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市/區公報

2017年楊凌示范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7年,示范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緊盯追趕超越目標不動搖,積極發揮楊凌自貿片區建設及現代農業發展優勢,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及時出臺措施補足經濟增長短板,全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一、綜合

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41.27億元,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5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78.49億元,增長13.9%;第三產業增加值55.03億元,增長4.5%。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6.3:52.3:41.4調整為5.5:55.6:38.9。人均GDP達到68696元,增長8.7%。




二、農業

2017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45億元,增長4.6%,其中,農業總產值8.47億元,增長5.1%,畜牧業總產值2.79億元,下降0.1%,林業總產值1.18億元,增長9.6%,服務業產值1.01億元,增長9.4%。2016年,全區植樹5.6萬棵,造林面積2000畝,育苗面積18500畝。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5530畝,較上年減少2800畝;糧食產量19550噸,較上年減少668噸,其中夏糧產量9640噸,較上年減少288噸,秋糧產量9730噸,較上年減少780噸。蔬菜種植面積32580畝,同比下降0.2%,蔬菜產量147640噸,同比下降0.1%。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7年,全區12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85.61億元,增長15.7%;實現增加值53.94億元,增長15.1%;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65.16億元,增長12.7%;工業產品產銷率89.0%。按工業類型分,重工業產值90.90億元,增長30%,輕工業產值94.71億元,增長4.7%。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7億元,比上年凈增31.2億元,增長25.5%;實現利潤總額12.7億元,增長71.6%。



2017年,全區資質以內建筑業企業增加4戶,總數達到40戶。實現產值129.76億元,增長15.9%,其中:建筑工程產值70.67億元,增長2.1%;安裝工程產值25.88億元,增長28.1%。企業竣工產值18.47億元,增長94.4%。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95.62萬平方米,增長13.4%。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6.12億元,增長15.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1.75億元,增長15.4%,農戶投資完成4.2億元,增長0.3%。房地產投資20.25億元,增長84%。商品房銷售面積49.61萬平方米,增長22.8%;商品房待售面積27.21萬平方米,下降5.8%。

分三次產業看,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91億元,增長13.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7.02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25.65億元,增長19.5%。民間投資71.6億元,增長3.8%,技改投資5.26億元,下降27.5%。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2017年,區內公路里程387.6公里,高速公路14公里。全年完成客運量414萬人次,全年完成貨物運輸量259萬噸。

年末全區固定電話用戶數2.89萬戶,比上年減少0.19萬戶;移動基站總數786個,其中4G基站541個,移動電話用戶數26.34萬戶;全區寬帶用戶數5.25萬戶,除城區全覆蓋外,農村寬帶覆蓋55個自然村,用戶數1.49萬戶。

年末全區有線電視用戶31370戶,其中城鎮28385戶,農村2985戶。

全年接待旅游人數454萬人次,增長8.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7億元,增長17.1%。

六、商貿流通和對外經濟

2017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3億元,增長14.2%,其中,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15.7億元,增長17%;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3.43億元,增長2.9%。


2017年,全區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2億元,增長18.7%,實現網絡銷售6046.9萬元,增長74.8%。

2017年,示范區進出口總值5.68億元,增長73.7%。其中:出口總額3.17億元,同比增長98.8%;進口總額2.50億元,增長79.8%。

七、財政和金融

2017年,全區財政總收入21.89億元,增長23.2%。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91億元,增長8.5%(同口徑),其中,示范區本級6.24億元,增長3.9%;稅收收入6.61億元,增長30.5%。財政總支出31.51億元,增長1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7.06億元,增長7.7%。


2017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6.85億元,增長5.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0.13億元,增長8.0%;企業存款余額76.56億元,增長2.5%。各項貸款余額80.15億元,增長15.4%。

八、教育、衛生和科學技術

2017年末,區內2所高校共有教職工5337人,其中教師2987人,在校學生50740人,其中在讀研究生10115人;3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教師303人,在校學生4526人;全區9所普通中學共有教師713人,在校學生10538人;20所小學共有教師591人,在校學生14382人。初中畢業生共2059人,升學率64.89%。高考二本線以上582人,上線率53.89%。其中文史類84人,上線率45.16%,理工類498人,上線率55.70%。

全區現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3個,其中醫院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婦保計生服務機構1個,診所26個,鎮衛生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所,村衛生室112所。全區醫療機構床位數1430張,醫生(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602人,注冊護士1246人。

全區專利申請受理數1381件,有效發明專利數760件。全年新建示范推廣基地45個,培訓農民46258人次。農民技術職稱認定1212人。年示范推廣總面積7186.98萬畝,推廣總效益212.22億元。

九、農高會

第二十四屆農高會集中舉辦了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現代農業發展研討、特色現代農業展覽展示、項目招商與技術交易等8大板塊、88項重大活動。設4個室內展館、2280個標準展位以及7個室外觀摩體驗區,國外客商展位286個,較上屆凈增20個,專設了脫貧攻堅館。農高會評選出“后稷特別獎”61項、“后稷獎”154項。組織2場大會集中簽約和12場專項推介、洽談、簽約活動。項目簽約投資及交易總額達1411.09億元,較上屆增長20.8%。其中,簽約項目364個,總金額1343.27億元;各展館及場外貿易成交金額67.82億元。接待國內外各界代表和群眾180萬人次。

十、環境保護、安全生產

2017年,示范區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2.04%,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3.2%,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27天,較上年增加了11天;細顆粒物PM2.5濃度平均值6.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城鎮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農村飲用水普及率達97%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98%,城鎮污水處理率92%,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4.1%。

2017年,全區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8起,與上年持平;死亡3人,下降67%;受傷11人,增長50%。其中,在建企業內部裝飾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其他行業(有限空間,電纜井)違章作業事故1起,死亡1人,受傷1人;危化品領域事故1起,死亡1人,受傷2人;消防火災事故1起,無人員傷亡;道路交通生產安全事故3起,受傷3人;工貿行業事故1起,受傷5人。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7年全區常住人口20.64萬人,出生率9.88‰,死亡率3.95‰,人口自然增長率5.93‰,城鎮化率64.09%。

2017年,示范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98元,增長9.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36元,增長8.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4元,增長9.3%。

2017年,全區城鎮居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人均住房面積50.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2平方米。

2017年度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2.16%,比上年上漲0.16個百分點,就業壓力有所增加。

2017年度,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7989人,其中離退休人員3353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437人,居民醫保參保人數54364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4961人,比上年凈增80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7687人,比上年增加1617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6505人,比上年增加556人。全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02戶、1588人,其中,城鎮40戶、67人;農村562戶、1521人。

注:1.為保持公報數據的可比性,部分指標仍采用省統計局反饋的快報數據;

2.本公報水果產量包括果用瓜;

3.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有關交通、郵電數據來自楊陵區交通局、示范區電信局、中國移動楊凌分公司、中國聯通楊凌分公司、陜西廣電網絡傳媒楊凌分公司;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數據來自示范區規劃局;教育及旅游數據來自示范區教育局;外貿進出口及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示范區經貿安監局;財政數據來自示范區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示范區金融辦;科技示范數據來自科技局;農高會成果數據來自示范區展覽局;衛生數據來自示范區社會事業局;環境保護數據來自示范區環保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數據來自示范區市政管理局;城鎮飲用水水質達標率和農村飲用水普及率來自示范區水務局;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示范區人事勞動局、社會事業局和養老保險經辦處;其余數據來自示范區統計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