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走來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1-04-13 07:53
金米村的塔架木耳。
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米村考察時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一場小雨,讓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顯得格外清新。村外青山歷歷,村內櫻花艷艷,一排排大棚鱗次櫛比,一張張笑臉燦爛綻放……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一幅幅鮮活的圖景,呈現出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牢記囑托?做大做強木耳產業
4月7日,在金米村2號智能聯棟大棚里,村民王級東正手拿菌棒,檢查木耳生長情況。王級東經常會想起自己去年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時的情景。
2020年4月20日,他在2號大棚采摘木耳時,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大棚?!拔覀兗拥貒先?,向總書記問好。當時菌棒已經出耳了,總書記仔細詢問了木耳的栽植和收成情況,還問我們的收入如何。我向總書記匯報,我包了兩個棚,有3萬多袋菌棒,木耳長得很好,預計當年能收入4萬元??倳浡犃撕芨吲d。今年村上幫助我提高了栽植技術,木耳產量增加了,收入預計比去年多1萬多元?!蓖跫墫|說。
一旁的村民李澤云補充道:“當時我也在場,就站在總書記旁邊。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村,是對我們的巨大鼓勵,我們種木耳的勁頭更足了,生活也會一天比一天好?!?/p>
總書記的關懷鼓勵,讓鄉親們鼓足了干勁。金米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正森告訴記者,一年間,村上擴大木耳產業發展規模,在52個鋼構大棚和4個智能聯棟大棚的基礎上,新建了80個鋼構大棚,新增70畝地栽木耳;木耳產業經營戶由86戶增加到127戶。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所有村民分享了木耳產業的紅利。
2020年,金米村銷售木耳近6萬公斤,其中線下銷售1.85萬公斤,產值近百萬元;電商銷售木耳10萬單、4萬公斤,營業額300萬元。當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萬元。今年,金米村計劃新建木耳大棚40座,建成后預計可新增木耳50萬袋。截至目前,全村已栽植木耳320萬袋。
鼓足干勁?打開更大市場
4月9日,?山東省滕州市?個體經營戶張懷軍找到金米村集體經濟組織——柞水縣綠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準備補點貨,再訂購一批木耳。
張懷軍是金米村合作多年的老客戶了。4月1日,他通過這家公司購買了近8噸木耳,拉回滕州市干貨批發市場銷售,很快就賣掉了大半。張懷軍告訴記者,滕州干貨批發市場是全國五大批發市場之一,來自天南海北的客人很多。柞水木耳很受消費者歡迎,木耳銷售的利潤也很不錯。
“去年總書記到金米村考察時為柞水木耳點贊,柞水木耳的名氣大增,很多人都點名要買柞水木耳?!睆垜衍娬f,“我很看好金米村的木耳,也希望能和金米村再次合作,購買今年夏秋季木耳,甚至柞水縣各村的木耳,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美味的柞水木耳?!?/p>
柞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濤說,習近平總書記為柞水木耳點贊,這更加堅定了柞水縣發展木耳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信心。一年來,柞水縣深耕木耳品牌,在擴總量、強質量、提效益、促增收上下功夫,全方位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堅持線上線下并重,全力拓寬銷售渠道,不斷延伸產業鏈條。
如今前來洽談收購、配套服務的人越來越多,柞水木耳銷售半徑不斷擴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起網店銷售柞水木耳,幫柞水木耳打開更大的市場?!叭ツ?,全縣累計發展電商經營主體170余家,開辦線上線下消費扶貧協作店21家。一年前,柞水木耳主要銷往西安市、安康市和商洛本地,現在銷售市場已經拓展到全國許多大城市?!睆垵f。
不懈奮斗?奔向幸福生活
微微細雨中,村民陳慶海正在給自家的8畝地栽木耳扎籬笆。陳慶海告訴記者,現在來村上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他打算開辦村上第一家木耳采摘園,讓過往游客能親身體驗采摘木耳的樂趣。采摘園今年五一就能營業。
陳慶海一直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奔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一路奮進。去年他栽植10萬袋木耳,收入六七萬元,經營一家農副產品營銷中心,還給自己買了一輛小轎車。今年上半年,他栽植8萬袋木耳,開起采摘園,估計收入至少五六萬元?!敖衲晡疫€打算通過直播發展線上銷售,把我們金米村的木耳賣到全國各地?!彼χf,“日子越過越好了,今年賺的肯定比去年多?!?/p>
新的變化,還在發生。村民開起了農家樂和銷售野韭菜、蘿卜干、花椒等農副產品的小店。停車場、旅游公廁、游客服務中心等旅游設施的完善以及村民熱情的招待讓游客賓至如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新的機遇,即將到來。目前,金米村即將引進陜西中科炬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木耳深加工項目。這意味著,不久之后,金米村的木耳將被加工成木耳醬、木耳粉等產品。
從改水改電改廁,到道路硬化,再到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金米村家家戶戶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穩定電、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的金米村,綠樹成蔭,亭臺、步道、文化活動廣場設施齊備,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露出了美麗鄉村的俏模樣。
2020年2月,陜西省包括柞水縣在內的29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區序列。至此,陜西56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全省貧困發生率降至0.75%,三秦大地歷史性告別區域性整體貧困。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廣袤的三秦大地上,金米村這樣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演,處處涌動著催人奮進的磅礴力量。(記者:吳莎莎)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