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圖片新聞

二〇五所社區:為居民托起“穩穩的幸福”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4-15 06:28

三月二十八日,二〇五所社區居民在操場上練習柔力球。 

我的心里話

二〇五所社區副主任 ? 張嬌燕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二〇五所社區考察慰問,對社區服務提出了殷切希望,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9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努力鉆研社區治理這門學問,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為居民服務,和大家處成了親人。我會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讓每一戶居民切實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三月的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區春和景明、安逸祥和。

明媚春光中,“三陽開泰”雕塑群格外醒目。其中最大的“三陽開泰”雕塑造型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到二〇五所社區考察時,社區居民馬月娥送給總書記的那幅剪紙造型。

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二〇五所社區看望慰問社區群眾時強調,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要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讓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總書記溫暖的鼓勵、深情的囑托,是二〇五所社區黨員干部群眾最難忘的記憶,也是他們前行的動力。

如今,這個小區舊貌換新顏——嶄新的小區操場和跑道、智慧養老服務站、中西醫全科覆蓋的衛生服務站、創新的管理模式,為社區居民托起“穩穩的幸?!薄?/p>

文化養老 ?“煥新”銀齡生活

“牡丹真顏色,花開動中國,引領眾香潑彩墨,每縷春風都是歌……”3月28日,在二〇五所社區的舞蹈室里,紅綢飛舞、裙擺翩翩,悠揚動聽的《花開中國》配上舞蹈隊員的曼妙舞姿,讓幸福在這一刻具象化。

舞蹈間隙,舞蹈隊隊長段軍玲來到照片墻前。墻上有9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與舞蹈隊的合影。望著這張珍貴的合影,段軍玲難掩激動:“這些年,我們堅持每周跳5天?,F在大家不僅心情越來越舒暢,身體也越來越棒了?!?/p>

如今,舞蹈隊隊員個個神采飛揚、舞姿優美。跳舞讓她們變得“青春”了。

“人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如過去挺拔了。我們有個小愿望——讓社區幫忙找個模特老師,為大家培訓一下形體和氣質,讓我們從背后看起來像18歲?!辈痪们?,段軍玲幽默地把隊員的愿望告訴了社區黨委副書記秦珊珊。

讓段軍玲和隊員們驚喜的是,幾天后,模特老師沈蘭芳就來到了社區舞蹈室。

848戶1600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600人,二〇五所社區是個典型的老年社區。

如何讓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二〇五所社區黨委書記李文方說:“社區服務更應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讓他們的精神世界更豐富,晚年生活更幸福。”

有所學,有所樂,生活更充實。

“今年初,我們把社區的文藝骨干召集在一起,聽取大家的意見,并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最大程度滿足老年人需求。”秦珊珊說,社區通過舉辦文體活動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

“啥?在社區就能上大學?”

不久前,二〇五所社區科普大學開課的消息讓大家十分開心。

3月22日,科普大學的茶藝課如期開課。茶藝課老師圍繞茶藝禮儀、各類茶葉沖泡手法等內容,帶領學員感受茶文化,增加生活情趣。

“不學不知道,原來泡茶有這么多講究。泡茶的水溫、茶具的材質、沖泡的時間等,都會對茶葉的營養成分和茶的口感產生影響。我以后泡茶也要遵循科學方法?!鄙鐓^居民肖雪琴說。

同時,二〇五所社區科普大學圍繞疾病預防、運動健身等話題,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科普知識服務,還增設遺產繼承等法律課程,給予社區老年人最實際的幫助。

小事辦實 ?件件溫暖人心

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有剪頭發的習俗。今年,李文方考慮到不少老年人外出剪發不便,就萌生了將理發師請進社區的念頭。

“那段時間,理發店生意火爆,很多理發師都不愿來社區剪頭發。我和社區工作人員騎著電瓶車,挨個理發店詢問,終于將幾名理發師請到了社區。社區群眾對此十分滿意。”李文方說。

這幾年,為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社區工作人員可沒少忙活。

去年,社區舉辦“公益集市”活動,為居民提供修傘、磨刀、修拉鏈等當下比較稀缺的服務。

“社區里的老年人大多是知識分子,經濟狀況不錯,但勤儉節約,東西壞了也舍不得扔,就想著先修一修。做好這些小事會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崩钗姆秸f。

民有所需,我有所行。對于社區居民提出的需求,二〇五所社區黨委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有時更是想在居民之前,大家還未開口,事兒就辦好了。

“社區黨委成員只有10人,大家各司其職,有時一忙就分身乏術,再加上專業的事要專業的人來干,所以我們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延伸治理鏈條,把各種資源利用好,最大程度給予老年人幫助。”二〇五所社區副主任張嬌燕說。

除了專業老師、理發師外,三甲醫院的醫生也被請進了社區。

走進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先進的硬件設施、健全的科室設置、溫馨整潔的就診環境,讓初來的陜西省中醫醫院醫生曹情雯驚喜不已,原來社區里的醫院這么好!

