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省統計公報

前三季度陜西非公經濟占比略有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全省上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年”活動部署,圍繞“四個經濟”中心服務發展大局,持續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常態化運行。但受到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非公企業面臨困境,仍需積極采取各項針對性措施,持續化解風險隱患,推動全省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非公經濟占比小幅下降

1、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增加,二產小幅下降。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前三季度,全省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11955.26億元,占GDP比重達到50.5%,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比上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依次為355.57億元、6027.37億元和5572.32億元。

2、產業結構持續呈現良好態勢。近年來,在調結構政策的積極實施下,全省非公經濟結構持續呈現向優向好的態勢。前三季度,第三產業非公增加值占比為46.6%,同比增加5.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占比為50.4 %,同比下降5.4個百分點;第一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占比為3%,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三次產業構成,如下圖所示。

二、三次產業互補發展,穩中向好

三次產業內部非公經濟與上年同期比較,表現為“一穩一降一升”的發展特點,三次產業互為補充,經濟回升的有利條件不斷累積,保證了非公經濟穩步發展,為高質量發展不斷鞏固基礎。

1、第一產業非公占比平穩發展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秋糧豐收在望,蔬菜、水果、肉禽等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前三季度,全省第一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占本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1%,同比回落1個百分點。

2、第二產業非公占比下降

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市場需求收縮、企業運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全省非公有制工業運行持續承壓,甚至有部分行業、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不佳、持續增長乏力,全省工業運行放緩。前三季度,全省第二產業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6027.37億元,占本產業的比重為54%,同比降低3.6個百分點。

(1)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非公經濟下滑。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非公經濟占比54.4%,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

(2)建筑業非公經濟占比持續回落。前三季度,建筑業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866.78億元,占行業比重為44.1%,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3、第三產業非公經濟發展較快

前三季度,全省第三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5572.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69.66億元,占行業比重為50%,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對全省非公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1)消費市場快速增長。全省批發零售業實現非公增加值1013.73億元,占行業比重為63.7%,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實現非公增加值336.11億元,占行業比重為97%,同比增加0.3個百分點。

(2)金融業貢獻持續提高。全省金融業實現非公增加值為400.3億元,占金融業增加值的22.3%,同比增加1.4個百分點。

(3)房地產業觀望情緒持續。全省房地產業實現非公增加值1020.65億元,占行業比重為93.8%,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

(4)交通倉儲和其他服務業較快發展。全省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非公增加值為483.29億元,占行業比重為46.2%,同比增加0.8個百分點。其他服務業非公增加值2236.17億元,占行業比重為43.8%。

(5)全省民間投資需求不足。民營企業對未來預期謹慎,投融資意愿低迷,全省民間投資比上年同期下降17.4%。其中,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4.2%,基礎設施民間投資下降29.3%。民間投資占全省投資比重為43.8%,同比下降4.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民間投資19個行業(無國際組織)中,14個行業投資為負增長。

(6)全省民營對外貿易下降。前三季度,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1274.43億元,同比下降2.9%。其中,私營企業進出口總額1272.12億元,同比下降2.8%。(來源:陜西省統計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