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歸雁”振翅 鄉村蝶變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5-09-16 06:51
9月8日,旬陽市仙河鎮西溝村,陜西攔河嶺農業旅游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濤蹲在田埂上,輕撥稻叢,查看小龍蝦長勢。“再有40來天就開捕,今年的蝦個頭比預期大,成活率也高?!睂O濤說。
2016年,孫濤辭去在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探索“稻蝦共生”綜合種養模式。如今,孫濤的稻蝦綜合種養試驗田生機勃勃,還帶動周邊70余戶群眾增收。
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旬陽市是勞務輸出大市,在外創業、務工的人員有10萬人。近年來,當地打好“政策牌”、提升“引才力”,大力發展“歸雁經濟”。一批批在外打拼的人才攜資金、項目和技術返鄉創業,在家鄉的舞臺上大展拳腳。
筑巢,引“雁”歸故里
“每次去湖北吃小龍蝦,我總在想,我們仙河的好山好水也應該能養小龍蝦,何不回家鄉試一試?!泵壬@樣的想法后,孫濤投資100余萬元,在西溝村建起了40畝稻蝦綜合種養試驗田。
“小龍蝦能疏松土壤、吃掉雜草害蟲,排泄物還能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推行生態種養模式后,稻米每公斤賣到40元,小龍蝦更是賣到每公斤180元?!睂O濤說,得益于良好的返鄉創業政策支持,他投資的蝦苗培育溫棚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稻蝦共生”發展得紅紅火火,為周邊村民帶來了增收機遇。村民劉年榮在孫濤的稻蝦綜合種養試驗田務工?!懊吭率杖?000余元,還能照顧家里。跟著年輕人學習生態養殖新技術,大家干勁十足?!眲⒛陿s說。
旬陽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邢兆平介紹,旬陽市建立旬陽籍在外成功人士和人力資源信息庫,完善體制機制、細化政策舉措、強化服務保障,吸引人才返鄉創新創業。
仙河鎮2.4萬戶籍人口中,8000余人常年在外務工。“我們組建服務專班,通過舉辦‘歸雁興仙河,共話新發展’等活動,讓在外能人了解家鄉變化,吸引他們回鄉發展?!毕珊渔傸h委副書記梁樂樂說。
培土,助“雁”穩扎根
位于旬陽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的旬陽領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高速運轉,一批批吸附分離新材料接連產出。這些新材料將廣泛應用于環保水處理、新能源汽車電池、血液凈化等領域。
2017年,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博士鄧茂盛帶著技術和團隊回到家鄉,創辦了集吸附分離新材料研發、生產于一體的旬陽領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為破解企業高端人才短缺難題,旬陽高新區與省內外高校共建西安、旬陽兩地產學研基地,設立科研攻關基金吸引高校團隊帶項目入駐,既解決了企業用人之困,又為高校學生搭建實踐平臺。近兩年,旬陽高新區入園重大工業項目中,70%為本土人才回鄉創業項目或本土人才牽線引進項目。
有了政策支持,旬陽領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科研攻關。目前,年產2.4萬噸納米高分子功能吸附分離新材料項目已建成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0億元。
像鄧茂盛這樣返鄉創業的“歸雁”越來越多,如何讓他們安心發展?旬陽市拿出真金白銀,實施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實行人才返鄉創業“幫帶辦”“一次辦”“網上辦”,促進項目高效落地。
“協調土地流轉、申請創業貸款、對接科研團隊,一系列幫扶措施讓我們能放心投資、安心發展?!?017年,旬陽青年胡先智畢業后回到家鄉仙河鎮,和父親一起創辦了旬陽市天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在相關部門的牽線下,去年4月,胡先智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專家簽訂技術指導協議。如今,合作社規模逐漸擴大,年收益達650萬元,農忙時能帶動380余名村民務工增收。
領飛,“群雁”哺家鄉
曾經“孔雀東南飛”,如今“群雁還巢來”。近兩年,旬陽籍在外創業能人回鄉創辦企業113家,年產值達20億元,帶動5000余人就業,“創業一人、帶動一片”的效應持續釋放。
在旬陽市仁河口鎮橋上村,一家小型酒店的“山景房”內陳設精致,窗外群山疊翠。
2023年,返鄉青年洪列兵投資500余萬元對家鄉的老房子進行改造,建成18間客房,并配備茶室、娛樂休閑室和餐廳。
“投資家鄉,一方面是看好家鄉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是想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焙榱斜f。
“歸雁”返鄉,帶回的不僅是資金和項目,還有新理念、新技術,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返鄉青年吳莉創辦仙河鎮留守兒童托管中心,開設科技模型組裝、興趣啟蒙等課程,累計服務400余名留守兒童。
“旬陽將不斷擴大‘歸雁經濟’規模,聚焦全市主導產業、關鍵領域、重點行業精準引進人才,力爭在5年內吸引3000名返鄉人才創業就業,讓更多‘歸雁’在山鄉大地‘展翅翱翔’?!毙险灼秸f。(記者:董劍南 通訊員:鄒一銘)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