近年來,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先后與多家三甲醫院簽約。眾多名醫走進社區,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診。

“出門就能看病,而且掛號、診查都不要錢。對于老年人或者需要長期做理療復健的病人而言,社區醫院是很好的選擇?!辈芮轹┱f,前不久,她接診的第一個病人因體虛冒汗來做健康咨詢。兩人聊了很久,最后沒開藥、沒打針,老人放下“包袱”回家了。

曹情雯的“新奇體驗”對于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副主任醫師董建黨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要論中醫與社區醫院的適配度,在中醫館工作了20多年的董建黨有自己的見解。

“社區老年人多,且普遍患有多種慢性病,一天要吃好幾種藥。這對老年人的經濟和身體都是負擔。中醫自古以來就是全科,講究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所以我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發揮治療作用。”董建黨說。

相較于大醫院,社區醫院不僅要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還承擔著包括兒童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在內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責。這些都考驗著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和耐心。

作為一名在服務站工作了28年的老職工,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郭王紅深知社區工作不易,但看到居民對社區醫院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甚至有外省的病人慕名而來,他覺得付出值了。

“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發展中醫特色診療,心系社區居民,做好大家的健康守護者,朝著打造基層中醫‘旗艦館’的目標不斷努力。”郭王紅說。

創新管理 ?提升治理效能

“姚叔,最近身體恢復得咋樣了?哪天去醫院復查?”4月8日,李文方敲開了社區居民姚多舜的家門,關切地詢問他的身體情況。

兩個多月前,85歲的姚多舜不小心摔了一跤,出院后坐上了輪椅。“社區的娃們知道后,三天兩頭問我恢復得怎么樣了,再三叮囑我復查時一定要提前告訴他們?!币Χ嗨凑f,由于行動不方便,每次復查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抬著輪椅送自己下樓。

“社區在五級黨建網格體系的基礎上,將為民服務的‘神經末梢’再延伸?!崩钗姆秸f,“我們發現社區里的老年人很喜歡和年輕人聊天,因此把走訪社區老年人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固定了下來?!?/p>

“我特別喜歡娃們來家里,他們和我說的都是家常話,很親切?!币Χ嗨锤嬖V記者,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到他家里噓寒問暖,也會及時向社區反映他的意見建議。

這幾年,通過邊實踐邊總結,二〇五所社區探索形成“百千萬”工作模式?!鞍佟奔础鞍偈聨汀保徖锘ブ?,開展志愿服務?!扒А奔础扒粼L”,通過訪民情、聽民聲、匯民意,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同時匯民智、聚民力,挖掘能人、骨干,帶動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實現“萬家和”的美好愿景。

去年,二〇五所社區廣泛動員,從網格員、志愿者、老黨員中招募能人和熱心人,并吸納“新鮮血液”,組建了一支穩定的“百事幫”鄰里互助隊。

“幫的是群眾事,暖的是群眾心。”李文方介紹,小到智能手機使用、微信好友添加、養老保險年審認證,大到小區改造提升、業委會成立等工作,只要居民有需求,“百事幫”鄰里互助隊必有行動。

同時,社區統籌“多網合一”工作隊伍、聯建共建單位等各方專業力量和資源,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事,形成有事大家幫、有難大家解的和諧氛圍。

和居民交朋友,在聊天中問準需求;由坐等群眾上門變為主動入戶聽群眾訴說,精準問需,讓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政策幫扶更精準高效;搭建“紅石榴驛站”“涼亭議事會”便民議事平臺,鄰里糾紛、社區難事在集思廣益中得到解決……在“幫”“訪”“和”過程中,二〇五所社區這個大家庭黨群距離越來越近了,矛盾糾紛越來越少了,鄰里關系越來越好了。(記者:王罡?劉坤?楊露雅?西安日報記者:楊春燕?攝影:楊露雅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