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市/區公報

2015年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引領新常態,全力推動中省市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政策落實,積極培育新機制、新動力,西安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70.56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7.8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446.91萬人,占51.3%;女性人口423.65萬人,占48.7%,性別比為105.49(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8.80萬人,出生率為10.15‰;死亡人口4.78萬人,死亡率為5.51‰;自然增長率為4.64‰。城鎮人口635.68萬人,占73.02%;鄉村人口234.88萬人,占26.9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815.66萬人,比上年增長0.05%。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GDP)5810.03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20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165.54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3424.29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8.9%。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066.8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圖1:2011—2015年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5%。商品零售價格下降0.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5.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2.1%。新建住宅銷售價格下降3.8%。

圖2: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跌幅度

表1: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8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7%。
 
  全年財政總收入1114.98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全年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0.99億元,增長16.3%,其中,營業稅下降5.3%,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0.8%、11.2%和22.6%。全年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17.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科學技術支出增長88.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11.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8.0%,節能環保支出增長55.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下降11.8%。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37.69萬畝,比上年下降2.5%;油料播種面積6.83萬畝,下降2.6%;蔬菜播種面積103.49萬畝,增長1.9%;棉花播種面積0.33萬畝,下降11.0%。全年糧食產量180.86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夏糧93.12萬噸,增長5.8%;秋糧87.74萬噸,增長0.2%。

表2:2015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417.61億元,比上年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4.67億元,增長6.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290.09億元,增長6.8%;重工業增加值884.58億元,增長6.5%。

圖3: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累計同比)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9.7%,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30.1%,汽車制造業下降10.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1.4%。六大高耗能行業[3]增長0.3%,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3.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0.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6.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1%,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58.6%。裝備制造業[4]增加值增長10.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9.8%。

表3:2015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83.6,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683.70億元,增長1.4%。實現利潤總額185.90億元,增長10.9%。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770.28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650.41億元,增長2.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044.05億元,增長5.2%;簽訂合同額6661.71億元,增長15.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979.16萬平方米,增長7.1%。

圖4:2011-2015年建筑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65.98億元,比上年下降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6%。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86.93億元,下降12.7%;農戶投資79.05億元,下降0.5%。

圖5:2011—201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99.78億元,比上年增長32.8%;第二產業投資1158.30億元,下降8.2%,其中,工業投資1135.87億元,下降5.8%;第三產業投資3828.85億元,下降14.7%。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2584.88億元,下降16.1%,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50.8%。

表4:2015年主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831.67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住宅投資1312.15億元,下降1.7%;辦公樓投資141.96億元,增長69.0%;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47.71億元,增長17.9%。房屋施工面積13392.94萬平方米,增長7.8%;房屋竣工面積976.64萬平方米,下降36.3%。

表5:2015年房地產開發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5.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345.90億元,增長4.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網上零售額[6]93.22億元,增長112.8%。
 
  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292.83億元,增長9.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2.55億元,增長15.5%。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3146.45億元,增長9.8%;餐飲收入額258.93億元,增長13.2%。

圖6: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累計同比)



  在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6.0%,化妝品類增長5.5%,金銀珠寶類下降5.7%,日用品類增長1.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8.9%,書報雜志類下降1.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6.9%,通訊器材類增長42.6%,家具類增長16.1%,石油及制品類下降3.2%,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2%,汽車類下降3.3%。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值176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出口819.86億元,增長11.6%;進口942.06億元,增長18.1%。
 
  在進出口總值中,加工貿易進出口1047.8億元,增長14.3%,占進出口總額的59.5%;一般貿易進出口391.6億元,增長1.5%,占進出口總額的22.2%。
 
  主要進口商品有,機電產品進口772.7億元,增長18.1%;精煉銅進口47.5億元,增長2倍;礦砂進口22.8億元,下降17.1%;醫藥品進口13.2億元,增長18.9%。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出口702.8億元,增長20.6%;農產品出口19.8億元,下降10.6%;紡織服裝出口13.2億元,下降7.4%;礦產品出口11.3億元,下降33.1%。
 
  全年批準外商直接投資項目73個,批準合同外資19.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4.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0.08億美元,增長8.2%。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63億噸,比上年增長10.1%;貨物運輸周轉量643.01億噸公里,增長2.9%。旅客運輸總量2.69億人次,增長4.3%;旅客運輸周轉量324.15億人公里,增長3.9%。

表6:2015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表7:2015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39.4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9%,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97.45萬輛,增長15.8%。
 
