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天坑群:養在深閨人初識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3-05-24 06:20
4月26日至5月8日,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漢中,開展了為期13天的漢中天坑群第八次國際聯合科考。這個具有世界級資源稟賦的地質遺跡又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自2016年11月陜西省政府宣布在漢中發現世界級天坑群以來,陜西省和漢中市相關部門單位持續開展漢中天坑群綜合調查研究,加強漢中天坑群遺跡資源保護利用,提升漢中天坑群國際影響力,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震驚地質界的發現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睗h中天坑群作為國內最大的天坑群,在2016年終于等來了屬于它的“有志者”。
2016年4月,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工作人員通過一張衛星照片,使用遙感解譯分析、無人機航拍等方式,初步發現了天坑。
經過幾個月實地考察,2016年10月28日,陜西省相關部門邀請國內外業界頂級專家,對漢中天坑群發現成果進行階段性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漢中天坑群典型性、稀有性、觀賞性、完整性以及可保護性等資源稟賦優異,達到世界級地質遺跡的標準。
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跡資源主要分布在漢中市南鄭區小南海鎮、西鄉縣駱家壩鎮、寧強縣禪家巖鎮、鎮巴縣三元鎮等4個區域,面積約5019平方公里。其中,天坑資源55處,包含超級天坑2處、大型天坑7處。4個地區天坑群各具特色,形成相對獨立的天坑群景觀區,總體構成東西約200公里、南北110公里的巖溶地貌景觀帶。
據悉,因受到地球板塊構造運動、氣候等因素影響,全世界之前發現的天坑均位于南緯、北緯31度之間,而漢中天坑群卻分布在北緯32度到33度之間,這是濕潤熱帶、亞熱帶巖溶地貌區最北界首次發現的大型天坑群,填補了世界巖溶地質研究空白。
“漢中天坑群是我國三大天坑洞穴系統之一,也是國內最高緯度的大型天坑群,因其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二十一世紀地理大發現’。”漢中市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利用中心主任肖義恩說。
■ 逐漸深入的科考
“我提議將漢中天坑群洞穴系統列入中國六大名洞……”5月8日,在以“漢中天坑群文化、生態、社會價值與保護利用研究”為主題的漢中天坑群第八次國際聯合科考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的提議得到在場中外專家學者的熱烈回應。這個提議源于盧耀如院士在此次聯合科考中的觀察和思考。
據悉,本次科考隊深入南鄭小南海、鎮巴三元地區的典型天坑洞穴,運用衛星遙感、同位素測年、示蹤探測和“空—地—洞”三位一體化的技術手段,聚焦小南海三階段探測、地層古生物化石調查研究、世界級公園建設可行性研究等12個專題,為后續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翔實的基礎數據。
“漢中天坑群具有完整的巖溶系統、優美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景觀價值,我建議加強智能洞穴探測、巖溶地下水系統監測等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加快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以漢中天坑群洞穴系統列入中國六大名洞為契機,申報國家公園和世界地質遺產地,積極籌備召開國際洞穴大會?!北R耀如說。
“此次聯合科考開展的12項專題,學科覆蓋面廣、學術水平高,考察成果將為挖掘漢中天坑群自然、文化、生態、社會價值,推進天坑群保護利用研究等提供基礎信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毙ちx恩說。
■ 在保護中利用
因為天坑特殊的地理環境,游玩“門檻”較高,所以大多數天坑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今年抖音上的一則視頻,讓位于寧強縣禪家巖鎮的地洞河天坑火出了圈,也為禪家巖鎮的村民帶來一條致富的新路。
地洞河天坑被國際著名洞穴探險家、法國洞穴聯盟秘書長讓·波塔西贊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禪家巖鎮火石子村村民王樹瓊家就位于地洞河天坑的入口處。2016年,他曾為第一批科考隊擔任向導,帶領他們穿越地洞河天坑。之后,每年都有游客慕名而來,找他做向導。
今年“五一”假期,王樹瓊和兒子王安虎在家門口開了一家名為“山水印象”的農家樂,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王樹瓊家的農家樂主打惠民:一間房子一天住宿費100元,不限制住宿人數,自家釀的酒免費喝,家里的零食隨便吃。“我為游客帶路、開農家樂,都不是為了賺錢。我只想讓更多的人來到我們這里、了解這里。人多了,村民致富的途徑就多了,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蓖鯓洵傉f。
如今,王樹瓊的心愿實現了一半,兒子已經決定留下來,和他一起經營這個農家樂。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王安虎一樣選擇留在家鄉、建設家鄉。
“‘五一’假期,鎮上的3家農家樂共接待游客200余人次,來天坑游玩探險的人數達3600余人?!倍U家巖鎮鎮長畢旭陽介紹。為提升游客游玩體驗感,禪家巖鎮正在加緊對通往天坑的步道進行施工,同時將開發天坑攀巖線路20條,預計7月底完工。
“漢中天坑群合理開發利用也是本次科考活動的重點之一。我們要圍繞‘人—地’可持續發展循環路徑和共同富裕模式的構建,立足漢中天坑群生態保護的現實需求和發展階段,繼續開展漢中天坑群基礎性、前瞻性和綜合性研究工作,助力漢中發展以生態旅游為主體的漢中天坑群旅游產業,將漢中天坑群打造成集生態旅游、科考旅游、研學旅游等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陜西省地質調查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洪增林說。
“我們要在充分運用多次國際聯合科考成果的基礎上,對天坑、地縫、峰叢等地質資源的生態價值、科考價值、教育價值、旅游價值等進行科學評估,嚴格保護資源,合理確定近、中、遠三個層次的開發內容,全力以赴把這一十分珍貴、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保護好?!毙ちx恩說。(記者:楊露雅 通訊員:李弋戈 何娜)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