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游火遍三秦
來源: 陜西日報 發(fā)布時間: 2024-08-28 06:49

延安革命紀念館(資料照片)。
陜西現(xiàn)有涉及紅色文化A級旅游景區(qū)70多家,延安市寶塔區(qū)是10個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fā)展試點單位之一。今年暑期以來,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陜西參觀革命紀念館、觀看紅色題材演出、游覽紅色村莊,感悟紅色歷史、賡續(xù)紅色血脈。同時,隨著產品體系的不斷完善,陜西紅色旅游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為促進陜西文旅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貢獻了力量。
逛一座館 ? 學習紅色歷史
陜西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各類革命紀念館76座,有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3處,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10處。
8月21日上午9時許,在西安事變紀念館門口,游客已經排了20多米的長隊。最近,張學良將軍公館舊址每天接待游客3800多人,暑期已累計有約17萬人次來此參觀。來自鄭州的游客平原說:“西安事變是起到關鍵作用的歷史轉折事件。今天來這里參觀,我深入了解到西安事變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在陜北,延安革命紀念館成為暑期游客熱門打卡地,7月以來,已接待游客超65萬人次。延安革命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李蓉介紹:“為了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讓學生在參觀時聽得懂、記得住、有共鳴,我們會提前了解學生團體的需求和興趣點,為學生量身定制參觀路線和活動內容。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群體,我們堅持因人施講、加強互動,引導他們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p>
渭南市博物館內,“與華相宜—渭南故事”“百年滄桑—渭南記憶”“奮斗之路—主題教育展”“廉政文化主題展”4個展覽全方位、多角度讓游客了解紅色歷史。暑期,該館接待游客近3萬人次,通過紅領巾講解員培訓活動,讓更多孩子在實踐中學習紅色文化。游客汪女士說:“現(xiàn)在帶孩子出行,最先會考慮博物館、紀念館。這兩天,我們來渭南旅游,通過參觀深入了解了革命歷史。這趟旅行變得更有意義了?!?/p>
看一場秀 ? 接受紅色洗禮
陜西紅色旅游產品體系不斷完善,《延安保育院》、紅秀《延安 ? 延安》以及《黃河大合唱》等一批紅色旅游演藝項目受到好評。
暑期,金延安旅游度假區(qū)已接待游客70萬人次。游客白天可以在此觀看入選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的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延安保育院》,晚上,沉浸式體驗大型紅色歌舞劇《延安十三年》。
《延安十三年》通過100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細膩動人的情節(jié),結合科技手段,帶領觀眾一同回顧黨中央和革命先輩在延安的13年光輝歷程。演出時,觀眾與演員一起行進,融入“穿越感”十足的劇情。觀眾既是劇中人,又是看戲人。今年5月19日復演以來,《延安十三年》已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
暑期,在延安紅街主題街區(qū),《再回延安》演出增加至一天5場,7月以來,已有近4萬人觀演。來自內蒙古的游客祁心悅說:“《再回延安》采用沉浸行走式觀演形式,讓游客融入劇情,在行進中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辛。很多人在觀看過程中不停擦眼淚,有的老人跟著敬禮,大家完全沉浸在劇情中。”
紅秀《延安 ? 延安》演出在暑期增加到一天3場,周末和夜間熱門場次仍是“一票難求”。秧歌表演、民歌互動、贈送紅棗等環(huán)節(jié),帶領大家領略陜北風情。北京游客李辰瑩說:“這次來延安,我不僅參觀了革命紀念館,還觀看了紅色題材演出。這趟旅行太完美了?!?/p>
游一個村 ? 體驗紅色文化
今年暑期,全國多地連續(xù)高溫,避暑成為不少人的出游目的。
藍田縣葛牌鎮(zhèn)地處秦嶺腹地,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5%。近年來,依托生態(tài)優(yōu)勢和紅色資源,葛牌鎮(zhèn)打造了萬米紅色長廊經濟帶,迎來發(fā)展新機遇。暑期以來,有13.6萬人次來葛牌鎮(zhèn)旅游。
入住農家樂,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的必選項目。葛牌鎮(zhèn)瓦屋莊村就有80多家農家樂。村民張文龍是好友多農家樂的老板,他告訴記者:“我們總共有12間房,夏天基本都是滿客。今年已收入9萬元?!?/p>
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鎮(zhèn),深入挖掘研究紅色文化、窯洞文化、民俗文化,游客在接受紅色洗禮的同時體驗鄉(xiāng)村的生態(tài)美。楊家溝鎮(zhèn)黨委書記鮑雪嬌介紹:“現(xiàn)在,我們通過吃、住、娛、課程開發(fā)等環(huán)節(jié)全方位留住游客,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在陜南的青山綠水間,越來越多的游客瞻仰革命遺跡,追尋紅色記憶。
漢中市西鄉(xiāng)縣駱家壩鎮(zhèn)依托優(yōu)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悠久的人文歷史和厚重的紅色文化,走出了一條文化旅游與農業(yè)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道路,被譽為“陜南最美十大古鎮(zhèn)”之一。今年暑期,景區(qū)已接待游客近15萬人次,實現(xiàn)年均旅游綜合收入1332萬元。
紅色旅游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游客既能觀光賞景,也能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下一步,陜西將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優(yōu)勢,積極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努力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和紅色旅游高質量發(fā)展。(記者:師念?見習記者:李怡佳)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lián)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