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要聞

延安中學: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5-08 08:39

四月二十二日,延安中學國旗臺前,曾在天安門廣場飄揚的國旗被授予延安中學,在師生頭頂上方傳遞。 

我的心里話

延安中學校長 ? 郭博

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讓人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我們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的信心和決心。一年多來,學校黨建工作煥發新氣象、賡續紅色血脈激發新活力、思政“金課”范本取得新成果、教育教學質量邁上新臺階……我們將持續深化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理念和實踐體系,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4月22日6時55分,在延安中學國旗臺前,全體師生肅立。莊嚴的升旗儀式后,在8名曾在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服役的旗手護送下,編號為2022-0145的國旗被授予延安中學。

2022年10月26日,這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正是在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延安中學教育史館,了解學校總體辦學情況,希望延安中學堅持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弘揚革命傳統,培育時代新人。

延安中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學,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為革命老區培養了大批人才。

新時代,延安中學賡續紅色血脈,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健全“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形成以“用延安精神立德樹人”為主題,以責任教育、創造教育、生活教育、勵志教育為四翼的“一體四翼”素質教育實踐體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紅色基因代代傳

4月的延安,春意盎然。4月26日上午,延安中學2024年讀書節、科技節、運動會“兩節一會”開幕。

55支代表隊的1100名運動員同場競技。文藝表演、航模表演、速度比拼……青春洋溢的健兒沐浴著春光,揮灑汗水,活力四射。

不遠處的辦公樓上,“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9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學,80多年來,延安中學先后15次易名,14次搬遷校址,雖幾經輾轉,但辦學從未間斷,紅色基因一脈相承。

追溯歷史,展望未來。走進延安中學教育史館,76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出圖片1363張、實物321件,生動地呈現了延安中學的崢嶸歲月。

“1946年12月9日,行知中學(后改為延安中學)‘毛澤東青年團’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重建青年團的第一個學校團組織。”延安中學教育史館講解員蔣蕊介紹,當時為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廣大師生紡線織布、開荒種地、砍柴燒炭、下鄉辦學、上街演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彼時,延安中學學子挖窯洞當教室,用樺樹皮當紙,以膝蓋為課桌,在“窯洞大學”里學習知識,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革命戰爭服務、為邊區建設服務。崇高的理想信念讓他們戰勝了一切艱難困苦。毛澤東同志為延安中學題詞“光明在前”。

80多年來,延安中學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和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我國首批21名留蘇學生中,有16名曾是延安中學的學生。

參觀學校教育史館,是延安中學每名學子的“開學第一課”。

“我們以教育史館為紅色陣地,將‘紅色種子’播撒進學生心里,激勵他們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新人。”蔣蕊說,這是學校“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延安中學堅持開展一天一次的‘延安精神主題教育特色班會課’、一周一次的延安精神講習社活動、一月一次的‘延安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及常態化校史教育活動?!毖影仓袑W德育處副主任文劍鋒介紹。

2023年12月,延安中學高二(24)班學生常瑞雪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和延安中學的研學活動,在天安門觀看升旗儀式,參觀張思德紀念館和部分高校。

從延安到北京,一路走、一路看,延安精神在常瑞雪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這次研學活動是一次血脈的傳承、一次初心的追尋,讓我感受到延安精神鼓舞著一代代國人奮勇向前,是整個民族的力量源泉。我將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努力學習,朝著理想不斷前進?!背H鹧﹫远ǖ卣f。

在紅色精神的滋養下,延安中學的青少年成長起來了。交談時,常瑞雪身上自信堅定的氣質令人感慨:那些曾經播撒下的“紅色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結出豐碩果實。

寶塔山下育新人

4月25日,在延安中學高三(24)班講臺上,歷史老師屈梅正繪聲繪色地為學生講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屈梅將一件件“大事”巧妙地連綴起來給學生講解。

2022年10月26日,屈梅正為高一(2)班學生講解“隋唐文化”內容時,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教室同師生親切交流。

“總書記的勉勵讓我備受鼓舞。高三學生學業繁重,我經常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中艱苦奮斗的故事激勵他們在學習中要敢于拼搏、勇于克服困難?!鼻氛f。

在屈梅的歷史課堂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風骨神韻、革命文化的剛健激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興盛,吸引著渴求知識的學子。

今年以來,針對陜西2025年“新高考”模式,延安中學聚焦“六個下功夫”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延安中學教科處主任劉鵬飛介紹:“‘六個下功夫’涵蓋學習全過程。課前,在預習反饋上下功夫;課中,在問題設計、活動組織和精講點評上下功夫;課后,在作業訓練和輔導糾錯上下功夫。”

“‘新高考’形勢下,考試科目和試卷結構發生變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學校圍繞‘六個下功夫’,分批組織新入職教師、中青年教師等開展課程大比武活動。通過開展比賽,學校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眲Ⅸi飛說。

從教16年,延安中學生物老師徐芳似乎又變成了“學生”。

“面對‘新高考’,教學理念要持續更新,教學方法要不斷改進。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要呈現知識的構建過程,讓知識于學生處‘生成’,而不只是用大量背誦和重復練習獲取知識?!毙旆颊f。

