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圖片新聞

一位導游眼里的陜西之變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2-10-10 06:42

俯瞰華山。

9月29日,大雁塔南廣場。 

西安城墻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美麗。 

8月6日,人們來到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鳳凰茶山游覽(資料照片)。 

2022年上半年

我省接待國內游客

2.09億人次

國內旅游收入

1390.45億元

端午節和清明節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增長

62%和69%

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收

518.96億元

全省新開工文旅項目

138個

總投資328.5億元

完成投資29.4億元

我省A級旅游景區增加至

523家

其中5A級旅游景區12家

我省現有五星級酒店17家

四星級酒店54家

全省有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國家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8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導游是一個地方變化敏銳的見證人?!苯衲?7歲的閻美麗,是一位資深法語導游。在旅游行業,她一干就是30多年,親眼見證了陜西的發展“景色”。

■ 一份常換常新的導游詞

1988年, 閻美麗從西安外國語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康輝旅行社工作,年輕的她對當時新興的旅游業充滿了向往和憧憬。

剛到旅行社那幾年,他們接機要去位于西安市西郊安定門外的老機場。老機場始建于1924年,運行了半個多世紀后,在1991年正式宣布關閉。如今,老機場“變身”為一個供市民免費休閑、生態景觀與歷史文化相融合的園林公園,吸引眾多市民來此游玩。

閻美麗感慨地說:“當年的老機場僅有30余條國內航線,如今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際(地區)通航點總量達67個,航線75條,聯通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74個主要樞紐和旅游城市,成為服務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構建起陜西對外開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談起當年接待外賓的事,閻美麗記憶猶新。當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鐘樓、鼓樓、大雁塔、華清池、半坡博物館和乾陵是來西安的外國游客必去的幾個景點。當時的大雁塔周邊全是農田,僅大雁塔旁邊有一個小商店,這樣的旅游環境讓身為導游的閻美麗覺得尷尬。外國游客住宿能選擇的賓館也十分有限,只有西安賓館、唐城賓館、東方大酒店和金花大酒店幾個涉外賓館可供選擇。近10年,西安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景點、新建的高樓、新建的高品質酒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閻美麗再也沒遭遇過這種尷尬,在帶領客人游覽時心里充滿了自豪感?!拔靼沧兓炝?,逼得我們的導游詞也得常換常新?!遍惷利愋χf。

高品質酒店是西安建設世界旅游時尚之都的關鍵支撐,是彰顯西安歷史文化魅力、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窗口。近10年,隨著西安大型活動、會議的增多,高品質酒店的需求越來越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投資建設高品質酒店,一批五星級酒店集中落戶西安,不僅酒店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還彌補了之前高品質酒店分布不均的短板?!跋氩坏轿靼灿羞@么多高顏值、高品質的大牌酒店!”閻美麗曾經接待過的一位外國游客這樣說。

■ 一條路上的詩和遠方

隨著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不斷加速,在閻美麗接待的外國客人中,除了觀光游客外,來西安進行商務考察的客人也越來越多。

閻美麗記得,她曾經參與接待過一個法國中小企業聯合會代表團,70余位法國企業代表來到陜西尋求合作商機。近10年,隨著西安會展經濟的不斷發展,這樣的商務團越來越多,每年都有很多外國客人前來參加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議、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大型活動。

“陜西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張騫就是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的?!泵慨攷ьI客人來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大雁塔等景點時,閻美麗總是情不自禁地向客人們講述絲綢之路的相關歷史文化和故事。聽了閻美麗的動情介紹,客人紛紛咨詢關于絲綢之路的旅游線路,打算有機會再去絲路沿線旅游。

陜西綻放著華夏文明的燦爛光芒,見證著絲路沿線不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近10年,陜西致力于打造“一帶一路”國際文化旅游中心,積極唱響“絲綢之路起點旅游”品牌,用更豐富的文旅產品、更優質的服務保障,讓中外游客在這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瓣兾髀糜我殉蔀榻z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名片,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絲綢之路的詩和遠方?!遍惷利惿钋榈卣f。

■ 一對法國游客的震驚和欽佩

“如今外地游客來陜西,有更多可看、可玩、可游的項目和景點。陜西豐富的旅游產品讓游客樂此不疲。他們中許多人已經不滿足于古都西安一日游、兩日游,而是希望旅游時間更長、地域更廣,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陜西、認識陜西。”閻美麗說。

在多年的導游生涯中,閻美麗熱情周到的服務、淵博的歷史文化知識給許多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人還和她成為朋友。其中就有一對法國老夫婦。

米羅·熱拉爾先生和米羅·柯萊特女士都已80多歲高齡。他們先后7次來中國旅游,幾乎每次都是閻美麗當導游。閻美麗陪著他們游遍了中國大江南北,但他們最喜歡的城市還是西安。后來,他們每次來西安都要住上一個月。閻美麗陪同這對老夫婦去過陜南安康,在漩渦鎮住農家樂、觀鳳堰梯田;在陜北榆林、延安,住窯洞、聽陜北民歌、喝高粱酒;在寶雞,探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了解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在西安大唐不夜城,這對老夫婦回想起當年來西安大雁塔周邊都是農田的場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說,現在的西安太美了,變化太大了,太不可思議了!

熱拉爾對閻美麗感慨地說:“我多次來中國、來陜西旅游,陜西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來的是同一個地方,陌生是因為每次來都會發現新的變化,而且變化很大,大到我幾乎認不出來。中國的進步、陜西的發展令我感到震驚和欽佩?!?/p>

近10年,陜西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紅色旅游、旅游演藝、文化遺產旅游不斷發展,旅游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陜西先后出臺《陜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陜西省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實施意見》等,以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和促進消費為目標,推進文旅產業體系壯大升級。目前,全省有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國家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8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打造了《延安保育院》《12·12西安事變》《駝鈴傳奇》等70余個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旅游演藝項目。

近10年,陜西著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陜西聲音。陜西以節慶展會為重點,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形成全方位、多領域、常態化的人文交流格局,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已成為陜西乃至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陜西積極推廣“國風秦韻”“絲綢之路起點·兵馬俑的故鄉”文化交流品牌,品牌美譽度不斷增強;以“三秦四季”為主題,逐季度推出系列宣傳活動、精品旅游線路、文旅優惠活動;結合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梳理233處重點紅色資源,推出25條精品旅游線路,多渠道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旅行需求,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如今的陜西,正以新的姿態與時代同頻共振,不斷煥發活力,向世界展示著自身的獨特魅力。(記者:李衛?攝影:楊小兵?李衛?戴吉坤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