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規劃信息>“十一五”規劃 > 專項規劃

陜西省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規劃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 2008-01-01 00:00

  陜西省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規劃

  發展“一村一品”即根據一定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特點,以市場為導向,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和品牌優勢,使其逐步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鏈或產業集群。發展“一村一品”,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陜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加快“一村一品”發展,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陜西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精神,現制定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規劃如下:

  一、我省“一村一品”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農民群眾,認真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的目標,積極探索,努力實踐,“一村一品”發展初顯成效。

  1.優勢產業區域初步形成。經過多年努力,已基本形成以奶畜、秦川牛、強筋小麥、特色蔬菜、獼猴桃為主的關中農業產業帶;以蘋果、奶山羊、設施蔬菜為主的渭北農業產業帶;以名優雜糧、白絨山羊、大紅棗為主的陜北農業產業帶;以中藥材、瘦肉型豬、蠶桑、茶葉、食用菌、“雙低”油菜為主的陜南特色產業帶。

  2.一批典型脫穎而出。據各地調查統計,全省已有1000多個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產格局,其中種植業類670多個,畜牧業類300多個,加工、手工藝、旅游觀光等非農產業類50多個。這些村從事主導產業(產品)生產的農戶已占70%以上、來自主導產業(產品)的收入已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

  3.知名品牌不斷涌現。渭北蘋果、臨潼石榴、閻良甜瓜、周至獼猴桃、寶雞線辣椒、興平大蒜、韓城和鳳縣花椒、蒲城酥梨、大荔冬棗、岐山臊子面、陜北馬鈴薯、陜北紅棗、大明綠豆、甘泉豆腐干、漢水蓮藕、西鄉午子仙毫、紫陽富硒茶、平利絞股蘭、商洛核桃、鎮安板栗、秦川肉牛、榆林白絨山羊、戶縣農民畫、富平石材、千陽刺繡、鳳翔草編泥塑、楊陵鑼鼓等產品聞名中外,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4.產業鏈條逐步延伸。圍繞渭北蘋果產業開發,果汁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等后續產業不斷延伸,銷售網絡遍及國內外。關中奶畜養殖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帶動了一大批乳品加工企業的崛起。陜南中藥材基地的形成,加快了中藥產業的現代化步伐。據統計,全省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2950多個,農業農村經濟從生產領域向加工、銷售、品牌營銷等領域不斷擴張,在部分地區形成了跨區域、規?;?、集群式的發展局面,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奠定了基礎。

 ?。ǘ┐嬖趩栴}。

   目前我省“一村一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規模小,對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推動能力不強。二是生產的聚集度不高,產業鏈不長,農產品深加工和多層次增值能力不足。三是促進“一村一品”發展的有效組織形式和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四是農村勞動力素質與發展“一村一品”的要求不相適應。五是多元化投資機制尚未形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制約了“一村一品”的發展。

  二、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促進農村產業升級

  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就是通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強化服務,引導農民推進區域規模經營,實現傳統小農戶生產向規?;a、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轉變,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引導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互助合作,走產供銷一體化路子,實現適度規模與大市場的對接;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拓寬發展思路,實現從農業經濟向農村經濟轉變,開拓發展空間;引導農民充分挖掘社會、經濟和自然資源潛力,實現從資源消耗型生產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ㄒ唬┲笇枷搿?BR>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穩糧、優果、興牧”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人才、信息為支撐,以提高農業規?;?、區域化、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為主線,發揮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做大龍頭企業,堅持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企業帶村、生態建村、人才強村,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發展機制,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為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ǘ┗驹瓌t。

  堅持市場導向原則。適應市場需求,立足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重點發展商品率高、經濟效益好的產品。

  堅持科技創新原則。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推廣應用,實施科技進村入戶,普及適用技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新型農民。推進科技創新,加大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攻關。

  堅持比較優勢原則。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綜合考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推進產業向優勢區集中。

  堅持農民自愿原則。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充分調動農民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尊重農民意愿,不強迫命令,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注重實效。

