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市/區公報

2021年榆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榆林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榆林考察指導,為榆林新時代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大動力。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各種風險挑戰,全市上下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指導的巨大鼓舞下,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昂揚奮進、砥礪前行,有力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福祉持續增進,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62.18萬人,出生率8.27‰,死亡率6.96‰,自然增長率1.31‰。城鎮人口224.91萬人,占62.1%;鄉村人口137.27萬人,占37.9%。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實現生產總值5435.1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0.25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3704.64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1440.29億元,增長9.2%。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3%、68.2%和26.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49899元,約合23511美元。

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2206.2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6%,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二、農業

2021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2.83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種植業產值322.49億元,增長2.6%;畜牧業產值158.43億元,增長11.7%;林業產值8.49億元,增長17.0%;漁業產值2.38億元,下降0.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1.05億元,增長4.6%。

糧食播種面積728.01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2%,總產量223.72萬噸,下降11.9%(減產30.08萬噸)。

造林面積107.6萬畝,比上年增長2.6%。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1年全市101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55.9%。其中,重工業增長57.9%,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9.2%;輕工業下降36.4%,占0.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長1.4%。

全市規上能源工業企業產值比上年增長61.4%,非能源工業產值增長34.3%,能源工業與非能源工業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分別為82.6%、17.4%。能源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值增長81.5%;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9.5%;石油和煤炭加工業增長43.7%;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增長20.2%。非能源工業中,化學原料制品制造業增長54.3%;有色金屬冶煉業增長34.2%。

全市規模以上直報工業企業(不含6戶省上反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201.9億元,比上年增長69.4%;利潤總額2073.8億元,增長170.0%。

全市建筑業總產值443.42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增加值160.48億元,下降5.4%(可比增速)。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3.5%,其中,項目投資下降16.1%,房地產投資增長19.1%。民間投資下降13.6%。工業投資下降6.7%,其中工業技改投資下降30.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39.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5%;第二產業投資下降6.7%,占比為58.0%;其中,能源工業投資下降0.7%;非能源工業投資下降17.0%;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8.4%,占比為?37.5%。

從本年實際到位資金情況看,國家預算資金比上年增長14.4%;國內貸款下降40.0%;自籌資金下降15.4%。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2021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34991.4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15.54公里。在總里程中,高速公路1156.68公里,國道1533.34公里,省道1926.25公里,農村公路30375.17公里。在農村公路中,縣道2930.50公里,鄉道3636.20公里,村道23808.47公里。

鐵路運輸中,貨運量25238.00萬噸,比上年增長13.8%,貨運周轉量552.26億噸公里,增長12.4%;客運量377.40萬人次,增長4.0%,客運周轉量26.43億人公里,增長15.1%。公路運輸中,貨運量28528.90萬噸,增長6.0%,貨物周轉量548.26億噸公里,下降0.6%;客運量669.50萬人次,下降45.7%,客運周轉量8.03億人公里,下降48.9%。民航運輸中,貨郵吞吐量12606.30噸,下降2.0%;旅客吞吐量171.83萬人次,增長6.0%;運輸起降19018架次,增長3.8%。

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028397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932226輛。轎車保有量485724輛,比上年增長6.0%,其中,私人轎車468415輛,增長6.1%。進口車輛44385輛,增長6.3%,其中進口轎車7646輛,增長7.4%。

全市郵電業務收入4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郵政業務收入8.38億元,增長12.6%;電信業務收入34.59億元,增長9.9%。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0.35萬件,訂銷報刊累計4488.64萬份,訂銷雜志累計135.73萬份,郵路長度達到31547.55公里,農村投遞線路13369.25公里。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90.23萬部,其中固定電話58.78萬部,移動電話431.45萬部。

六、國內外貿易和旅游業

202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3.25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43.78億元,增長4.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99.24億元,增長7.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04.01億元,增長8.1%。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631.07億元,增長8.7%;餐飲收入72.18億元,下降2.3%。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231.58億元,增長3.8%。按用途分,吃類商品零售23.59億元,下降7.0%;穿類4.60億元,下降5.9%;用類203.38億元,增長5.2%。

全市進出口總值22.27億元,比上年增長85.6%。其中,出口16.10億元,增長89.4%;進口6.17億元,增長76.3%。出口產品中,農副產品出口總值1.1億元,占進出口總值的4.9%。化工產品出口總值14.00億元,占進出口總值的62.9%。

