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聯動 > 地市

【寶雞】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實踐力量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7-14 07:30

7月4日中午,當記者走進張培林的民宿時,他正忙著給客人辦理入住手續。民宿小院非常熱鬧,不停有客人進進出出。張培林高興地說:“我們把二樓露臺也搞好了,可以休閑、團建,為客戶提供更多體驗?!?/p>

張培林的民宿開在寶雞市金臺區勝利村。今年五一假期,2024寶雞銀杏音樂節在民宿附近的西府歡樂世界舉行,全國各地的樂迷蜂擁而至,賓館酒店瞬間客滿。面對一房難求的市場行情,張培林沒有順勢漲價。他告訴記者:“平時單價多少就是多少。開門做生意,靠的是誠信?!?/p>

勝利村依托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勝利村黨總支書記李建林說,勝利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持續開展多主題、多形式的實踐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如今,村民素質普遍提高,農村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寶雞市有1164個行政村,農村人口143萬。近年來,寶雞市按照“立足實際、分類指導,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思路,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為抓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為載體,積極謀劃,全域推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6月25日上午,寶雞市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宣講小分隊一行10余人來到岐山縣鳳鳴鎮城北村開展宣講活動。宣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讀移風易俗的內涵?,F場表演的小品《彩禮風波》等文藝節目,讓群眾在笑聲中感受到弘揚時代新風的意義,“愛情不應靠彩禮衡量,美好生活共開創”的觀念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寶雞市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文明實踐重要內容,主動納入“一月一主題”“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崇德向善 周禮寶雞”等文明實踐活動中,組建移風易俗宣講隊伍1195支,累計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宣傳宣講活動數千場次。同時,寶雞市將政策理論、主流價值、移風易俗等內容編排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眉戶戲、西府曲子等,按照“理論宣講+文藝宣傳”的方式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凝聚廣大群眾的思想認同,目前已錄制80余個微宣講視頻,借助微信平臺,一鍵精準送達1.95萬個微信群。

7月4日,在勝利村黨群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一塊牌子上整齊地寫著村規民約:尊老愛幼傳家訓,贍養父母盡孝道。環境優美講文明,生態村莊有前途……寶雞市每年組織開展優秀村規民約評選活動,引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婚俗改革、殯葬改革、移風易俗等內容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修訂完善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830個,實現了群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寶雞各縣區根據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移風易俗探索和實踐。千陽縣“一碗泡饃過白事”,岐山縣“一頓臊子面辦喜事”等做法,在當地成為佳話。隴縣嘗試與毗鄰縣區成立治理聯盟,推動形成區域化治理大格局。

此外,寶雞市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依托鎮村文化陣地,常態化開展“我們的節日”、“戲曲下鄉”、“文化進萬家”、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度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全力壯大鄉村文化產業,打造“周秦文化尋根”“西府鄉村民俗”“秦嶺太白生態”等主題研學路線和文明實踐精品線路27條,吸引了大量群眾參與,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實踐力量。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