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市/區公報

2017年渭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7年以來,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決策部署,緊盯追趕超越,踐行“五個扎實”,落實“五新”戰略,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項目擴投資、保工業促轉型、補短板添活力,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656.62億元,可比價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50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778.41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647.71億元,增長8.2%。人均生產總值30808元,比上年增長8.0%。

2017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833.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0.3%,比上年提升0.8個百分點。

二、農業

2017年糧食播種面積758.6萬畝,總產量211.54萬噸,較上年增長0.01%,其中,夏糧114.06萬噸,增長2.7%;秋糧97.48萬噸,下降3%。

全市蔬菜面積130萬畝,總產量282.19萬噸,增長4.5%;水果面積314.7萬畝,總產量345.36萬噸,增長5.6%;瓜類面積54萬畝,總產量142萬噸,增長3.6%。

2017年底,全市出欄生豬247.58萬頭,較上年下降0.5%;出欄牛8.04萬頭,增長1.0%;出欄羊63.53萬只,下降0.2%;出欄家禽999.14萬只,增長1.2%。全年肉產量21.67萬噸,較上年下降0.3%,蛋產量達11.09萬噸,增長0.6%,奶產量達39.30萬噸,下降0.9%。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632.67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9.7%。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13.60億元,較上年增長26.7%。其中,重工業1678.91億元,增長23.9%;輕工業434.69億元,增長39.1%。六大主導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03.27億元,增長25.9%。其中,能源工業670.06億元,增長17.1%,化工工業282.20億元,增長25.3%;裝備制造業240.30億元,增長54.7%;有色冶金工業408.14億元,增長40.4%;食品工業273.36億元,增長18.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29.22億元,增長10.6%。

2017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45.75億元,同比增長9.1%。資質以上建筑業完成總產值337.71億元,同比增長22%。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共簽訂合同額957.51億元,同比增長76.7%。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504.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9%。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31.22億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681.84億元,增長20.1%。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318.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4%;第二產業投資441.06億元,下降3.4%;第三產業投資1922.40億元,增長26.9%。

2017年民間投資831.10億元,比上年增長9.9%,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31.0%。

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13.81億元,較上年增長17.4%;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177.52萬平方米,增長7.4%;商品房銷售面積206.49萬平方米,增長18.3%;商品房待售面積113.03萬平方米,下降14.9%。

五、交通和郵電

2017年貨運量17953萬噸,比上年增長10.5%;貨物周轉量3363935萬噸公里,增長10.4%??瓦\量9179萬人,下降1.5%;旅客周轉量282121萬人公里,下降1.6%。

2017年完成郵政業務收入4.65億元,增長12.9%;電信業務收入30.32億元,增長9.7%;固定電話用戶數64.96萬部,下降11.6%;無線移動用戶508.66萬部,增長4.9%;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02.8萬戶,增長11.5%。

六、國內貿易和市場價格

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06.41億元,增長14.7%。

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89.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2.10億元,增長13.8%。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578.1億元,增長13.7%;餐飲收入73.8億元,增長12.5%。

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3%。八大類價格指數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0.4%,衣著類上漲1.6%,居住類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4%,醫療保健類上漲7.0%,交通和通信類上漲1.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2%,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5%。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100.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105.5%。

七、外貿和旅游

2017年全市共有招商引資在建項目509個,項目到位資金738.27億元,較上年增長9.96%。其中新開工項目288個,實際到位資金442.08億元,續建項目221個,實際到位資金296.19億元。

據西安海關統計,2017年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1.57億元,較上年下降4.5%,其中出口10.21億元,下降4.0%,進口1.37億元,下降7.6%。

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不含韓城市)5330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26億元。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2017年地方財政收入73.54億元,增長11.9%。財政支出407.65億元,增長15.6%。

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245.98億元,較年初增長8.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630.03億元,增長11.4%。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071.09億元,增長3.5%,其中短期貸款282.27億元,下降2.5%,中長期貸款665.74億元,增長15.6%。

全市保險業保費收入74.85億元,比上年增加7.67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37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57.48億元。產壽險賠款總支出共計20.72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8.75億元,人身險賠款11.97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擁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所,在校學生1.63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9所,在校學生1.87萬人;普通中學252所,在校學生22.35萬人;小學450所,在校學生29.23萬人;幼兒園1388所,在園幼兒19.57萬人;特殊教育學校9所,在校學生873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9.33%。2017年高考文理兩科類各批次上線人數繼續處于全省前列,全市本科上線26671人。其中,一批本科上線7538人,比去年減少114人,二批本科上線14103人,比去年增加116人,三批本科上線26671人,比去年增加2743人。(2017年高考報名人數34564人,比去年減少4338人)。