2021年末,全市旅行社達到45家、旅行社分社47家、網點107家。星級飯店共有27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3家、三星級19家、二星級4家。全市共有AAAA景區9個,AAA景區49個。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001.8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5%,旅游收入125.06億元,增長21.0%。

七、金融和保險業

202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54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9.6%;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584.83億元,增長11.4%。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544.52億元,增長19.6%,較年初增加906.64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584.59億元,增長11.4%,較年初增加264.41億元。

全市有證券公司9家,期末證券開戶總數20.53萬戶,2021年新開2.38萬戶,市場各類證券交易量1169.70億元。

全市有各類保險公司39家,全年保費收入70.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財產險收入25.89億元,增長12.8%;壽險收入34.11億元,增長6.2%。各類保險公司累計賠付支出24.46億元,增長18.8%,其中,財產賠付支出16.72億元,增長18.0%;壽險賠付支出4.08億元,增長3.2%。保險深度1.29%,保險密度1936.96元/人。

八、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

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95所,其中,高等學校4所、中等職業學校22所、普通中學203所、小學322所、幼兒園934所、特殊教育學校10所。

全市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累計招生188157人,畢業154738人,在校學生數747086人。在校學生中,普通高中64584人、中職31310人、初中132922人、小學352427人、幼兒園164885人、特殊教育學校958人。共有教職工65777人,其中專任教師53151人。

全市組織評議登記科技成果102項,其中科技成果綜合水平達到國內領先58項,獲“陜西省2021年科學技術獎”1項(三等獎1項)。授權專利3102件,其中,發明專利151件;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額5.45億元。

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影劇院43個?(劇院10個、電影院33個)。文化藝術館13個,公共圖書館12個,文化站201個,博物館、紀念館34處。全市廣播、電視轉播臺20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2%。

九、衛生、體育和檔案

2021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727個,其中,醫院111家、社區服務中心18家、衛生院220家、村衛生室2632個。共有床位22492張,其中醫院病床18052張,衛生院病床3529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0265人。已建成三級綜合醫院5個,二級綜合醫院16個。共有婦幼保健機構13個,中醫醫院12個,專科醫院27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48.73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為314.70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46.21萬人。

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1平方米,擁有大型體育場11座,體育館6個,游泳館6個。全年共舉辦各類大型體育活動136次,其中市級舉辦18次。全年共派出1254名運動員參加省運會的比賽項目,共獲得金牌244.5枚,銀牌177.5枚,銅牌188枚。完成了年度國家、省級各項體育惠民工程,實施了129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7個社區路徑配送工程;全年全市654個體彩網點共計發行體育彩票6.74億元。

全市擁有綜合檔案館13個,專業檔案館1個,館藏案卷814218卷,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1830497件,館藏資料126175冊。

十、水利水保

2021年水利水保投資35.03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17.13平方公里,新建、加固、維修淤地壩780座,新修高標準農田37.9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6.56萬畝。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85處,鞏固提升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3.73萬人。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2021年榆林城區監測二級以上天數為313天,其中達到一級標準天數為62天。剔除沙塵天氣,全年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8%??h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23起,比上年下降36.3%,死亡104人,下降10.3%。其中,發生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6起,死亡20人;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19,較上年下降了32.1%;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016,上升88.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1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73元,比上年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51元,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2元,增長10.7%。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3.3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為1.14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人數為357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9%。

2021年末,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9.63萬人(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71.0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33.1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72.87萬人。

全市共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84個,擁有床位9037張。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6.92萬人(農民12.52萬人,城市居民4.40萬人),城市居民低保標準每人每月740元,農村居民保障標準每人每年5000元。

注釋

1.?本公報中生產總值、公路里程、衛生領域指標等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4.?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5.?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農戶投資和跨區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城鎮項目投資、非農戶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指標解釋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對于一個地區來說,稱為地區生產總值。英文縮寫統稱為GDP。

固定資產投資??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企業(單位、個體戶)通過交易直接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個人包括城鄉居民和入境人員,社會集團包括機關、社會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居委會或村委會等。

指標數據來源

本公報中公路里程、公路運輸數據來自市交通局;車輛數據來自市車管所和市農機局;鐵路運輸數據來自市鐵路辦;郵電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和市工信局;旅游數據、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數據來自市文化和旅游局;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榆林分行;證券、保險業數據來自市金融工作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科技成果、技術合同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專利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紙、期刊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檔案數據來自市檔案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健委;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水利數據來自市水利局;部分農業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環保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城鎮就業、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社局;社會福利數據來自市民政局;造林面積數據來自市林業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