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洛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商洛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商洛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商洛調查隊
2023年3月
2022年是商洛發展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全市上下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進“一都四區”建設,全市經濟頂住壓力保持平穩增長,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22℃商洛”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902.56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77億元,比上年增長3.8%,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9%;第二產業增加值359.55億元,比上年增長2.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9%;第三產業增加值417.24億元,比上年增長3.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2%。人均生產總值44599元。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09.81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56.5%。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34.73億元,增長4.1%。實現增加值133.63億元,增長4.1%。其中,農業增加值83.87億元,增長2.2%;林業7.45億元,增長12.7%;牧業33.68億元,增長5.3%;漁業0.77億元,增長8.8%;農林牧漁服務業7.86億元,增長8.2%。
據抽樣調查,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38.72萬畝,糧食總產量為49.97萬噸,同比下降4.2%。其中,夏糧產量19.84萬噸,增長0.4%。秋糧產量30.13萬噸,下降7.0%。2022年糧食平均畝產209公斤,同比下降4.6%。
全年人工造林3.5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9.56%。茶葉面積28.53萬畝,產量0.44萬噸;核桃、板栗和松子產量分別為12.07萬噸、3.39萬噸和0.12萬噸。全年完成水產品產量6811噸,同比增長11.7%。
年末牛存欄7.11萬頭,豬存欄57.63萬頭。全年肉類總產量達到10.08萬噸,禽蛋產量7.42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0.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其中,輕工業增長4.8%;重工業下降0.4%。
規模以上工業中,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制造業增長1.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增長14.7%。
三大支柱產業中,新材料產值下降7.4%,生物醫藥下降8.2%,綠色食品增長7.7%。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22.9億元,增長5.7%。利潤總額61.8億元,同比增長15.1%,產銷率為95.5%,工業銷售產值增長5.1%。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49.23億元,現價同比增長13.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49.7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產值5.95億元,占總產值的3.4%;房屋建筑施工面積40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7%,其中:新開工面積250.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9.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8.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8.7%。民間投資增長3.4%。工業投資增長1.5%?;A設施投資增長47.4%。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0.4%。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5.38億元,比上年下降19.2%。商品房銷售面積93.8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4.1%。商品房銷售額49.06億元,比上年增長17.6%。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客運量487.31萬人,下降41.2%;旅客周轉量36825.41萬人公里,下降42.2%。貨運量2999.44萬噸,下降1.0%;貨運周轉量370925.71萬噸公里,增長3.0%。
全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4.51億元,同比增長9.4%。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4402.89萬件,同比下降0.32%。其中,快遞業務量968.02萬件,增長9.7%。電信業業務總量15.05億元,增長33.4%。全市移動電話用戶191.53萬戶,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戶107.08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63.43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01.6部/百人,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93.4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903.36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2.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75.11億元,比上年下降33.1%。金山康養產業園建成試運營,洛南、商南、鎮安、柞水入選“健康中國·康養旅游百強縣”,商州、洛南、丹鳳、商南入選“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云蓋寺古鎮、倉頡小鎮創成4A級景區,牛背梁創建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六、商業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03億元,比上年增長7.6%。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2.59億元,增長6.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3.44億元,增長11.3%。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22.13億元,增長4.4%;商品零售183.90億元,增長7.9%。
全年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4%,飲料類增長3.8%,煙酒類下降1.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5%,化妝品類下降1.7%,金銀珠寶類下降34.5%,日用品類增長6.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13.9%,中西藥類增長21.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具類增長17.7%,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8.4%,石油及制品類增長50.9%,汽車類下降2.4%。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9.87億元,比上年下降4.5%。其中,進口總額9.72億元,下降24.8%;出口總額10.15億元,增長28.7%。實際利用外資1.21億美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329.7億元,增長46.7%。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89億元,增長5.8%。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01.38億元,增長9.9%。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87.35億元,增長13.8%。其中,住戶存款1219.61億元,增長16.4%。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77.63億元,增長15.8%。其中,短期貸款157.38億元,增長11.3%;中長期貸款657.75億元,增長15.4%。