 ?。ㄈ┣Т迨痉兜哪繕?、任務。

  以行政村為單元,依據目前產業基礎,在申報復核基礎上,選擇發展“一村一品”基礎較好的1000個村,著重在發展現代農業、提升產業水平、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開拓市場、改進加工工藝和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等方面進行示范。爭取到2010年,建成運行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健全與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農產品加工規模和深度實現新的突破;培育扶持一批知名品牌;農民人均純收入較“十五”末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來源于主導產業的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農村經濟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

 ?。ㄋ模┤f村推進的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建立幫扶、帶動機制,輻射帶動其他村的發展,實現產業區域聚集,帶動全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現代農業建設。圍繞示范村,全省確定10000個村,推廣千村示范經驗。重點在產業規模擴張、標準化生產、農民綜合素質與組織化程度提高、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指導、培育、扶持,到2015年,達到示范村標準,使千村模式覆蓋全省行政村40%以上,較大幅度提升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五)科學選擇示范村和推進村。

  選擇示范村(推進村),要堅持“農民自愿、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形成規?!钡脑瓌t,自下而上、自愿申報,要與各級確定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相結合。示范村(推進村)既可以由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后申報,也可以由龍頭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申報。示范村申報的基本條件是:目前從事主導產業的農戶占農戶總數70%以上、主導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70%以上,有特色產業基礎,有創業型帶頭人,有發展“一村一品”的工作規劃或實施方案。有關申請報告應分別經鄉鎮政府和縣級農業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市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察,最后由省農業廳確定并通報省級有關部門。推進村的選擇應與示范村在區域上相鄰近、產業上相匹配,以利于較快形成區域產業規模優勢,具體由市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各地確定的示范村(推進村)名單于2007年3月底前報省農業廳備案。

  示范村(推進村)選擇主導產業,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和企業意愿,發揮地方資源和人才優勢,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全方位、多層次、長鏈條發展。當前應突出做強優質糧食產業,做大做強果、畜、蔬菜產業,著力開發區域特色產業,推進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發展農村服務業,積極培育和開拓旅游、文化、民間手工藝等非農產業。

  三、努力構建現代化、全方位的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服務格局

  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要進一步強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適應“一村一品”發展需求的現代化、全方位的服務格局,引導廣大農民自覺走上“一村一品”的發展道路,從根本上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形成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ㄒ唬娀l展“一村一品”的科技支撐體系。

  以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的開發為重點,構建“一村一品”發展的科技支撐服務體系。一要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提高“一村一品”的發展質量和比較效益。充分發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優勢,加大農業重大關鍵技術的科研與攻關,著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發展“一村一品”注入新的活力。鼓勵科研、教學和涉農企業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和推廣,實現科研與產業發展的緊密結合,形成“一村一品”產業研發合力。引進國外智力,開展國際交流。二要按照“便捷、易行、實用”的原則,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堅持點面結合,將推廣示范應用新品種、建立動植物疫病綜合防治點等公益性農業技術服務優先向示范村(推進村)延伸。扶持示范村(推進村)引進良種、建設良種繁育基地,扶持農民個人建設畜禽良種繁育場,以增強產業發展后勁。三要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制訂“一村一品”主導產品生產、加工、包裝、貯運標準和生產技術規范,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以示范村(推進村)為依托,建設一批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對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生產過程和產后加工、包裝全過程實施標準化管理。加大農業投入品和禁、限用品的監管力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四要加快發展循環農業,增強“一村一品”的持續發展能力。以節地、節水、節肥、節種、節能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引導示范村(推進村)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路子,逐步構建高效、生態、可持續的“一村一品”發展格局。五要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步伐,在示范村(推進村)建立國家公益性技術推廣機構的服務終端,為農業科技支撐提供組織保障。

  (二)完善發展“一村一品”的市場信息體系。

  繼續實施“金農工程”和農業信息網絡延伸工程,積極推進電子農務、農信通、農家樂信息服務,優先在示范村(推進村)建設農村信息服務終端,為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務。積極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鼓勵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傳統的產品申報名牌產品,利用各種展會宣傳名牌產品。扶持特色產品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商標注冊。整頓交易秩序,凈化交易環境。在“一村一品”發展重點區域推進“雙百市場工程”,建設專業批發市場,完善交易、檢測檢驗和信息服務等設施,強化服務功能,拓展經營領域,擴大輻射范圍,促進入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提升“一村一品”的內在品質。支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批發市場、超市和旅游商品經營場所設立產品銷售專柜和專賣點,實行連鎖經營、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開拓農產品市場。擴大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實施范圍。

