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陜西要聞

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不斷開創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8-09 07:02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教訓,強化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奮力繪好美麗陜西新畫卷、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

秦嶺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去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以鐵的手腕治理環境問題,以系統施治推動生態修復,以改革創新驅動發展轉型,推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新成效。同時,我們要看到,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始終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要牢記秦嶺違建事件教訓、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立足為全國大局慮、為子孫后代計、為民族長盛謀的高度,給人以振聾發聵的警醒、刻骨銘心的洗禮、撥云見日的指引。全省上下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教訓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切實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陜西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系自身發展質量,而且關系全國生態環境大局。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擔負起守護中華民族祖脈、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時代責任。

要全力以赴當好秦嶺衛士。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要健全常態化保護體制機制,落實系統治山、條例護山、規劃管山、智慧控山措施,在動態排查整治上緊抓不放,在礦山治理修復上緊抓不放,在水土污染防治上緊抓不放,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緊抓不放,切實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當前正值防汛關鍵期,秦嶺區域要繼續抓好防汛工作,對攔水壩等設施進行防洪安全“體檢”,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要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系統部署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各級各部門要對標對表《決定》,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要著眼守好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同國土空間規劃銜接,保護好“三北”等生態功能脆弱區和其他重要生態功能區;著眼推動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完善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機制,大力推進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著眼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突出黃河流域落實“四水四定”,一體推進節能、節地、節材、節礦,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培育壯大循環經濟;著眼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下氣力破解“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問題;著眼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推進美麗陜西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責任,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全面領導。要壓實黨委、政府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要發揮人大、政協作用,深化縱向、橫向聯動,加強政策、工作協同,形成美麗陜西建設的強大合力。要加強資金投入、數字賦能、科技支撐、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支撐保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秦嶺生態保護事關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不斷開創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夯實生態基礎。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