全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28.72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財產險8.97億元,增長44.4%;人身險19.75億元,下降4.4%。保險業累計賠款支出11.40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5.28億元,同比增長9.9%;人身險賠付支出6.12億元,下降4.5%。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所,在校學生1.25萬人,教職工876人;高等職業院校1所,在校學生10048人,教職工463人;普通高中16所,在校學生3.97萬人,在校教職工0.43萬人;初中143所,在校學生7.74萬人,在校教職工0.8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所,在校學生1.43萬人,在校教職工1028人;小學357所,在校學生17.22萬人,在校教職工10057人;獨立幼兒園538所,在園幼兒7.35萬人,在校教職工8172人;全市有技工學校3所,在校學生數1031人,教職工人數143人;特殊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421人,在校教職工124人。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69家,累計簽訂技術交易合同125項,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2.89億元。全年共獲授權專利491件,其中發明40件,實用新型專利359件,外觀設計專利92件。建成秦創原商洛創新驅動網絡平臺和飛地孵化器,柞水創成全國首批、全省唯一國家創新型縣,商南、鎮安獲評全國科普示范縣。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全年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8.81%,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9.71%。商洛花鼓戲《情懷》榮獲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特別推薦劇目獎”,散文集《月光不是光》榮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推進“三館一站”及鎮(村)文化示范點建設,建成基層文化服務中心站2491個。啟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三年攻堅行動,侏羅紀夢幻世界等4家3A景區創建通過驗收,推薦2個園區為第五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商南縣、山陽縣入圍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創建行列。
2022年相繼舉辦陜西省群眾羽毛球城際聯賽、陜西省象棋公開排位賽網絡賽、陜西省大眾乒乓球公開賽(商洛站)、陜西省健身氣功站點聯賽暨全國健身氣功站點聯賽預選賽(陜西賽區)、春季網球邀請賽、中華垂釣大賽陜西洛南選拔賽暨首屆撫龍湖垂釣大獎賽等大型賽事活動6場次。
全市衛生健康機構2718個,其中醫院64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3個,村衛生室2084個。實有床位16151張,衛生技術人員1709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497人,注冊護士6710人。
十、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優良空氣天數為349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天,其中優的天數103天,比上年減少了62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27,同比上升10.1%。萬元GDP能耗下降0.895%。
全年完成植樹造林68.67萬畝,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2221公頃,營造林80.1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331平方公里。
2022年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5起,死亡20人。按行業分:道路運輸業發生事故13起,死亡17人;商貿制造業發生事故1起,死亡1人;其他行業發生事故1起,死亡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2年末,全市總戶數86.26萬戶,戶籍人口247.97萬人??側丝谥?,男性131.35萬人。年末常住人口為202.06萬人,比上年減少0.62萬人。其中,出生人口1.32萬人,出生率6.55‰;死亡人口1.52萬人,死亡率7.54‰;自然增長率-0.99‰。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9.98%。
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2元,增長6.1%。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31元,增長4.5%。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來源看,工資性收入17979元,經營凈收入4595元,財產凈收入1124元,轉移凈收入6233元。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1元,增長6.8%。其中,工資性收入6881元,經營凈收入2194元,財產凈收入65元,轉移凈收入3640元。
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34:1,較上年縮小0.05。
全年民生支出239.68億元,占公共預算支出的79.5%。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6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5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9.4萬人。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5.8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03.63萬人,生育保險參保15.8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15.6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3.70萬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到1.20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到15.81萬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達到1.74萬人。
注釋:
[1]本公報部分指標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及有關制度規定,對歷史數據進行了統一修訂,公報中2016-2018年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修訂后數據。
[3]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十種有色金屬均指鋁、鎂、銅、鉛、鋅、鎳、鈷、錫、銻、汞十種有色金屬,商洛市有色金屬主要是精鋅和鎂,公報中十種有色金屬為本年精鋅和鎂產量之和。
[4]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城鎮項目投資、非農戶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5]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6]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同口徑數據。
[7]相關部門數據來源于部門年快報數據。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