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市/區公報

2013年商洛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3年,是全市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全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市主題和發展循環經濟主線,穩增長促轉調,打基礎利長遠,抓改革增活力,辦實事惠民生,全市經濟社會呈現穩中趨好的發展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510.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54億元,增長5.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3%;第二產業增加值256.94億元,增長18.0%,占50.3%;第三產業增加值165.4億元,增長9.4%,占32.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1795元。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60.13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50.9%。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56.02億元,增長5.5%。實現增加值88.54億元,增長5.0%。全年糧食總產量為65.07萬噸,增長1.2%。其中夏糧產量25.01萬噸,秋糧產量40.06萬噸。

2013(萬噸)

比上年增長(%)

糧食總產量

65.07

1.2

其中:夏糧

25.01

0.1

    秋糧

40.06

1.9

油料產量

2.37

1.2

蔬菜產量

45.48

3.6

水果產量

6.96

-0.2

藥材產量

16.10

26.9

茶葉產量

0.22

15.8

  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積達37.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6.1萬畝,飛播造林12.5萬畝。全市核桃、板栗產量分別達到4.35萬噸和2.36萬噸。

2013年(萬噸)

比上年增長(%)

油桐籽產量

0.52

0.2

核桃產量

4.35

7.1   

板栗產量

2.36 

29.0 

  全年大力推進規模養殖,大牲畜存欄12.68萬頭,豬存欄106.76萬頭。肉類總產量達到14.78萬噸,禽蛋產量7.41萬噸。

2013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14.78萬噸

4.7

其中:豬肉

11.99萬噸

4.8 

    牛肉

0.89萬噸

0.7

    羊肉

0.64萬噸

5.0           

奶類總產量

0.16萬噸

-11.0 

禽蛋產量

7.41萬噸

 5.8

大牲畜年末存欄

 12.68萬頭

-1.0 

羊年末存欄

 37.17萬只

4.3 

豬年末存欄

 106.76萬頭

 0.0

  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用機械總動力82.9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8%。實際機耕面積達到61.33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截至2013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7戶(含三縣農電)。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45.2億元,增長27.0%,實現總產值479.93億元,增長36.8%。其中輕工業實現產值89.67億元,增長45.1%;重工業實現產值390.26億元,增長35.0%。全市23戶大中型企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11.9億元,增長20.9%,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44.2%,支撐作用明顯。

  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7.4%;集體企業增長8.8%;股份制企業增長39.0%;股份合作企業下降5.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2.8%;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10.6%。

  三大支柱產業中,現代材料實現產值339.43億元,增長35.9%;現代醫藥實現產值43.09億元,增長49.4%;綠色食品實現產值29.51億元,增長32.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7.21億元,比上年增長28.2%。產銷率90.7%。工業銷售產值為435.27億元,增長33.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增長趨勢。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2013年

比上年增長(%)

十種有色金屬

17.15萬噸

2.7

中成藥

1.50萬噸

43.2

黃金

6005.40千克

31.3

鐵礦石原礦

972.78萬噸

7.1

水泥

379.14萬噸

18.4

鉬精礦折含量(折純鉬45%)

0.79萬噸

-11.8

  全年全社會實現建筑業增加值8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11.41億元,下降1.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28.92億元,增長4.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37.1萬平方米,其中實行投標承包面積591.9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95.5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6.2億元,增長26.7%。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包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465.7億元,增長28.2%;跨區投資14.9億元,增長11.1%;農戶投資15.5億元,增長3.0%。

  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所占比重為7.5%,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所占比重為39.2 %,比上年下降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所占比重為53.3%,比上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

  全市新開工各類保障房9984套,其中廉租房2890套、公租房2269套、限價房2688套,全年基本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13769套。

  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7.16億元,增長20.9%。房屋銷售面積66.07萬平方米,增長24.8%。房地產開發中,住宅投資完成15.4億元,占全部房地產投資的89.5%。

  五、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及旅游

  全年客運量3972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98933萬人公里;貨運量2839萬噸,貨運周轉量405518萬噸公里。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9.7億元。2013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210萬部,電話普及率達到89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游客2764.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5.43億元,分別增長20.8%和32.1%。

  六、商業貿易、對外經濟和物價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82億元,增長13.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3.98億元,增長13.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84億元,增長15.3%。按行業分,批發業18.72億元,增長15.6%;零售業89億元,增長13.8%;住宿業1.53億元,下降15.6%;餐飲業12.33億元,增長13.2%。

