈現出在關中地區的高度聚集性,這與全省統籌對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定位是一致的。
從法人單位增長速度看,西安、楊凌示范區、安康和延安增速最高,分別增長6.2倍、3.7倍、3.5倍和3.4倍,從企業法人單位增速看,安康、延安、西安和榆林增長速度最快,分別增長8.3倍、8.2倍、8倍和6.5倍。這充分說明,在關中地區法人單位數快速增長的同時,省委省政府總攬全局、統一部署,陜北和陜南正按照既定方向加快發展,全省各地區經濟發展繼續穩步向前推進。
五、民營企業高速增長
從企業控股情況看,2009年國有控股和集體控股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12.2%,私人控股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64.2%。2022年,國有控股和集體控股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2.1%,占比下降10.1個百分點。私人控股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94.8%,占比上升30.6個百分點。港澳臺商控股和外商控股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占比,雖然由2009年的0.6%,下降到2022年的0.2%,但企業數量2022年比2009年增長了1.6倍。
由此可見,近十幾年來民營企業數量高速增長,已經成為數量占比最大的市場主體。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向國家繳納了大量稅款,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向前發展。
六、規模以上一套表調查單位快速高質量增長
一套表調查單位是各行業內經營體量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在各行業占有較大權重,是各類統計調查的重點對象。一套表調查單位數量是反映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 2010年12月,全省共有一套表調查單位8899家(2010年,規模以上服務業、其他有50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的法人單位沒有納入一套表調查單位,一套表調查單位只包括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筑業、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業),2023年12月,全省共有一套表調查單位37640家(2023年的一套表調查單位包括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筑業、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業、房地產開發經營業、規模以上服務業、其他有50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的法人單位)。期間,一套表調查單位增加了28741家,增長323.0%。截止2023年12月,我省一套表調查單位中,規模以上工業7927家,較2012年四季度增加了3526家,增幅80.1%;有資質的建筑業4684家,增加了3654家,增幅354.8%;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業11739家,增加了9467家,增幅416.7%;房地產開發經營業2968家,增加了1772家,增幅148.2%;規模以上服務業4211家,其他有50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的法人單位6111家。
??? 一套表調查單位數量的大幅增長充分說明,我省整體經濟實現穩步向好,高質量發展呈現強勁態勢,各行業有代表性的企業綜合實力不斷提高,走上規模不斷壯大、活力不斷增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法人單位數量的不斷增長是陜西經濟社會持續繁榮的有力證明。隨著陜西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市場營商環境,全省的法人單位數量和結構將更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起到有力支撐。(文章來源:陜西省統計局)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