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省統計公報

上半年縣域經濟實現平穩增長

上半年,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實現生產總值7315.72億元,同比增長2.4%,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2%,服務業復蘇有力,消費市場逐漸活躍,縣域經濟實現平穩增長。

一、上半年縣域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上半年,全省縣域積極應對內外部環境挑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83個縣(市、區)總體呈現經濟穩定恢復、服務業較快增長態勢,關中、陜北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77.64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278.35億元,同比下降0.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9.73億元,同比增長6.1%。三次產業結構為7.9∶58.5∶33.6,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比重分別提高0.5個、2.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2.9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關中、陜北、陜南縣域完成生產總值2812.89 億元、3036.36億元、1466.47億元,同比增長3.3%、2.5%、0.7%,占全省縣域的比重分別為35.1%、45.1%、19.8%,關中、陜北占比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3和0.1個百分點。

縣域工業增速減緩。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實現工業增加值4050.63億元,同比下降0.7%;工業增加值占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55.4%。實現制造業增加值1592.07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21.8%。服務業復蘇有力。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459.73億元,同比增長6.1%,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33.6%,較上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

投資穩中趨緩。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4%,高于全省3.0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9%,高于全省8.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2.2%。消費市場逐漸活躍。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7.55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

二、上半年縣域經濟發展運行分析

(一)經濟強縣支撐有力

總量穩定增加,占比提升。上半年,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縣(市、區)(神木市、府谷縣、靖邊縣、高陵區、定邊縣、韓城市、鄠邑區、彬州市、城固縣、興平市)共實現生產總值2919.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0.56億元;縣均水平達到291.93億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3.3倍;占全省縣域生產總值的39.9%,較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神木市、府谷縣分別實現生產總值1035.02億元、438億元。平均增速高于縣域平均水平,對全省縣域經濟增長拉動力強。上半年,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縣(市、區)平均增速4.0%,高于縣域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拉動全省縣域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工業穩步提升,占全省縣域工業比重過半。上半年,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縣(市、區)共實現工業增加值2095.65億元,占全省縣域工業增加值的51.7%,較上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平均增速為3.1%,高于縣域平均增速3.8個百分點,拉動全省縣域工業增長1.5個百分點。經濟強縣持續穩定增長,有力支撐了全省縣域經濟穩定增長。

(二)2015年后撤縣設區的7個區經濟較快增長

增長速度快于全省縣域,經濟恢復加速。上半年,7個區(高陵區、鄠邑區、鳳翔區、華州區、安塞區、南鄭區、橫山區)實現生產總值879.72億元,同比增長5.2%,高于全省縣域增速2.8個百分點,拉動全省縣域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占全省縣域經濟的比重12.0%,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鄠邑區、高陵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12.7%、8.9%,在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中排第3位、6位。工業帶動明顯。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2.76億元,同比增長4.0%,高于全省縣域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21.19億元,同比增長5.2%,高于全省縣域5.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9.73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工業增長5.3%,高于全省縣域6.0個百分點。

(三)部分縣(市、區)經濟增長趨緩

經濟增長低位運行,連續3個季度低于全省。上半年,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4%,低于全省1.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收窄0.3個百分點,從2022年四季度以來,連續3個季度低于全省增速。部分縣(市、區)經濟增長承壓。上半年,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中有18個縣(市、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比下降,較一季度增加3個,拉低全省縣域經濟增速2.1個百分點。其中,韓城市受獅山、燎原、盤龍3家企業停產,鋼材產量下降及項目投資量不足影響,生產總值增速同比下降6.4%,工業增速同比下降9.0%;洛川縣因延煉設備檢修,原油加工量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上半年生產總值增速同比下降9.8%,工業增速同比下降13.9%;鳳縣因縣內最大企業東嶺鋅業關閉一條生產線等因素影響,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53.2%,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2.6%。此外,隴縣、紫陽縣、石泉縣等3個縣生產總值同比下降超過兩位數,分別下降17.1%、15.4%、11.6%。

(四)工業生產低位運行

工業增長對全省縣域經濟拉動力減弱。工業是我省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上半年縣域工業下行壓力較大,對全省縣域經濟作用下降,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實現工業增加值4050.6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42.84億元,增速同比下降0.7%,拉低全省縣域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工業占比下降。上半年,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55.4%,較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21.8%,較上年同期下降2.7個百分點。過半數縣(市、區)工業回落。上半年,83個縣(市、區)中有42個縣(市、區)增速同比下降,較一季度增加15個,其中下降超過兩位數的有17個縣(市、區)。分地市看,10個地市中有6個地市的縣域工業增速同比下降,其中,安康、商洛、寶雞3個地市縣域工業增速分別下降18.8%、12.7%、8.0%。

總體來看,上半年全省縣域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發展基礎穩固的良好態勢。下階段,要緊緊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落實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會議精神,強化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導向和機制保障,穩工業、優結構、促平衡,加快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增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承載力,全力鞏固拓展向好勢頭,推動縣域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來源:陜西省統計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