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讓創新活力盡情奔涌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8-08 07:47
一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多久?
作為秦創原總窗口的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西安華晟復材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或許會讓你驚訝。
“僅2年多的時間,我們就完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規上企業的申報、認定?!?月2日,在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玉灃產業園,華晟復材總經理陳斌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完成A輪融資;自動鋪絲裝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訂單金額超過億元。
華晟復材的飛速成長,并非個例。
2021年以來,陜西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均增速超過3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全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躋身全國前列。
而這背后,是陜西不斷優化的創業創新生態。
近年來,陜西持續推動高能級科創孵化器培育工作,加強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和維權體系建設,為一批批“從0到1”的科技創新和“從1到N”的產業突破培育生長沃土,三秦大地成為越來越多創業創新者的夢想起航地。
“溫室孵化”助“破殼”
從大學教授變身企業董事,從科學家成為創業者,如今,陜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鵬,正以西安清秀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的身份,逐夢“原”上。
“把所知所學教給學生固然欣慰,但讓自己的研發成果能真真實實造福社會,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一份力,也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夢想?!睏铢i說,自己的夢想能順利“破殼”,是因為一份“呵護”。
2021年6月,楊鵬成功研發出可廣泛應用于農藥增效減量目標的新型農藥助劑“ZS01蛋白膜農藥減量增效劑”。一個多月后,他的公司便在清控科創西部創新加速中心的精準服務下孵化落地。
“作為秦創原簽約的首家創業創新服務載體,我們已與清華、西交大、西工大等18所高校的院系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實現了高校院系、投資機構、導師專家、優質企業等資源端和企業實際需求端的精準對接?!鼻蹇乜苿撐鞅笔聵I部副總經理陳占武介紹,自簽約以來,清控科創已為秦創原引進140余家企業,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7家、潛在獨角獸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7家,引進重點高??苿擁椖?0余個,助力入孵企業累計獲得融資2.7億余元。
科技企業孵化器一手牽技術,一手連市場,通過專業孵化服務、鏈接資源,為科技創業者找準方向。
近年來,陜西先后出臺加快培育高能級科創孵化載體實施方案、立體聯動孵化器建設工作指引等,強化頂層設計,著眼打造集成線上線下、虛擬與現實,從空間、政策、服務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聚集轉化、孵化、產業化于一體的立體聯動“孵化器”樣板。同時,不斷加強雙創孵化載體建設,布局64個集轉化、孵化、產業化于一體的綜合性“三器”平臺,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孵化載體489個,其中國家級孵化載體145個,各類載體在孵企業團隊近2萬家。
創新的種子,經過孵化可以快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經過孵化可以迅速發展壯大、釋放活力。精準孵化,換來碩果盈枝——2023年,陜西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37%,高新技術企業同比增長33%,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
如今,在陜西,越來越多藏在實驗室里的科技成果被“喚醒”,大批創新資源優勢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科技紅娘”搭“鵲橋”
在西安美佳家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驚濤看來,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就是一位“超級紅娘”。
去年底,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教授李奇靈團隊研發的“子宮內膜癌篩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由西交大轉移中心“做媒”,在西安美佳家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推動下,成功實現產業轉化,獲批子宮內膜細胞醫學圖像分析系統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目前,該轉化成果已在國內外多家醫療機構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臨床工作中細胞學診斷難及細胞病理科醫生緊缺的‘卡脖子’難題,受到廣泛好評?!壁w驚濤說,這些年,西交大轉移中心這位“紅娘”,已經為不少成熟的科研技術搭橋連線對接市場,尋到了“好婆家”。
西交大轉移中心戰略總監侯瑩介紹,為了讓高??萍汲晒偷胤浇洕鐣l展充分對接,西交大轉移中心分別搭建了“1+N+X”產業賦能體系、“概念驗證+種子+天使”全鏈條轉孵化體系、多維生態保障體系以及“技術經理+產業經理+投資經理”三位一體科技經紀人隊伍保障體系,與280多家金融機構建立聯系,并建立了一支66人的專職科技經紀人團隊,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我們既要懂技術,又要懂市場,還要具備前沿技術判斷、知識產權管理、科技成果評價等綜合能力,在實現技術成果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的同時,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產業升級轉型進行引導?!焙瞵撜f。
侯瑩也是一位科技經紀人。她說,近3年,西交大轉移中心走訪高校教授2500余人次,征集可轉化科技成果1400余項;在陜孵化注冊科技企業211家,累計融資金額超過4.6億元,促成產學研合作金額超3.7億元。
硬科技創新的源頭在高校,而如何提升高??蒲谐晒D移轉化的效能,促進科技與經濟融通發展,讓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已成為現階段科技強省建設的“必答題”。
為此,陜西加快培育和發展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完善我省區域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省科技廳印發《陜西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技術轉移機制,加強對省級技術轉移機構的規范化管理。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培育建設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15家,其中21家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初步形成涵蓋地市、高校、院所和骨干企業的工作架構。
司法護航增活力
在西安知識產權法庭,法官李沫雨除了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精進外,還要時不時“補習”理工知識。
不久前,為了搞清一個機械元件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李沫雨纏著專家請教,在網上查閱技術資料,現場勘驗演示運行過程,愣是硬著頭皮把20厘米的“小物件”學通了、吃透了。
“為了創新攻關,當事人起草了多少頁技術方案、進行了多少次試驗論證!我若坐在審判席上聽得一知半解,那判決該如何下筆?既然當了知識產權法庭的法官,就要積極對接‘高精尖’,用創新者的姿態守護好每一份創新熱情?!崩钅暾f。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近年來,陜西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而其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關鍵一環。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支持全面創新中的激勵和保障作用,讓知識產權審判成為激勵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陜西法院聚焦以法治之力激勵創新目標,堅持辦案與服務并行、懲治與保護并重、打擊與防范并舉,強化審判主責主業,建強審判隊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省高院設立秦創原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積極探索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領域新業態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持續加強司法引導,為營造開放、有活力、安全的數字生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全省各級法院通過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樹立起嚴格保護創新的鮮明司法立場,努力讓“真創新”受到“真保護”。作為西北地區首家知識產權法庭,西安知識產權法庭全面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及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推動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專家陪審員實質參與庭審,為案件調解、審理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提升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審理專業化水平和質效。
“我們要用改革的思路保障改革,以創新的方式保護創新,努力讓知識產權的光芒照耀每一寸創新土壤?!笔「咴焊痹洪L鞏富文介紹,2023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9543件,審結8714件,同比上升27.53%。(記者:陶玉瓊)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