 ?。ㄈ┡嘤l展“一村一品”的新型農民組織體系。

  加快培育適應“一村一品”產業區域化、專業化、規?;l展要求的新型農民組織體系,為“一村一品”和農村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組織載體。一是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立足于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輻射的范圍,把規范、培育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行業協會、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專業市場等放在突出位置,使其成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的市場主體。二是強化培訓,建立一支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員骨干隊伍,深入到示范村(推進村),幫助建設專業合作社,并指導其規范運行,使其真正成為促進“一村一品”發展的主要產業組織形式。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章程和各項制度,規范合作經濟組織運作行為,保障會員合法權益,增強凝聚力。四是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和各種農民專業協會聯結,按照市場需求與農民簽訂產銷合同,龍頭帶基地,基地和協會聯農戶,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種養加一條龍。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和基地、農戶、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發展“訂單農業”,有效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

 ?。ㄋ模┙∪l展“一村一品”的農村人才培育體系。

  加快農村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發展“一村一品”的新型農民。圍繞主導產業,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依托省內大專院校、縣級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鄉鎮農民技術學校、各級農民培訓中心,以實用技術、現代農業、市場經濟、法律知識為重點,對示范村(推進村)的農民進行整體培訓,培養一大批農村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帶頭人。組織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和農村基層負責人培訓計劃,加強對示范村(推進村)駐村指導員、農民技術骨干和領導班子的培訓,不斷提高帶動能力。繼續推進“陽光工程”,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技能培訓。推行培訓項目招標、電子信息化管理和試行“培訓代金劵”制度等有效措施,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ㄎ澹┙l展“一村一品”的投入保障體系。

  建立農民為主、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體系。做好“一村一品”產業項目的論證、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活動,廣泛吸納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農村主導產業、特色產品開發。引導金融機構開展農戶小額貸款業務,全省各級農村信用合作社要優先將示范村(推進村)列入小額信貸示范村。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積極穩妥地發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農業保險,逐步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與財政補助相結合的農業風險防范與救助機制。各級財政從2007年起,都應設立“一村一品”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提升產業水平、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開拓市場、改進加工工藝、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等方面。對于確定的示范村,省級有關部門要按照“統籌協調、各計其功、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本部門的有關涉農資金和項目向示范村傾斜??h級政府要整合各類新農村建設資金,解決好示范村(推進村)在通村公路、人畜引水、沼氣、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后勁。

  四、創造全社會廣泛參與“一村一品”發展的良好環境

 ?。ㄒ唬┣袑嵓訌妼Α耙淮逡黄贰惫ぷ鞯念I導。全省各級政府要站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的重大意義,真正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省政府成立發展“一村一品”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省長任組長,負責協調解決資金、項目、人才等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廳。市、縣、鄉政府也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做到上下聯動、條塊結合。要幫助示范村(推進村)制訂詳細的實施規劃或方案,縣鄉政府抓好具體組織和實施。要把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納入縣域經濟考核內容,加強日常監測和管理。各級農村經營管理機構要加強對示范村(推進村)的農民家庭經營情況的專門監測,做到“一村一賬”。要建立激勵機制,對發展 “一村一品”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激發廣大干部和群眾發展“一村一品”的積極性。

 ?。ǘ﹦訂T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形成發展“一村一品”的強大合力。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方針,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關心支持“一村一品”發展,倡導全省各級機關、事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積極鼓勵、引導大專院校、城市社區以各種方式為發展 “一村一品”做貢獻。

 ?。ㄈ┛偨Y經驗,樹立典型,營造發展“一村一品”的輿論氛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宣傳工具,切實加大對“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的宣傳力度,為“一村一品”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積極組織開展“一村一品”先進經驗和致富典型的宣傳活動,激發廣大農民學先進、學典型的熱情,增強廣大農民自主創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一村一品”工作的深入開展。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