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中國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陜西引起熱烈反響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7-25 07:48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部署,在陜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要持續深入學習全會精神,齊心協力抓好貫徹落實,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全會提出,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魏雯表示:“陜西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守護著秦嶺中央水塔,在美麗中國建設上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學習貫徹好全會精神,要深刻把握當前美麗中國建設的新形勢,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美麗陜西建設,提出區域性階段目標及關鍵舉措,推進生態優先、綠色升級、低碳轉型,推動美麗陜西建設邁出更大步伐?!?/p>
近年來,陜西省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在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四級主任科員李倩睿說:“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定不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錨定美麗陜西建設總目標,守護好秦嶺區域、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三大生態屏障,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持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努力開創陜西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p>
榆林地處黃河流域中游腹地和黃河“幾字彎”中心,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榆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光耀說:“全會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這對我們環保工作者是極大的鼓舞。近年來,榆林市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新征程上,榆林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p>
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全會提出,要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搶抓漢中市打造千億級文旅產業集群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绷魤慰h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范澄表示,留壩縣將立足資源稟賦、突出縣域特色,聚焦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態強縣發展定位,以生態產業化理念做大做強綠色旅游,引導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產業、康養旅居等多種新業態,不斷拓寬生態資源價值實現轉化路徑,走好具有留壩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渭南市大荔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國華說:“作為農業大縣,大荔縣要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深刻把握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利用、低碳排放、標準生產等農業綠色發展要求,推進生產鏈條綠色化,大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建設綠色農業產業園區,加快農產品加工綠色轉型,完善農產品綠色流通體系,促進綠色農產品消費,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同時,我們將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生產、農村建設、鄉村生活生態良性循環?!?/p>
近年來,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茶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叭珪槲覀兂掷m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崩峡h鎮黨委書記徐明說,“我們將持續鞏固和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留住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我們將立足生態優勢,拓寬‘兩山’轉化路徑,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延長產業鏈條,豐富產業形態,推進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讓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帶動更多群眾因茶興業、因茶致富?!?/p>
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全會提出,要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全會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這為我們持續推進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鼓足了干勁?!笔∩鷳B環境廳排污許可管理處副處長余林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立足新時代,謀劃新發展,踐行部門職責擔當,聚焦完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體系,推動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加快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同時,我們將協同省級相關部門,做好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為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p>
“全會提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笔庀缶挚萍寂c預報處處長王川表示,省氣象局將不斷強化氣候變化影響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健全完善秦嶺生態脆弱區、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和自然保護區等重點區域生態氣象服務機制,推進西北暖濕化等相關氣候變化事實和影響研究,積極開展氣候變化背景下城市暴雨分布變化特征分析和暴雨強度公式修編,提升城鎮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水平。同時,充分挖掘優質氣候資源潛力,開展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和工業園區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推進氣候資源保護利用。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引漢濟渭工程總設計師李凌志對“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感觸頗深。他表示:“修建工程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在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勘察初期,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環保選線’,對‘秦嶺四寶’的活動范圍進行了全面調查,最終選定了對自然環境影響最小的越嶺方案。在后續的工程建設中,我們將始終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用實際行動切實保護好中華水塔,讓秦嶺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span style="text-indent: 0em;">(記者:董劍南 李旭佳 耿楊洋 楊露雅 申東昕 許奧博 南楠)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