  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0.63億美元,下降18.6%。其中,出口總額0.48億美元,增長637.2%,進口總額0.15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0.33億美元。全市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72個,合同項目147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9.89億元,同比增長36.4%。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2.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4%,居住價格上漲1.4%。各類價格指數如下(以上年價格為100):

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2.6

1、食品

107.4

2、煙酒及用品

99.3

3、衣著

105.8

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2.4

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103.7

6、交通和通訊 

99.3

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1.9

8、居住

101.4

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101.6

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103.6

  七、財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39.7億元,增長17.7%。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68億元,增長19.4%。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46.33億元,增長9.2%。

  2013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89.37億元,增長13.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09.86億元,增長17.6%。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48.08億元,增長11.7%。其中,短期貸款為79.38億元,增長22.6%;中長期貸款為161.98億元,增長6.9%。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0969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3.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所,在校學生1.03萬人;高等職業院校1所,在校學生0.6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0所,在校學生2.88萬人;普通中學171所(其中初中147所),在校學生14.44萬人(其中初中8.77萬人);小學681所,在校學生15.63萬人;幼兒園374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7.84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殘疾兒童345人。2013年全市普通高考文史理工類二本線以上7823人,上線率達47.58%。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5.5%,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7.0%。

  全市專利申請量達到1004件,授權專利132件,其中發明專利46件。技術合同交易額3049萬元。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全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45億元,增長28.3%,占GDP的1.1%。商洛文藝演出首次走出國門,展示了全市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山陽漫川大調《春之歌》亮相韓國第六屆“石榴花之春”文化旅游交流活動。全市“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率達到100%,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達到21393場次。完成16.7萬戶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建成鎮辦廣播電視標準化服務站136個,完成203個村級文化活動室、3個社區文化中心、24個社區文化活動室、56個公共電子閱覽室文化活動器材配送工作。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5.2%和98.6%。

  2013年成功舉辦了市第三屆運動會。完成了180個村、9個鄉鎮級農體工程建設和10個社區器材配送任務,為七縣區移民搬遷安置點配送體育健身器材100余套。精心選拔注冊運動員171人,組隊參加了省十五屆運動會年度田徑、籃球等10個項目比賽,取得8金5銀9銅總分668分的好成績。在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上,全市培養輸送的田徑運動員王亞栓一舉奪得3000米障礙賽金牌。

  年末全市擁有衛生機構2980個,其中醫院(含衛生院)176家。共有床位10270張,其中醫院(含衛生院)病床3991張。共有衛生機構人員1662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095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3546人,注冊護士3565人。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3.8%。

  十、資源、環境、社會治安、安全生產

  年末耕地總資源289.44萬畝,常用耕地面積200.14萬畝。年內減少耕地1.09萬畝,其中,耕地改為園地0.04萬畝,國家基建占地0.7萬畝,退耕還林還草占地0.09萬畝。年內新增耕地0.59萬畝,其中,園地改為耕地0.007萬畝,新開荒地面積0.02萬畝。

  全市水資源擁有量(多年平均)50.14億立方米。全年用水總量28824萬立方米,其中農林牧漁畜用水14008萬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3962萬立方米,工業用水6055萬立方米。

  全市自然資源豐富。有野生油料、纖維、淀粉、林果、中藥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種。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產品而著稱。已發現各類礦產60種,已探明礦產儲量46種。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市區空氣達到或好于國家二級環境質量標準的天數為351天,占總天數的96.2%。其中,一級天數202天,占總天數的55.3%。

  2013年全市公眾安全感93.5%、公眾知曉率85.9%。

  全年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299起,減少133起,下降30.8%。死亡120人,減少9人,下降7%。發生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生產事故1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會保障

  2013年末,全市公安戶籍人口250.6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1.26萬人。據5‰ 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4.61萬人。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7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6223元,增長14.7%。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長。2013年末全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09.86億元,增長17.6%。

  民生工程進展順利。全年全市民生財政支出117億元,實施基本建設類項目1100個,涉及就業、全民社保、衛生健康等領域,其中住房保障項目、消除貧困項目、改善環境項目占到總投資的一大半。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陜南移民搬遷,建設集中安置點118個,搬遷群眾1.6萬戶、6.08萬人,9.2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新開工各類保障房9984套,其中廉租房2890套、公租房2269套、限價房2688套,全年基本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13769套。全市新增就業144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000人,大學生初次就業率達到89.4%,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1萬人。全年共培訓各類殘疾人1770人,新增就業殘疾人520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60歲以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府補貼標準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1%,有4.73萬城鎮低收入群眾、21.4萬農村低收入群眾享受低保政策。13.9萬高齡老人發放補貼1.07億元,全市新增養老床位3000張。
      
  注:1、本公報部分指標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