  全年郵政業務總收入30.70億元,比上年增長43.5%。電信業務總收入134.37億元,下降0.7%。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292.0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767.00萬戶,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戶[7]665.80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8]289.39萬戶。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3600.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3%;旅游總收入1073.69億元,增長13.0%。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8036.9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4%。人民幣存款余額17796.38億元,增長14.0%,其中,住戶存款余額6640.36億元,增長6.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3965.64億元,增長17.5%。人民幣貸款余額13714.02億元,增長17.5%。 

  全年證券市場各類證券交易總額53887.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倍。年末全市擁有上市股份公司32家,上市總股本415.65億股,總市值5818.36億元。
 
  年末全市共有保險公司52家,其中,財產險25家,人壽險2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116家。全年保費收入26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83.55億元,增長12.6%;人身險保費收入179.47億元,增長23.5%。全年支付各類賠款給付87.6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財產險業務、人身險業務分別為40.65和46.9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0%和8.1%。
 
  九、教育、科技、文化和體育
 
  全市普通高校63所,在校學生75.75萬人,畢業生20.72萬人,另有研究生培養單位43個,在學研究生9.14萬人,畢業生2.53萬人;普通中學422所,在校學生41.37萬人,畢業生13.92萬人;小學1234所,在校學生56.62萬人,畢業生7.85萬人。小學、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分別為99.98%和99.79%。
 
  全年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21項。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24家,支持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22家。全年技術市場交易額657.44億元。申請專利量60986件,專利授權量25103件。
 
  全市博物館113座,公共圖書館13個,群眾藝術館2個,文化館14個,文化站183個。地市廣播電視臺2座,縣級廣播電視臺6座。
 
  全年舉辦各類群眾體育展示表演和競賽活動共計260項次,體育社團舉辦和承辦體育賽事300項次,其中,國際性和全國性賽事25項次。新建城市社區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91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47個,新建和更新社區全民健身路徑200個。全市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1627名。已有晨晚練點1600個,健身氣功站點243個,在冊練功人數8618人。
 
  2015年,全市培養輸送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內各項比賽獲得金牌19枚、銀牌16枚、銅牌13枚。
 
  十、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5802個,其中,醫院295個,衛生院100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8.15萬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2.66萬人。衛生機構床位5.47萬張。
 
  全市提供住宿的法定社會服務機構137個,床位2.5萬張,年末收養人數1.4萬人。年末城市低保對象3.3萬戶、5.9萬人,發放低保金3.6億元;農村低保對象4.3萬戶、13.1萬人,發放低保金3.9億元。4922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9],發放供養金3655萬元。全年民政部門直接醫療救助3.45萬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45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1%。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8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2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4%。
 
  年末全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9.52萬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35.3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9.6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49.22萬人;職工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10.04萬人。年末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06.11萬人,實際參合率99.22%。
 
  十二、城市建設、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完成市政公用設施投資392.70億元。新建人行天橋8座,建設公交港灣65處,新建改造綠地廣場60個。
 
  全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好于國家二級標準(良好)以上的天數251天。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為24微克/標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0%;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為44微克/標立方米,下降6.4%;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為125微克/標立方米,下降15.0%。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均值為54.7分貝,道路交通噪聲等效聲級均值為68.3分貝。
 
  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0]1260起,死亡195人,受傷620人,直接財產損失1972.02萬元。
 
  注釋: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分行業增加值數據為第三次經濟普查結果,以前年度未經修訂;2014年數據為2014年年報最終核實數據。
 
  [3]六大高耗能行業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4]裝備制造業包括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
 
  [6]限額以上企業(單位)網上零售額是指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消費品零售額。
 
  [7]4G是指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簡稱4G),4G移動電話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計費系統擁有使用信息、占用4G網絡資源的在網用戶。
 
  [8]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電信企業登記注冊,通過xDSL、FTTx+LAN、FTTH/0以及其他寬帶接入方式和普通專線接入公眾互聯網的用戶。
 
  [9]農村五保供養是指老年、殘疾和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村民,在吃、穿、住、醫、葬方面得到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
 
  [10]安全生產事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農機事故和工礦商貿事故。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物價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進出口數據來自西安海關;利用外資數據來自市商務局;鐵路運輸數據來自西安鐵路局;公路運輸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民航運輸數據來自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機動車數據來自市車管所;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市郵政局;電信數據來自中國移動西安分公司、中國電信西安分公司、中國聯通西安分公司、陜西鐵通西安分公司;旅游數據來自市旅游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營業管理部;證劵數據、保險業數據來自市金融辦;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科技數據來自市科技局;藝術表演團體、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數據來自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博物館數據來自市文物局;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衛生、新農合數據來自市衛計委;社會服務、低保和五保供養數據來自市民政局;城市建設數據來自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環境保護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