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以政法工作現代化護航市域高質量發展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7-29 08:02
抓基本 提升政治素養
解決“為誰執好法”的問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民心所望?;鶎狱h組織是源頭一線化解矛盾糾紛的戰斗堡壘,通過加強理論武裝和業務培訓,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強大效能,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政治忠誠不斷筑牢。彬州市委政法委牢牢把握“政法姓黨”這一根本政治屬性,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馬錫五審判方式”重點課題調研,始終以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堅持以民為本,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實干實績踐行政法干部隊伍對黨忠誠。
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市委常委會定期聽取政法工作有關匯報、專題研究推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多次深入政法系統、綜治中心、鎮村調研檢查指導平安建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訴源治理等工作,政法委員會每季度聽取工作匯報,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切實做到了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
強化素質能力培養。積極推行政法部門領導干部“上講臺”,舉辦政法大講堂,法官、檢察官、警察、司法行政人員同堂培訓,全面提升培訓效果。健全教、學、練、戰一體化機制,大力推進精準化培訓、專業化訓練、實戰化教學,廣泛開展輪值訓練、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活動,著力培養一批業務能手和崗位尖兵,切實提高防范風險、化解矛盾、依法辦案水平和綜合素質。
去年以來,彬州市委政法委以推進“黨建引領、法融網格、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為抓手,將政法力量充分融入全市796個網格之中(農村網格383個、城市社區網格138個、專屬網格275個),組織10437名“一專四兼”網格員協同“一村一輔警”“法律顧問”“法務支書”常態化開展走訪排查,及時處置各類苗頭性隱患。整合基層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及其調解員、志愿者等政法力量,依托鎮村兩級綜治中心,實現了10個鎮(街道),169個村(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室全覆蓋。充分發揮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基層法庭訴訟服務站、基層檢察官工作室職能作用,常態化開展平安建設及法律宣傳、咨詢等服務活動,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走向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
夯基礎 提升服務水平
解決“能否執好法”的問題
法律是社會公共產品。在新民鎮綜合治理中心,從法院審判員崗位退休下來的霍愛民很是忙碌。作為一名調解員,桌子上摞著一沓庭前調解書,有法院交辦的,也有準備打官司的起訴材料?!拔蚁M龊卯斒氯说姆深檰?,更能做好一個法律‘和事佬’?!?/p>
近年來,彬州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解民困、護民利、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創新工作理念,借鑒拓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核心內涵,探索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3333”模式,極大地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建強三級調解平臺。在市綜治中心設立物業糾紛、勞動爭議、交通肇事、婚姻家庭、老干部五個規范化、專業化調解室以及法官、檢察官工作室、便民法庭,為群眾提供多樣化、專業化服務。在10個鎮(街道)建立高標準、規范化調解室,聘請退休老干部擔任調解員,實行坐班問診、對癥開藥,高效化解處置矛盾糾紛及信訪問題。在169個村(社區)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說事議事室),586名“五老”人員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化解,確保矛盾問題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建立三級三輪調解模式。依托市鎮村三級調解室,建立矛盾糾紛逐級移交轉辦機制,網格員通過日常走訪排查,發現矛盾后及時報村(社區)調解室,村(社區)進行首輪調解,調解不成功的交鎮(街道)調解室進行二輪調解,鎮(街道)調解不成功的交市綜治中心進行第三輪調解,做到了問題不解決不放過,矛盾化解不徹底不收兵。尤其對多年累積、積怨較深、影響較大,可能引發“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突出矛盾糾紛,以“紅色”等級落實“一案一專班”包抓機制,由鎮(街道)分管領導牽頭負責,鎮村干部協同配合,積極做好調解工作。
構建三調聯動調解新格局。突出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聯動。彬州市綜治中心充分發揮專業調解室和老干部調解室作用,合力攻堅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對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矛盾糾紛,市綜治中心先后召集住建、人社等部門參與矛盾糾紛調解30余次,齊心協力打好“組合拳”,努力做到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突出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聯動。對疑難復雜信訪案(事)件,建立聯席調解制度,由司法助理員、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參與調解,最大限度做到“案結事了”。構建“多元調解+速裁”新格局。按照“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原則,優化調解資源配置,提高案件審理效率。在新民法庭、北極法庭建立訴調中心,對轄區內矛盾糾紛進行訴前調解,使糾紛止于未發、止于萌芽。