全年共申請專利1378件(含韓城市),其中發明專利567件,同比增長48%;實用新型專利655件,外觀設計專利156件。授權專利共823件(含韓城市),其中專利授權74件,同比下降54%;實用新型專利471件,同比增長17.2%,外觀設計專利278件,同比下降231%。截至2017年底,全市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03件(含韓城市),同比下降14.4%,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125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7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3個,一元劇場文化惠民演出2479場。文化館12個,文化站137個,藝術表演場館11個。市級無線廣播電臺1座,廣播節目2套,市級無線電視臺1座,電視節目2套;全市電視綜合覆蓋率97.59%,廣播綜合覆蓋率96.11%,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覆蓋率100%。

2017年末擁有衛生機構4356個,其中醫院155個,社區服務中心(站)69個,衛生院198個;擁有床位29345張,其中醫院20433張,衛生院5642張;衛生技術人員34784人,其中醫師9605人(執業醫師7381人)。年末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03.34萬人,參合率達99.4%。

2017年全市建成各類體育惠民工程2397個,鎮辦社區達到100%,行政村達到77.8%。組織舉辦國際級以上賽事14項、省市級賽事22項、共2900余場次,賽事天數超過200天,參與人數達到370萬人次。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12100余名,實現城鄉全覆蓋。體育社會組織達到148個,健身活動站點達到300個,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超過252萬人次。全年選派823名運動員參加20個大項的省運會資格賽,獲得金牌63枚、銀牌71枚、銅牌70枚,總分4877分。

十一、水利

水利系統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3.05億元。有效(農田)灌溉面積320.17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230.62千公頃,旱澇保收面積164.83千公頃,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50.2平方公里,堤防長度453.58公里。建成水庫102座,總庫容2.54萬立方米。建成萬畝以上灌區44處,有效灌溉面積307.4千公頃,當年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20萬人。

水利供水工程總供水量達到144017萬立方米,其中農業供水94106萬立方米,工業供水11335萬立方米,城鄉居民生活供水18957萬立方米,城鎮公共供水2258萬立方米,生態環境供水2344萬立方米,林牧漁畜供水20114萬立方米。

十二、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2017年全年有效監測天數365天,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65天,占比為45.2%,其中優質18天,良好147天。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天數200天,占比為54.8%,其中:輕度污染129天,中度污染36天,重度污染22天,嚴重污染13天。大氣污染物指標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分別為135微克/立方米、71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降塵強度9.3噸/平方公里?月。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17起,同比下降27%;死亡75人,同比下降2.6%,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了“雙下降。經濟損失808.15萬元,同比下降55.7%。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年度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8.29萬人,人口出生率10.59‰,死亡率6.56‰,自然增長率4.03‰。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08元,比上年增加2323元,增長8.5%。其中工資性收入19977元,增長8.7%,占收入的67.0%;經營凈收入1635元,增長28.2%,占5.5%;財產凈收入2682元,增長7.8%,占9.0%;轉移凈收入5514元,增長3.1%,占18.5%。

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260元,比上年增加845元,增長9.0%。其中,工資性收入4585元,增長13.6%,占收入的44.7%;經營凈收入3591元,下降0.2%,占35.0%;財產凈收入238元,增長40.0%,占2.3%;轉移凈收入1846元,增長59.0%,占18.0%。

2017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91。

2017年末城鎮職工參加養老保險45.68萬人(含韓城),參加失業保險24.97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14萬人(其中居民70萬人、職工44萬人)。年末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7.6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16.63萬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2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2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1%。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5.4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61.26萬人。

2017年,全市共有養老床位20581張,各類養老機構(包括五保供養機構、光榮院和社會化養老機構)88個,其中五保供養機構16所,設立床位3179張;光榮院3所,設立床位530張;社會福利院1所,設立床位160張;市級老年公寓1所,設立床位300張;縣級社會福利中心6所,設立床位1044張。民辦養老機構61所,設立床位6919張。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3所,設立床位1356張;農村幸福院876所,設立床位7093張。兒童福利院1所,設立床位300張。年末納入城市低保7905戶、16149人,月人均補助492元;納入農村低保30560戶、88409人,保障標準每人每年平均229元。

注釋: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3.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4.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11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戶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城鎮項目投資、非農戶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5.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客貨運量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郵電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和市電信局;旅游數據來自市文物旅游局;外貿進出口數據來自西安海關;外商投資、合同外資、實際利用外資等數據來自市外經局、市商務局;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渭南中心支行;保險業數據來自市保險協會;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科技成果、專利、技術合同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圖書館、文化館、圖書、廣播、電視數據來自市文廣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計局;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水利數據來自市水務局;環保數據來自市環保局;安全數據來自市安監局;城鎮就業、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福利數據來自市民政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