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人技能工程總體規劃(2007—2010年)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 2008-01-01 00:00
序言
為全面提高城鄉新增勞動力素質和技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技能人才需求,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陜政發〔2006〕13號),制訂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培訓學校(機構)的作用,面向全省初、高中畢業生(包含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實施全口徑、廣覆蓋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城鄉新增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努力使勞動者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技能人才需求,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按照“政府統籌、部門負責、學校執行、社會監督”的思路,充分調動全省各級政府及各部門、各行業、各企業和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培訓學校(機構)的積極性。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原則;堅持靈活招生,長短結合,創新教育培訓模式的原則;堅持突出技能,服務就業,注重實效原則。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是:今后四年,全省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培訓學校(機構)每年至少培養培訓50萬人,其中,中等職業教育每年招生30萬人以上,招收培訓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20萬人左右,四年累計培養培訓200萬人左右。職業教育辦學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技能人才培養能力顯著增強。
?。ㄒ唬U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2007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達到33萬人,以后招生數每年增長5%左右;到2010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達到35萬人;四年累計培養120萬人以上。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顯著提高,畢業生技能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中級工水平,“雙證率”(獲得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的畢業生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比例)逐步提高,達到70%左右。
?。ǘU大短期技能培訓規模。選擇200余所具備技能培訓條件和就業服務質量較好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面向所有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實行短期技能培訓,年培訓20萬人左右,四年累計培訓80萬人左右。所有結業學員都能掌握一項或兩項技能,獲得單項技能證書的學員比例達到80%左右。
(三)職業教育培訓基礎能力得到明顯改善和加強。今后四年,省政府重點支持承擔人人技能工程的職業學校、培訓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師資培訓,促使骨干職業學校、培訓機構建成規模較大、裝備水平較為先進的相關專業實訓基地,大幅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能力。到2010年,全省建成5所示范性高等職業學院、50所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300個省級示范專業,在重點專業領域建成100個裝備水平較高的實訓基地。
三、組織實施
(一)實施對象。實施對象為全省初、高中畢業生(包含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
?。ǘ嵤┙逃嘤柕臋C構。職業教育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普通(成人)中專、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組織實施。短期技能培訓的機構由省教育廳商省勞動保障廳、省扶貧辦、省農業廳研究確定。行業、企業培訓機構由省教育廳會同有關行業、企業研究確定。
?。ㄈ┙逃嘤枌I(工種)和內容。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工種)按照教育部、勞動保障部公布的專業(工種)設置,以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工業與民用建筑、機械加工技術、工程施工機械運用與維修、焊接、電子電器應用維修、煤礦安全、公路與橋梁、生物技術應用、化學工藝、護理、通信技術、物業管理(物流)、旅游服務與管理、服裝設計與工藝、種植和養殖等技能型緊缺專業為重點。各專業學制、課程設置參照國家頒布的《專業教學計劃》執行。短期技能培訓的項目由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辦學實際研究確定。短期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培訓時間為3—6個月。
?。ㄋ模┙逃嘤柲J?。人人技能工程的培訓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培訓就業、跟蹤服務”的模式組織實施。職業教育培訓學校(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和辦學條件確定專業(工種),在生源組織、入學方式、專業(工種)設置、教育培訓形式、學習時限(最短不少于3個月)等方面可以靈活多樣,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培訓機構負責推薦就業和跟蹤服務。參加培訓的人員可自主選擇培訓機構。
四、組織領導和保障措施
?。ㄒ唬┘訌娙巳思寄芄こ坦ぷ鞯念I導。省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人人技能工程的統籌協調工作。省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職能分工,分別負責人人技能工程的有關具體工作并指導和管理本單位、本系統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的教育和培訓工作。省教育廳、省勞動保障廳、省扶貧辦、省農業廳等部門負責本部門、本系統人人技能工程教育培訓機構的確定與工作任務的落實。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培訓學員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發證。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負責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培訓經費的安排和落實。省財政廳牽頭,省教育廳、省勞動保障廳等相關部門配合,研究制訂人人技能工程資金管理辦法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員)資助辦法,上報省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施行。省教育廳牽頭,會同省勞動保障、扶貧、農業等部門,制訂人人技能工程考核辦法、評估指標體系以及年度實施方案,上報省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施行。各市、縣、區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切實加強對本地區人人技能工程的統籌協調和組織管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大人人技能工程的經費投入,加快職業教育培訓基礎能力建設。全省各級政府要加大人人技能工程的經費投入,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統籌安排,各計其功”的原則,用活存量,整合資源。從2007年起,省政府每年統籌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其中,省財政廳8000萬元,省扶貧辦6000萬元,省農業廳3000萬元,省發展改革委3000萬元。省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骨干職業培訓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培訓和學員學費補貼、貧困學員生活補助、學員教材費補貼等。對學校和實訓基地的支持、補助資金與培訓業績相掛鉤。
(三)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員)資助制度。全面落實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制度,通過設立助學金、獎學金,試行半工半讀,實行學費減免、助學貸款,吸引社會捐助等方式,多途徑資助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教育、勞動保障、扶貧、農業等部門在安排使用有關教育培訓、扶貧開發、農民培訓等方面的資金時,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貧困家庭學生(學員)資助。通過努力,構建覆蓋面廣、形式多樣的貧困學生(學員)資助制度,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學員)順利完成職業教育或技能培訓。
(四)全面推行職業教育培訓畢(結)業生“雙證制”。對人人技能工程的畢(結)業生,由教育、勞動保障等主管部門按管理歸口核發學歷(培訓)證書,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和發證。調整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管理辦法,制訂有利于人人技能工程推進的考核辦法,方便職業學校畢(結)業生參加考核。對人人技能工程結業學員實行免費考核。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大對用人單位和勞動力市場的監管,督促用人單位執行“先培訓后就業 、先培訓后上崗”制度。
(五)加大對人人技能工程的宣傳和動員。省內各新聞媒體要加大對人人技能工程的宣傳,為工程的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全省各級教育、勞動保障、扶貧、農業等部門負責動員和引導初、高中畢業生(包含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到職業學校、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教育或短期技能培訓。全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和典型宣傳,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人人技能工程的深入推進。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