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要聞

三秦大地處處新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3-01-31 06:42

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

1月4日,在西安匯創貴金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研發部工作人員利用3D打印技術
制作貴金屬文創產品。?

咸陽市渭城區朝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正在為患者進行血液分析。?

若要描述眼下的陜西,離不開一個“新”字。

放眼三秦,一個個中小微企業“破殼”生長,讓創新創業的夢想落地;一座座智慧工廠拔地而起,為鄉村特色產業嵌入“智慧芯”;一塊塊“小陣地”釋放大能量,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項項惠民舉措持續推進,將美好新生活的幸福底色越擦越亮……在一幀幀熱騰騰的奮斗畫面中,一股股“新”勁兒撲面而來。

“新”,意味著機遇和挑戰,孕育新的發展與變化,也激發新的拼搏和奮斗。

邁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三秦大地生機勃勃,人心思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一幅幅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奮進圖景,在工廠、企業和廣袤田野上漸次呈現。

■ 闖路子,城鄉孕育新希望

1月16日清晨,位于洛南縣藥王村的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從薄霧中“醒”來。

迎著凜冽的寒風,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項目負責人張江快步向示范園西北角一間倉庫旁走去。

“今天有一批菌棒要出口韓國,這會兒正裝車呢。”張江說,1萬多袋陜南籍的菌棒被裝入集裝箱貨車送到青島港后,將搭乘貨輪抵達韓國平澤港。

如今,為即將漂洋過海的小菌棒“送行”,已成為張江的工作日常。據介紹,作為洛南縣蘇陜扶貧協作重點項目,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建成了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食用菌菌棒和菌種生產智慧工廠,年產2000萬袋高品質菌棒。這些菌棒每年產值上億元,帶動當地特色食用菌產業發展蒸蒸日上,讓周邊群眾實現了在家門口掙錢的夢想。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山鄉巨變,山河錦繡,廣袤農村正成為廣大農民干事創業、樂享現代生活的幸福家園。

如今的寶雞市鳳翔區陳村鎮槐北村再不是舊模樣,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成為槐北村的“新名片”。

“沒想到我大學畢業后會回鄉養豬,沒想到支部黨員會選我當村黨支部書記?!被北贝妩h支部書記、寶雞神農養殖專業合作社創辦人張凌云對自己的成長、村子的變化感慨萬千。2011年,張凌云大學畢業后認準扶持返鄉創業的好政策,決定回鄉養豬。她不顧他人非議,擼起袖子加油干,逐漸打響生豬養殖品牌,建起現代化的生豬繁育養殖公司,先后帶動400余戶群眾致富,還大刀闊斧地建起了生態循環農業基地。

如今,站在新起點上,張凌云準備在深耕生豬養殖品牌和生態循環產業的同時,帶領鄉親們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讓產業強、農民富、村莊美的幸?;北贝宄蔀猷l村游熱點。

鄉村振興,是黃土地上綿延的夢想;紅火日子,是千家萬戶共同的期盼。

放眼新時代的三秦大地,千萬農民躬身稼穡、現代農機縱橫馳騁,大棚里木耳破袋而出、田埂間蘋果掛滿枝頭,富民產業蓬勃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錦繡畫卷正在鄉親們的笑顏中鋪展。

■ 出新招,產業煥發新活力

位于西安市鄠邑區的西戶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里,一派蓬勃生機。

實驗室里,技術人員正在操作檢測設備,為電子產品“做體檢”;凈化車間內,一批超小型半導體即將下線,“奔”向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依托3D打印技術,定制化的貴金屬文創產品從模型變為實物……運營9年以來,這家民營孵化器吸引190余家企業入駐,并于2022年成為首批秦創原總窗口協同創新基地。

“陜西作為科教大省,是科技資源、人才、成果的‘富礦’,但科技成果轉化不夠,對經濟增長貢獻度不夠高。我們希望培育更多的科技企業,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陜西發展增添活力。”西戶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選利說,西安市重點項目西戶科技企業加速器項目正在籌建,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等高成長企業加速發展。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吸引入駐企業150家,年產值5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3000余人。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夢想在西戶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扎根、生長時,在位于楊凌示范區的陜西東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夢桃式班組”的堅守,讓傳承創新發展的中醫藥更好守護三秦百姓的健康福祉。

近年來,陜西東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以黨建為抓手促研發、生產,持續致力傳承長期流傳的經典名方,對其進行改良和優化,逐漸形成療效強大、服用方便的中成藥產品,為大眾健康事業貢獻力量。2022年6月,陜西省省級醫療衛生健康行業社會組織聯合黨委授予東科制藥公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對于陜西海燕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來說,創新是綠色的。

作為一家集煤、焦、化、電、LNG、高純氫氣生產及銷售等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海燕集團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加快推進氫能產業投資布局,持續推進綠色轉型,連續7年入圍“陜西百強企業”,連續4年入圍“陜西民營50強企業”,2020年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 聚合力,黨建引領新奮斗

舟行萬里,操之在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這句話的分量,富縣鄜州經濟發展聯合會黨支部書記張萬全再清楚不過。

“為了讓更多非公企業發展壯大,我們突出黨建引領,通過‘聚黨魂、聚合力、聚愛心’工作的開展,實現了黨建強、發展強?!睆埲f全說,聯合會秉持“黨建引領促發展、會員抱團創新高”的宗旨,持續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帶領會員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吸納117家會員企業,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

近年來,鄜州經濟發展聯合會先后獲得全國“四好”商會、全省“五星級”社會組織黨組織等多項榮譽。

黨建有力度,組織有力量。榮譽是一份見證,也是一份認可和鼓勵。和鄜州經濟發展聯合會一樣,銅川市新區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以下簡稱銅川新區知新聯會)的辦公室里,也有一面榮譽墻。

“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市統戰工作先進單位”……一個個榮譽牌,是銅川新區知新聯會緊密團結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動融入時代發展、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生動見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強化共同奮斗的政治引領。

“知新聯會是黨和政府聯系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橋梁紐帶,以及開展統戰工作的重要載體,要多措并舉加強新時代革命老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知新聯會作用?!便~川新區知新聯會會長舒玉民說,銅川新區知新聯會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標準推進自身建設,創造性開展工作,深化政治思想引領力,強化組織凝聚力,優化平臺服務力,細化服務感染力,實化聯誼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區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參與度、滿意度和獲得感,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新起點展現新氣象,新發展呼喚新作為。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的二十大報告為陜西加快現代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春風浩蕩啟新篇,奮進拼搏正當時。

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奮斗……一份份“新”正在三秦大地上孕育、生長,描畫著一個生機勃勃、令人期待的美好未來。(記者:陶玉瓊?攝影:文超?楊小玲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