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第二次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資源清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
陜西省統計局 陜西省科技廳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
陜西省教育廳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國防科工辦
2010年12月10日
根據陜西省第二次R&D資源清查結果,現將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R&D及相關活動主要指標公布如下:
一、開展R&D活動企業[2]分布情況
2009年,全省開展R&D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9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7.5%。其中,開展R&D活動的大中型工業企業178個,占全部大中型工業企業的30.1%。
在開展R&D活動的企業中,國有企業及國有獨資公司76個,占23.8%;其他內資企業219個,占68.7%;外商投資企業24個,占7.5%(詳見表1)。
二、R&D投入情況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人員3.69萬人,其中女性0.94萬人,占25.5%。按實際工作時間計算的R&D人員全時當量2.59萬人年。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為58.25億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平均增長1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投入強度[3] 為0.71%。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為55.66億元,R&D經費投入強度0.91%。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中,國有企業及國有獨資公司R&D經費支出31.63億元,占54.3%;其他內資企業24.05億元,占41.3%;外商投資企業2.57億元,占4.4%。
按行業分,制造業R&D經費支出55.30億元,占94.9%(詳見表2)。
按關中、陜南、陜北地區分,關中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為52.44億元,占90.0%;陜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為5.47億元,占9.4%;陜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為0.34億元,占0.6%。
三、R&D項目情況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開展R&D項目3921項,項目人員全時當量2.04萬人年,項目經費支出39.35億元。
按項目技術經濟目標[4]分,開發全新產品的項目經費占47.8%,增加產品功能或提高性能項目占23.1%,減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項目占11.9%,提高勞動生產率項目占2.2%,減少環境污染項目占2.0%,技術原理研究項目占0.8%,節約原材料項目占0.9%,其他項目占11.3%。
按項目來源分,企業自選的項目經費占69.4%,地方科技項目占8.3%,國家科技項目占10.1%,其他企業委托項目占2.9%;其他項目占9.3%。
按項目合作形式分,企業獨立完成的項目經費占59.2%,與國內高校合作項目占13.9%,與國內獨立研究機構合作項目占11.3%,與境內其他企業合作項目占3.4%,與境外機構合作項目占0.5%,其他合作形式項目占11.7%。
四、企業辦研究開發機構情況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辦研究開發機構419個。機構人員2.94萬人,較2000年增加87.3%,其中博士和碩士3430人,占11.7%,比2000年提高7.9個百分點。全年機構經費58.04億元,是2000年的5.1倍。機構擁有科研用儀器和設備的原價46.83億元,是2000年的2.9倍。
五、R&D活動主要產出情況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產品[5]產值685.94億元,是2000年的5.6倍。全年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656.66億元,是2000年的6.1倍;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8.0%。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請專利2642件,是2000年的6.9倍;其中發明專利907件,是2000年的6.8倍;發明專利所占比重為34.3%。
注釋:
[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開展R&D活動企業:指有組織地開展R&D活動且有相應經費支出的企業。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投入強度:指企業R&D經費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
[4]本公報中按項目技術經濟目標分、按項目來源分以及按項目合作形式分的數據,均只包括立項經費在10萬元及以上的R&D項目。
[5]新產品:指采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研制、生產的全新產品,或在結構、材質、工藝等某一方面比原有產品有明顯改進,從而顯著提高了產品性能或擴大了使用功能的產品?! ?/p>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