如何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徐芳的見解頗為獨到。

“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老師要精心設計問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老師要帶領學生領悟科學家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和巧妙辦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毙旆颊f。

4月24日,在延安中學高二(25)班課堂上,思政課老師張艷如帶領學生就“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展開討論。

成為科學家、醫務工作者、外交官……學生爭先恐后地講著自己的理想。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聯系起來,將實現人生價值與國家前進步伐統一。通過思政課教學,學生制訂長期規劃、樹立遠大理想,將個體的‘小我’融入國家的‘大我’?!睆埰G如說。

近年來,延安中學組織編寫《薪火傳承話初心》等校本教材,建立特色思政課體系,開展思政課大教研和教師大練兵活動,評選思政課優秀教學成果和典型案例,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金課”。

延安中學充分挖掘用好紅色資源,開展思政課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學校通過‘革命紀念地思政課’‘重大節日思政課’‘研學旅行思政課’等,將思政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文劍鋒說。

喝延河水、聽陜北曲、望寶塔山,延安中學思政課“長滿”紅色故事,一粒粒“紅色種子”在學生心中扎下根來。

4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等聯合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牽頭單位,舉辦“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思政課”示范展示活動,發起成立全國首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建設聯盟。“學校在挖掘紅色資源、創新實踐載體建好大課堂、多校協同搭建更大平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們將持續在強師資、搭平臺、建機制、推‘金課’上發力,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延安中學校長郭博在活動中發言。

延安市以“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專題培訓為抓手,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講學,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觀課、議課活動以及外出學習分享會、業務技能大賽、教師論壇等活動,引領教師當好紅色歷史宣傳者、紅色陣地守護者和“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踐行者。

弘揚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如今,“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已成為延安教師的共識。

群眾滿意是目標

4月26日正午時分,延安中學學生餐廳,19個檔口擺滿各式各樣的飯菜,學生正有序排隊打飯。

2022年10月26日,在學生餐廳,習近平總書記向廚師們了解飯菜的價格和口味,叮囑他們確保質量、注意衛生,讓同學們吃得放心舒心。

這些暖心的叮囑,學生餐廳負責人楊建峰牢記于心。

為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延安中學設立食品安全“雙總監”。作為總監之一,楊建峰每天事無巨細,與同事嚴格把控食材采購、飯菜制作、餐具消毒等環節。

“我們開展了‘兩心’工程,其中‘放心’工程圍繞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做好日管護、周排查、月調度;‘舒心’工程做到飯菜營養搭配、健康美味,不斷更新產品、提升質量?!毖影仓袑W服務處副主任、食品安全總監高山說。

真心出美味,真愛伴成長。延安中學落實校領導陪餐制,推出美食征集欄,開展滿意度測評,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就餐需求。

吃過午飯,高一(26)班學生宋柏良與幾名同學戴上“文明就餐督導員”袖標,開始維護秩序,督促大家文明用餐,落實“光盤行動”。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大力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曲戰天斗地的勞動者之歌。

從小在延安精神滋養下長大的宋柏良,熟知毛澤東同志種菜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等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的故事。

“我們要自覺做延安精神的踐行者,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彼伟亓颊f。

運動會上,高二(2)班學生高佳寧摩拳擦掌,今年她參加了鉛球和短跑項目。

“校長勉勵我們‘無運動,不延中’。最近一段時間,我積極鍛煉,已經做好準備了。”高佳寧說。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延安中學弘揚“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優良傳統,強化體育鍛煉,實施體育固本行動,常態化開展田徑運動會、陽光跑操比賽、越野賽等活動。

“希望學生將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走到陽光下,走進操場,在學習之余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為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惫┱f。

如今,“無運動,不延中”這句口號已在延安中學學子心中生根發芽。

早在延安時期,紅色體育就在黃土高原發軔。1942年,延安“九一”擴大運動會吸引1300余名運動員參賽,成為延安時期黨中央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盛會。

幾十年來,在寶塔山下,在延河之畔,紅色體育精神薪火相傳……

多年來,延安中學不斷尋找“延安精神”與“教育方針”的契合點,發揮辦學經驗豐富、名師薈萃等優勢,與延安多所學校建立校際聯盟,長期開展送教下鄉、教研交流等幫扶活動,提高基層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2023年3月,延安中學與子長中學簽訂托管協議,帶動后者在教育教學、教研管理、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不斷提升。

“合作辦學一年多來,我們全方位對接優質教育資源,創新育人方式,推進新課程改革,構建全面培養體系,學風和校風變化非常大,群眾的認可度更高了?!毖影仓袑W副校長、子長中學執行校長劉曉茹說。

仰望巍巍寶塔,聆聽滔滔延水。這片紅色沃土上,一株株“幼苗”正在紅色精神的滋養下,茁壯成長……(記者:王婕妤?陳宏江?仵永杰?延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喬建虎?寶塔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思男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