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陜西要聞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公示

(第二批)

來源: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4-07-23 16:45

按照《陜西省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陜字﹝2022﹞113號)要求,相關整改責任單位嚴格落實整改責任,認真推進整改落實,目前,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牽頭整改的思想認識問題、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整改的太白縣鰲山滑雪場續建項目論證把關不嚴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整改的垃圾亂堆亂倒問題,已按整改方案要求完成整改,由驗收單位組織進行了現場驗收并出具了驗收銷號意見,驗收銷號意見已經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同意。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驗收銷號意見經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領導機制同意后,整改實施主體應當通過便于人民群眾知曉的方式對外公示”的規定,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上述3個整改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組織對外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7月24日至2024年8月6日。歡迎廣大社會群眾對整改情況進行監督,對發現未達到整改要求或整改情況不實的,可在公示期間向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

電話:029-63916275?? 郵箱:sxhbdcb@163.com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4年7月23 日???????????????????????

反饋問題:一、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貫徹不夠全面深入,對陜西能耗強度和水資源約束趨緊、自然生態脆弱的嚴峻形勢缺乏清醒認識。實際工作中,有的囿于傳統資源開發型產業格局慣性,布局和上馬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項目;有的對生態恢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對秦嶺、渭北“旱腰帶”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治理持續用力不夠、推動解決不力。

整改情況:

1.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全省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持續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培訓、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學習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升各級領導干部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思想認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2.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2023年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秦嶺北麓違建別墅、黃河警示片拍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先后作出140次批示,就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組織召開了104次會議。省級有關部門進一步夯實省級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根據各自職責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進行指導督導。各市(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定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時研究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3.對各市(區)黨委(黨工委)、政府(管委會)和省級有關部門2021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進行考核。實施《陜西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辦法(試行)》,將考核評價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出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建立“三色督辦單”和舉報獎勵機制,優化秦嶺綜合視頻監管系統功能,初步建成“空天地網”一體、網格化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秦嶺綜合監管體系。

4.印發《陜西省“兩高”項目管理暫行目錄》《“兩高”項目用能管理若干政策措施》,對能耗5萬噸標煤以上的“兩高”項目定期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實行“窗口指導”。制定《陜西省“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認真落實“四水四定”原則,狠抓用水總量管控,嚴把取水許可審批,實施重點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方案,持續推進渭河、涇河、北洛河流域水量統一調度。

5.全面加強秦嶺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加快推進秦嶺歷史遺留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秦嶺核心和重點保護區內169個退出礦業權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狠抓渭北“旱腰帶”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健全秦嶺常態化長效化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印發《陜西省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反饋問題:八、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省秦嶺辦)對太白縣鰲山滑雪場續建項目論證把關不嚴,在省有關部門明確提出續建項目位于秦嶺核心保護區、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仍評審通過項目建設方案。

整改情況:

1.通過月調度進展、現場檢查、衛星遙感監測和專項督辦等方式,督促指導太白縣鰲山滑雪場問題整改,目前已依法依規整改到位。

2.全面梳理2021年4月4日以后省發展改革委審批的秦嶺區域文化旅游項目,對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秦嶺區寧太管理分局科普宣教設施、舊310國道華山風景名勝區改造工程等4個項目建立了臺賬,通過現場核查、進展調度等方式進行全面核查,無違反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定的行為。

3.2023年3月3日,省發展改革委制定加強秦嶺區域項目全流程監管的5項具體措施,對省發展改革委審批的項目實行《秦嶺區域項目征求意見單》制度;4月18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修訂印發《陜西省秦嶺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產業準入清單》,嚴把秦嶺區域項目準入關口。

反饋問題:十二、垃圾亂堆亂倒問題在陜西較為普遍,當地長期未予足夠重視,執法監管層層缺位,群眾意見很大。督察進駐期間,收到相關舉報467件,其中西安市239件,位列群眾投訴第一位。抽查發現,西安市周至縣違反《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規定,以黑河沿岸和河道管理區采砂坑修復、土地復墾為名設置11個建筑垃圾消納場,長期將大量建筑垃圾傾倒填埋,黑河沿線非法傾倒建筑垃圾480萬立方米,占地約895畝。西安市鄠邑區有關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規定,在澇峪河沿岸擅自傾倒、堆放建筑垃圾,部分進入河道管理范圍,違法占地1000余畝,壓占耕地和河道堤防;灃西新城工程棄土堆場非法占用基本農田約40畝。

整改情況:

1.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陜西省建筑垃圾亂堆亂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指導各市(區)建立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長效機制四項重點工作任務,按照動員部署、排查摸底、整治攻堅、鞏固提升四個階段在全省范圍開展整治行動,完成建筑垃圾亂堆亂倒排查整治。督促各市(區)按方案要求全面摸清底數,堅持邊查邊改,實施銷號整改,于2022年10月建立包含排查點位、問題鑒定、整改任務、核查驗收“四清一責任”工作臺賬。2023年省級各部門抽取部分整改點位進行了現場核查,并書面反饋核查意見,指導做好建檔、銷號等后續工作。截至2023年底,各市(區)共排查鑒定并整改到位建筑垃圾亂堆亂倒問題1250個。

2.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實施了《陜西省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窌嬲髑罅耸〖売嘘P部門和各市(區)主管部門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建筑垃圾源頭減量與存量治理、產生與處理規模預測、收運處置管理體系、綜合利用與產業發展、近期建設與投資匡算、保障措施與實施建議等內容,《規劃》的主要特點:一是建立控制指標,分時間節點提出了8項控制指標,建立全省建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二是量化工作任務,分期細化各環節建設任務和投資規模,使建筑垃圾工作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操作;三是健全保障機制,明確全省治理任務,提出支撐任務完成的治理機制和保障措施。省住建廳建立打分排名機制,兩次召開專題會議督促各地加快《規劃》落實,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填埋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處置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省運行建筑垃圾填埋場52座,總庫容8552萬立方米,資源化利用設施83座,年處置能力5938萬噸,處置能力較上年度大幅提升。

3.指導各市(區)制定印發本地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確部門職責,會同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強中心城區、縣城以及重點流域、敏感地帶日常督察檢查。督促各市(區)設立群眾投訴舉報電話或網絡舉報平臺,接受群眾舉報建筑垃圾違法線索,加大舉報件辦理力度。目前各市(區)均已建立包括監管問題、產生單位、運輸單位、處置能力“四個清單”的建筑垃圾長效管理“四清一責任”工作機制,通過嚴格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強化建筑垃圾前端減量、投放收集、規范運輸和分類處置等工作,有效遏制了非法運輸傾倒、沿途拋灑建筑垃圾等違法違規行為。

4.指導西安市印發《西安市建筑垃圾亂堆亂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和長效管理責任機制,推進排查點位清單化管理。全市累計排查亂堆亂倒點位407處,均完成整改。組織專家評審《西安市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試行)》,督促西安市完成周至縣、藍田縣規劃編制工作,建成3座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消納場所,擴充工程渣土消納容量292萬立方米,不斷提高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督導西安市于2022年底前完成周至縣黑河沿岸、鄠邑區澇峪河沿岸和灃西新城棄土堆場建筑垃圾違法傾倒問題點位整改,開展了市級自主驗收。2022年12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對整改點位進行現場核查,專家組出具了核查意見,認為整改情況符合要求,并提出統籌河道監管、加強水質監測、完善整改資料等工作建議,并督促對違法問題進行依法查處和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