“對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和矛盾糾紛,首先從情感層面進行說服教育,對問題復雜、法律層面難以解決的,尋求從社會公理及公序良俗層面進行調處和化解;對從情理層面仍然無法解決的,繼續從法理相結合層面尋求解決辦法?!北蛑菔芯C治中心老干部調解員羅恩德說,“人心是相通的,按公序良俗,要實事求是,要依法辦事,就能把事情干好?!?/p>
據了解,去年以來,彬州市全市三級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解室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151起,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去年,彬州市委、市政府為最大限度激發調解員參與矛盾糾紛調解的積極性,對全市10名“最美調解員”進行表彰獎勵。
強基層 提升執法能力
解決“如何執好法”的問題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包括對法律的需求。彬州市委政法委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變執法為送法,主動服務,為政府解憂,為百姓解愁。
市人民法院推廣“一站式”法庭,依法推進鄉村振興,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途徑、更貼心的司法服務;
市人民檢察院扎實開展“護航民營經濟,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實地走進企業為其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市公安局全天候上街巡邏,做到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積極實施二三級巡邏防控,確保轄區穩定;
市司法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全方位開展“開學法治第一課”“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法律七進”法治宣傳活動。
彬州市政法系統車載法庭、果園法庭、“掌上檢察”以及警企聯動、進企法治體檢等活動的推行,真正讓“等案上門”變為“主動服務”、讓“開庭普法”變為“送法到家”。送法上門撫慰的是人民群眾的心,服務各個行業的發展是對社會大局的主動作為。
2024年3月,曾是翁媳關系的兩人為了一筆易地搬遷補償款對簿公堂。為了穩妥化解矛盾,法官將開庭地點放在位于雙方家門口的義門鎮福塬社區的“六尺巷”法治社區暨“共享法庭”,通過釋法理、講典故、勸禮讓、促和諧的方式,化解“心結”,使雙方握手言和,達成調解。此案被當地人傳為美談,此案的審判團隊被人民群眾稱為最美法官。
今年6月5日下午,彬州法院針對被告人劉某陸續租賃位于涇河附近的彬州市新民鎮某村土地,在未取得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建設儲煤場,造成被占用的22.44畝農用地嚴重毀壞,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案情。在新民鎮底煒村劉某儲煤廠復墾現場開展“守護黃河流域 共筑生態家園”巡回審判活動。經審理,認定被告人劉某犯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督促被告人劉某按照計劃主動拆除了部分場棚并著手復墾,使得涇河流域的生態得到進一步保護,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樣的事例在彬州還有很多,這也是彬州一個較為偏遠的縣級市近年來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秘訣所在。
廣普法 營造法治氛圍
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的時代需求
進駐彬州的渭河發電公司負責人說,企業選址的時候,有許多靠近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給了特別優惠的政策,但最終選在了彬州?!氨蛑蓦m然地偏,但民風淳樸,營商環境安全放心,企業有困難,都能依法辦,馬上辦!”
近年來,彬州市圍繞“發案少、秩序好、服務優、群眾滿意”的創建目標,持續健全完善平安建設組織領導、工作機構、責任落實、考核評價四大體系,堅持平安建設工作常態化,深入開展平安鎮(街道)、平安村(社區)、平安校園、平安醫院等創建活動,激勵全社會廣泛參與平安彬州建設,形成了“全民參與、平安有我”的生動局面,全面夯實了平安建設基礎。
創新普法宣傳教育手段。深化憲法“九進”、法律“七進”活動,堅持每月巡回村(社區)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活動,實現169個村(社區)法治文化宣傳全覆蓋,在全市上下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良好氛圍。
充實法治副校長隊伍。推行政法部門中層以上干部和鎮(街道)政法委員、司法所長、派出所所長、法庭庭長擔任中小學、幼兒園法治副校長,堅持每半月深入學校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普法宣傳活動,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學生保護、安全管理、預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努力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種子。
深化“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在“兩委”班子成員、老黨員、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人民調解員等人員中優選“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引領村社區群眾遵紀守法,靠勤勞智慧過上美好生活。目前全市有“法律明白人”2609人,“法治帶頭人”2305人。
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道德紅黑榜等普法功能,扎實推進鄉村法治文化廣場、長廊、宣傳欄等法治文化陣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和無訴村(社區)建設,以寓教于樂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識,培養法治意識,不斷延伸法律服務觸角,釋放法治正能量,保障老百姓頭頂上、舌尖上、車輪上、腳底下的安全。
萬木青古塬,涇水揚清波。從依情說理到庭前調解,從等案上門到送法到家,從創新普法到護企行動,從積案處置到生態環境治理,近年來,彬州市社會綜合治理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彬州市高質量發展愈發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呂云濤 王增躍)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